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北京飘起小雪的这一天,《奇葩说7》在大兴星光影视园进行了总决赛前的最后两期录制。相比一录就是十几个小时的其他综艺,在这里录了7年的《奇葩说》,一场时间控制在不到4小时,流程顺畅,配合紧密,几乎不需要补录。

与成熟的录制流程相对应的,是《奇葩说》饱受诟病的辩题:孩子作业太多总是写到半夜,我该不该跟老师理论?要不要在家长群跟风吹捧老师?“《奇葩说》的辩题越来越鸡毛蒜皮。”在网上,许多观众忍不住吐槽。

节目监制李楠楠告诉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奇葩说7》的目标是“掀翻一切”。于是从“菜市场”一样的整体包装,到事无巨细的生活辩题,这一季的关键词是“地摊哲学”。

官方吐槽,最为致命。在刚播出的第九期节目中,辩手熊浩直接吐槽:“《奇葩说》很多的生活题都太琐碎了,太小太小了,它的问题越来越琐碎的时候,我就会发现没有体验,也不知道怎么发表意见。”

娱乐资本论统计了前6季节目的所有辩题发现,情感题第1、5季占比最多,脑洞题第5、6季占比最多。中间的社会生活题,则进可攻退可守。

每一季都有类似的争论,曲高和寡了有人觉得难理解,下里巴人的讨论又有人觉得没意思,节目组试图在纷繁复杂的讨论里精准对焦。除了研究播放数据,每季开播前,都会提前半年在网上征集问题,再交由数据公司统一检验,看看哪些是大家最想看的。

至第十期节目播出,《奇葩说7》到目前的所有辩题都变得琐碎和生活化,节目组为何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接地气的思路还能为《奇葩说》续命吗?

《奇葩说》为何藏锋敛锐?泛娱乐化大潮下的必然选择

《奇葩说》当年横空出世,最吸引人的就是对不同声音和异见者的挖掘,在比较统一的思想论调和步伐中勇于留下“异议”,这比本身的输赢更加重要。

到了今年的《奇葩说7》,在一些观众看来,题目更接地气了,但连续几期的辩论结果里,选择偏保守、更现实的那一方都会赢;选择理想主义、自由派、更有人文关怀和崇高意志的全都输。小欣对此直言不讳:“下班必须及时回消息、成年人崩溃了得憋回去、在家长群还要跟风吹捧老师。节目在向主流价值观献媚。”

转折点发生在第五季。开播前,节目组做了一个拟人宣传片,扮作垂危病人,主动暴露IP老化、审美疲劳的问题。

而应对之法,除了在赛制和内容上都进行了全新改版、加入更残酷的淘汰制度外,更核心的思路是向一、二线城市之外的观众扩展疆土。为此,节目辩题方向也有了大变动。

李楠楠告诉娱乐资本论,第四季结束后,“我们听到很多这样的声音,大家的感受是节目变得过于严肃了,专业辩手过多,观点更多是在讲道理。所以那时候做了很多分析,比如爱奇艺的后台数据,还做了大量的采访。最后从数据看来,实际上观众最容易点开、关注最多的是情感题,所以到第五季几乎一半都是情感题,这是一个当时很明显的决策,是从数据推算出来的。”

人类当然更关心自己,这毋庸置疑,大量收集观众声音所带来的辩题生活化、琐碎化趋向,也是可以预见的必然结果。

“下沉”带来了更多年轻观众,邱晨曾在节目中表示,第五季的“(热度和流量)数据比之前好了差不多一倍”,在商业角度上迎来了一个新高峰。

但第5、6季的脑洞题也是占比最多的两季。全人类大脑要不要一秒知识共享、救猫还是救一副名画,陈铭、詹青云、李诞等人,留下了“不接地气”但更有力的声音。在更具人性和哲思的话题讨论中,段子、情感的宣泄无处使力,知识和逻辑的魅力陡然放大。

在“能者多劳是不是在坑我”的辩题讨论中,詹青云跳出职场得失,思考社会制度,关心人类命运,一战成名。讲完后,她痛快地说:“一直说我不接地气,这次就真的不接地气一次。”

