記者陳永報道 中國足球的凜冬,不是將至,而是早就來到了——雖然從表面上看中超聯賽還算穩定,但從中甲聯賽到中乙聯賽的俱樂部大面積退出、轉讓,已經清晰地顯示出中國足球已經從過熱轉向了過冷。

【症狀一】投資人信心受挫

“現在老闆也很糾結,以前企業發展好,中國足球熱鬧,老闆興致很高,股東們也不說啥,現在企業轉型,母公司的名字也不讓用了,很多股東就開始說,我們投資這個足球,究竟是爲了啥嘛!”日前,有俱樂部人士這樣告訴本報記者。

這絕非記者首次聽到這樣的聲音。說起來,中性名也絕不是投資人心灰意冷的根本原因,這樣的聲音,其實在更早之前就已經出現。

在過去多年,中國足球都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其中從2015年到2018年,中國足球進入了泡沫化的頂峯:單單這四個賽季的時間,多傢俱樂部的投資都超過或者接近100億,其他俱樂部可能有所控制,但多則五六十億,少則二三十億,比如,一家一直排名中下游的俱樂部,其實每年的投入就在10億左右。

那是中國足球拿錢不當錢的時代,可問題的關鍵是,真正成功的只有恒大一家,從孔卡的千萬歐元級別外援一炮而紅,到升班馬奪冠,然後亞冠奪冠,最後七連冠,恒大名利兼收,然而,恒大名利兼收的背後,更多投資100億、80億、50億、30億的俱樂部,卻顆粒無收。

一個殘酷的真相其實是:2018年底,當中國足球的泡沫開始破滅的那一刻,中國足球的冬天就已經到來了,換句話說,當熱度不再的那一刻,中國足球就已經轉向了過冷的殘酷現實。

這像極了中國股市:牛市崩盤的那一刻,熊市就來了。

更大的問題是,當熊市出現的時候,恐慌遏制不住:2018賽季中期到結束,中國職業聯賽球隊退出了17家;2019賽季結束,中國職業聯賽俱樂部退出了9家。

中超相對穩定,唯一退出的中超俱樂部是天津天海,這與其投資人出現問題相關,其他俱樂部暫時還未退出,但是,北方一傢俱樂部已經不止一次提出退出了,甚至在2020賽季進行過程中還提出了退出;中部一傢俱樂部早就傳出退意,近期更是遭受了嚴重的資金困境;一家豪門俱樂部,原計劃股權會交給另一家公司,但後者沒有接手,這傢俱樂部的原公司只能繼續堅持。

至於欠薪,目前爲止恐怕接近半數的中超俱樂部出現了財務問題:或者減薪引發俱樂部和球員之間的矛盾;或者欠薪;或者拖欠轉會費。

這一切,都出現在中性名一刀切之前,所以這不單單是中性名的禍,只不過中性名又狠狠地在俱樂部投資人的心口紮了一刀。

實際上,當中國足協在2020賽季初頗爲嚴厲地推出限薪政策時,這個限薪政策的現實意義已經不大了,至於到2021賽季推出的更苛刻的限薪政策時,中國足球已經開始過冷了:在2020賽季,投入最少的中超俱樂部只有1到2億左右,遠低於中超支出帽6億;投入最少的中甲俱樂部,已經不足5000萬,不但遠低於2億的中甲支出帽,連中乙的5000萬支出帽都達不到了;2020賽季的中乙,不少俱樂部的支出都在1000萬之下,遠低於中乙支出帽5000萬。

當然,說限薪政策現實意義不大了,指的是遏制過熱投資的意義沒有了。記者仍舊支持對中國職業聯賽投資進行一定程度的限制,但那爲了是防止未來再次過熱,不過,限薪政策倒是有另一層現實意義:幫俱樂部減壓。