或许是因为脑洞题脱离了日常琐碎,更容易触碰到宏大却危险的命题,马东也曾在采访中表示,脑洞题对娱乐节目来说未必是个好的选择。

《奇葩说》还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吗?李楠楠笑着回答,“那是开玩笑的,每次在节目里面都是以戏谑的情况出现。”

“那些是大家会赋予的意义,我们也不觉得非要抗拒那些,只是我觉得米未是一个解构的公司,我们不喜欢把一些事情变得很严肃认真,希望大家在快乐的同时还能有一些收获就更好,即便你没有收获,能快乐也很好。《奇葩说》说到底还是一个综艺节目,好笑、能够带给大家快乐是第一位的。”

的确,如今的网络环境已不比开播当年,观点看似多元的背后,是越来越走向单一的道德标准和逐渐狭窄的网络探讨空间。

《奇葩说》曾经探讨过的一些问题,艰难生长在娱乐和严肃辩论的夹缝中,而就像遭到下架的那两期节目和引发的无数口水仗一样,当夹缝越来越狭窄时,节目只能选择上岸。

政策逐渐收紧、网络环境复杂、辩手人才稀缺……让《奇葩说》走向琐碎的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是因为在泛娱乐化大潮下,传统严肃话语的生存空间已经被消解。我们也无法苛求,必须要从一档综艺节目里找寻意义。

聚焦现实话题之后,《奇葩说》的辩题越来越差?

辩题作为《奇葩说》最核心的部分,曾经是引领话题、引发思考的风向标,观点交锋也在为社会注入新的看问题方式。

而过于聚焦在琐碎生活上时,今年的辩题更像是在“被社会热点牵着走”。甚至有一些话题,精准踩在一点就着的社会情绪上,第十期节目中的“我是独立女性,该不该收彩礼”,引发了大量争议,一些矛头甚至直接对准了节目组。

一个好的辩题是什么样的?在李楠楠看来,“我更倾向于是能够观察到生活中大家实际困惑的,从问题背后也能延展出很多思考。”

度过了格外艰难的2020年后,这一季的很多题目,都发源于真实社会事件。“我们会更想要讨论在当下应该被讨论的题目,而不是放眼望去这四五年这个东西拿出来说都可以的一些题目。”

女孩半路被叫回去加班崩溃大哭,那段被行车记录仪拍下来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海量共情,“成年人的崩溃要不要藏”和“下班后收到工作消息该不该回”这两道辩题就来自于此。

“妈妈疯狂应援男明星要不要阻拦”的辩题,是在“爸爸疯狂打赏女主播,要不要阻拦他?”,以及“妹妹一定要去当偶像,要不要阻拦她”中最后选出的,也是从中年女性追星靳东遭遇新型骗局的事件引申而出。

第六期的“你支持推出前任点评app吗”,虽然是个脑洞题,但它也源自于被广泛讨论的多起手撕前任事件。

李楠楠透露,“其实这个题的前身更现实,叫‘该不该在网络上公开讨伐你的前任’。如果就这样讨论,它能够延展的东西相对比较负面。我们不希望讨论别人隐私,所以改成前任APP这样一个相对比较架空的载体,但是它可以讨论更多,包括网络暴力、爱情回忆、科技发展等,这样就变得丰富起来了。推广到其他辩题上面都是这样考虑的。”

聚焦社会热点的另一个直接影响,就是辩题的倾向性。不少观众觉得,今年很多辩题显得“辩无可辩”,题目明显地倾向于某一方时,留给另一方的探讨空间就会下降。

对此,李楠楠认为,“大家觉得非常有优势的一方是很多人认同的一方,说明那样的观点已经在他心里成型了,说的东西可能不是那么新鲜,反而是挑战传统观念的一方能别出心裁地讲到更多意料之外的东西,所以我们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虽然这一季的题目生活化,不代表感情题更多,节目希望从更多切入点去看18到30岁人群的生活。“但辩手们偶尔也会吐槽,这种小破事儿有什么可讨论的。”李楠楠笑言。