【症狀二】轉會市場,買方無力

與此同時,中超球員轉會市場也開始全面遇冷。

目前,記者瞭解到的幾名轉會市場的“熱門球員”,其轉會都遭遇了很大的阻力:一名國字號自由身球員,傳言將加盟另外一傢俱樂部,但本報記者向這家買方俱樂部詢問時,他們乾脆利索地否認了這個傳聞。

另外一名前國腳,2020賽季初就有比較確定的消息將加盟另外一傢俱樂部,但隨後,這個消息最終不了了之,本賽季,這名球員的轉會事宜仍舊有不小的阻力。

還有更多的緋聞球員,目前都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其中不少球員是合同年,理論上球員有了走的動機,原俱樂部也有賣的想法,買方俱樂部也想要這個人,但一談轉會費和年薪,事情就卡住了。

到目前爲止,只有幾家俱樂部在外援轉會市場有所動作,但新引進外援的重量級和以往賽季相比已經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了。至於內援轉會市場,反響比較大的目前也僅有石柯確定加盟山東泰山,石柯是自由身球員。

因爲山東泰山隊引進了孫準浩和石柯,也有媒體評論說:“山東泰山,風景這邊獨好。”但實際上,孫準浩是因爲山東泰山隊要征戰亞冠聯賽,球隊也一直沒有亞外,所以俱樂部迅速敲定了這名亞外。至於石柯,外界紛紛猜測山東泰山方面給了石柯一個大合同,不過日前也有媒體透露,石柯加盟山東隊,合同就是中國足協規定的500萬稅前年薪,附加條款是,如果明年沒有山東企業願意提供代言合同,石柯將回歸自由身。記者並不能完全證實這個說法,但目前瞭解的情況顯示,這個說法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所以,山東泰山也絕不是轉會市場上的暴發戶,所引進的兩名球員,都是球隊相應位置急需的球員,孫準浩是亞冠的亞外需求,石柯是應對中後衛的不足,因爲魯能大概率要放棄卡達爾,戴琳也已經34歲,在教練組的評估中,魯能只有鄭錚可以坐穩中後衛的主力。

其實,現實就很簡單清晰了——當連恒大都有意採取守勢的時候,當上港放棄浩克也沒有和石柯續約的時候,當其他幾家中超豪門俱樂部也出現各自的問題時,中國職業聯賽,已經徹底冷了下來了。即便是諸如山東泰山這樣有實際動作的俱樂部、佳兆業這樣有需求的俱樂部,追求的也是性價比。

一個笑話是:A俱樂部的某某球員爲了尋求一個大一點的合同,準備和B俱樂部談談;與此同時,B俱樂部的某某某球員爲了尋求一個大一點的合同,準備和A俱樂部談談。

這,其實不是笑話。有價無市,是2021賽季中超轉會市場最真實的寫照。

當然,只要球員願意放棄高薪——球員已經不再奢求2016或者2017賽季時的高薪,而是已經在此基礎上幾乎減半的高薪——性價比或許出來了,市場仍舊是有一些買家的。

當然,在中甲和中乙,因爲取消了轉會限額,還是有可能發生較多的轉會或者租借的,不過,成年球員的困境也在顯現,原因很簡單:目前不少中甲和中乙俱樂部,更願意採取免費租借(甚至連工資都不用出)的方式引進年輕球員。在2020賽季,這樣的租借球員不在少數,這就大幅度擠壓了更多普通職業球員的生存空間。

一個解決辦法是職業俱樂部數量擴容,所以中國足協提出了中超、中甲以及中乙擴軍的辦法,但目前的中乙已經從最多時候的32傢俱樂部下降到了20家左右,目前不少中超俱樂部前景不明,個別中甲俱樂部也已經表態不轉讓便退出,中超擴軍容易,但基礎聯賽擴容卻不是那麼容易。