对于大家期待看到的更有深度的辩题,“在1V1里会用一些层次没那么丰富、但打出来好玩儿的题目,更多是一些小事,比如在厕所听到同事讲你坏话要不要走出去等,这些也是大家的真实困惑。那些比较复杂的、有更多探讨意义的就把它放在3V3的正赛里面,导师们也可以加进来,会比较丰富。”

采访中小娱问及,输出知识观点和引发共鸣哪个更重要?李楠楠没有迟疑地选择了后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观众认可或许也只是因为符合他的价值观而已。但共情需要体察别人的情绪、理解别人,然后把这个转化成能够输出的东西去安慰别人,这是不容易的。而且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表达的空间和机会。我们在讨论的辩题也是大家的困惑,希望帮大家把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

专业辩手减少,娱乐性更强,00后观众增多

综N代节目,尤其是高口碑综艺,观众最无法接受的便是改变。尤其是一档节目成功后,稍微有些变化都会让观众滋生逆反心理,不仅《奇葩说》这样,细细数来,从台综《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到网综《明星大侦探》等,都面临过类似质疑。

《奇葩说》的观众们对辩手能够不断输出新颖观点,一直抱有很高预期。黄执中曾表示,打一场普通辩论赛,每个辩位只需要把一个论点说明白,一个辩方最多只要输出3个论点。但在《奇葩说》中,观众期望的是,每位选手都能输出3-4个甚至更多的论点。从传统辩论的角度上看,是一种论点“浪费”,很消耗人。

正如熊浩所言,今年辩题变得琐碎后,论点更加不好挖掘,于是观众们也发现,今年的段子类论点明显增多,专业辩手们也会在自己的稿子里增加搞笑成分,娱乐性更强了。

辩手青黄不接、新选手难出头,也是节目组这几年一直面对的问题。这一季,专业辩手占比进一步下降,当他们无法从琐碎的辩题里挖掘出更多意义时,节目呈现出的意义感也会随之下降。

但李楠楠认为,这是观众的自然选择,“谁说的让大家能听得进去,认同、喜欢,他就可以留下来。你只有好笑没有价值会走,你只有价值,但是不接地气,让人觉得非常脱离实际情况,你也会走,这就是一个大家的自然选择,而且我认为这个选择非常正确,没有什么问题。”

第一期节目里,马东就对着镜头直言“把戏不可久玩”。选择“掀翻一切”后,《奇葩说7》迎来了更多的年轻观众。

李楠楠告诉小娱,今年的00后观众显著增加了。“我们一开始也觉得挺意外的。但后来觉得,可能一是因为海选里有很多00后选手,他们对自己有足够的安全感,心里没有什么恐惧,不害怕别人的评价,也不害怕权威,能够跟权威很平等地对话。二是他们从小就长在一个比较富足的环境里,他们的见识其实就是不一样的。包括父母也比较年轻,给他们的教育和爱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传统。”

新观众涌来,老观众退去,《奇葩说》的受众群体,始终聚焦于18-25、25-35岁两个年龄段。年轻,也是马东在这一季里重点强调的品质。如今,最大一批00后已经21岁,能够获得他们的关注,对一档已经7岁的“高龄网综”来说,也是好事一桩。

《奇葩说5》的下沉和赛制转变是为了挽救老化的IP,《奇葩说7》仍在向着更轻松、更下沉的方向而努力,节目组的路径依赖非常严重。但“媚青”真的能为《奇葩说7》续命吗?

失去已经长大的老观众,得到了更年轻、更下沉的观众;不探讨更难把控风险的危险话题,获得更具有娱乐意义的认可,这档曾经闪耀过理想主义光芒的节目,终于成为一个现实的成年人。某种程度上,《奇葩说》如今辩题的“现实”,正是节目组成熟的自觉,以及长大的代价。

当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考研考公,当00后价值观越发保守,当“打工人”“内卷”成为流行词,《奇葩说》也不可避免地走向现实。综艺节目的嬗变背后往往潜藏着社会思潮的转向。对部分观众来说,《奇葩说》的转变,是一个内心投射的自己向现实低头的故事,但对米未来说,这不过是一个长大成人的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