【症狀三】青訓基礎可能再遭破壞

職業俱樂部的寒冬堅持堅持,可能過個幾年就過去了,就像股市中的牛熊轉換,但是,一個讓人警惕的現象似乎開始出現苗頭,那就是青訓基礎很可能又遭受破壞。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青訓俱樂部的負責人介紹(暫以C先生代稱),他的青訓俱樂部和一家中超俱樂部合作,向這家中超俱樂部輸送梯隊球員,這家中超俱樂部對這家青訓俱樂部也一直很重視。但是,最近C先生有些不淡定了,他告訴記者,他的俱樂部已經流失了幾名教練了,原因是教練的待遇下降了。教練待遇的下降,自然和中超俱樂部的扶持力度下降有關。

C先生說,現在已經出現了中超俱樂部壓縮青訓開支的苗頭,辦法是,首先壓縮梯隊教練員工資,然後壓縮球隊的經費,比如以前要到昆明、北海、佛山進行冬訓,現在不去了,以前要經常出去打各種各樣的邀請賽,以此提升球員的水平,現在也不去打這些邀請賽了。

“下一步就要削減球員的餐飲標準了。青訓,真的麻煩了。”C先生很痛苦,在和記者聊天的那個晚上,他一直不斷地給記者發信息,一段話幾十字甚至上百字,他一口氣發了幾十段,記者連回復都來不及。

意難平啊!對於中國足球的投資人來說,職業足球更像是一種投機,而青訓則像是一種情懷,在投機中展現一種情懷,是投資人寫下的美麗篇章。

在瘋狂投入的年代,這個篇章還算燦爛,而凜冬將至,首當其衝的就是青訓了。

關於青訓開始受到影響,很多人直接指向了中國足協的限制支出政策,因爲在中國足協的規定中,除非有獨立覈算的足球學校,否則青訓開支將列入支出限額,無疑,這會嚴重打擊俱樂部投資青訓的積極性。

但這其實仍舊是細枝末節:如果投資人連職業足球都心灰意冷了,他又怎麼會在乎青訓呢?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投資人這樣做,比如宋衛平就沒有這麼做。很早很早之前,宋衛平對職業足球就心灰意冷了,他的球隊降到了中甲,而且連續多年徘徊在中甲行列,但他都沒有放棄青訓,哪怕在那最灰暗的幾年,幾乎所有的俱樂部都放棄了青訓了,但宋衛平沒有。

但這又如何?畢竟宋衛平僅僅只是一個人。在那灰暗的年代,真正全身心堅持青訓的只有三家:一家是國企,山東魯能;一家是私企,宋衛平的綠城;一家是個人,徐根寶。獨臂難支,三個臂膀也撐不起整個中國青訓:中國足球的青訓從1989年齡段開始就快速滑落,而新的希望目前已經被放在了2009年齡段身上了,正因爲如此,普遍的觀點是,未來10到15年,國家隊的實力難有質的提升,甚至會逐漸下滑。

2009年出生的孩子在今年只有12歲,如果這個時候青訓再一次遭受重挫,我們不敢想象中國足球未來會怎麼樣。

青訓是一項基礎工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青訓一步都不能錯,一刻都不能放鬆,1989年齡段到2009年齡段的悲劇,當時的足球管理者用了三四年時間、出臺了幾個違背足球規律的新政就給摧毀了,摧毀青訓太容易了,而重建從2015年就開始了,即便是一切順利,也要到2035年前後纔可以真正恢復。

更加恐怖的是,你出臺什麼梯隊准入標準之類的規定,一點用沒有,如果不用心搞青訓,只是想糊弄准入標準,簡直是容易得不能再容易。

未來一段時間,隨着體教融合方案的出臺,俱樂部糊弄青訓就更簡單了:隨便和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籤約,派出幾名教練,幫助學校組上幾支隊,然後去打校園足球賽事就完成准入標準了,是不是更容易?哪裏還需要花幾千萬或者上億去搞青訓啊,百來萬甚至幾十萬輕鬆搞定,可是,這叫青訓嗎?

這纔是大恐怖,這纔是真正的凜冬降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