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很久之前,人類就開始了對外太空的探索。而距離我們最近的月球,自然就成爲了首要探索的對象。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較量之下,人類正式對探索和登陸月球發起了攻堅,併成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從那以後到現在,擁有成熟技術和經驗的美俄都不再涉足月球了。難道月球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祕密,導致它們再也不上月球了?對此,有專家表示,並沒有什麼祕密。至於美俄長時間不再探索月球的問題,我國早已給出答案。

一是探索月球的成本非常大,如果在短時間內用舉國之力進行研究,性價比非常低。美國當時爲了取得成果,制定了“阿波羅”計劃。在整個計劃實施的十一年裏,美國花費了兩百多億美元。要知道,這可是幾十年前物價水平較低時的美元。有人就計算過,按照相關的匯率,這兩百億美元放到現在,妥妥地超過萬億。不僅耗費的資金數量巨大,還耗費大量了人力物力和科研人才。據相關數據統計,當時美國幾乎調動了舉國之力。

在整個“阿波羅”計劃中,美國有八十多個高水平的科研機構、兩百多所頂級大學、兩萬多家相關企業,總計三十萬人蔘與其中。而耗費如此巨大的結果,就是登上月球,採集了月球土壤回來。不過更大的戰略意義,就是比前蘇聯更早登陸月球。其實這就是兩國冷戰思維下進行競爭的結果,即雙方不計成本地在某些領域進行研究。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把以前的資源和資金放到更適合的領域,會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和科研成果。

當然了,兩個大國自然是明白其中利害關係的。於是在登月較量結束之後,雙方都心照不宣地沒有再對月球進行探索了。畢竟就算是家大業大的美國,也禁不起如此大的消耗。況且,以當時的科學技術而言,登上月球就僅僅是登上而已,並不能在月球上獲得一些重大的科學研究成果。另外,就算是繼續在外太空領域競爭,在探索月球過程中所積累的技術、經驗,還可以去探索去其它星球,沒必要糾結於月球這一個地方。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美國在那之後開始了對土星、火星甚至是宇宙深處的探索,就是沒有再涉及月球。

而我國作爲一個追趕者,自然會吸取教訓,不會急於求成。雖然有着載人登月的最終目標,但也制定了一個長時間的計劃。儘管這些計劃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國家在資金方面也可以提供支持,但我國依舊在按部就班地繼續開展相關工作,預計還是在2030年之前實現載人登月。至於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一些重要技術的發展尚未取得突破。月球上有大量的氦3,而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清潔能源。不過想要利用氦3爲人類造福可沒有那麼容易,我們首先要掌握核聚變的技術。

迄今爲止,人類在覈能上的使用都是核裂變技術。雖然創造了不小的價值,但在覈廢料的處理問題上可是非常頭疼。如果要是可以徹底掌握核聚變的技術,不僅可以避免出現核裂變所產生的污染問題,而且還能產生更多的能量以滿足人類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這樣一來,人類就可以使用月壤裏豐富的氦3資源了。據悉,月球上的氦3儲量可以支撐人類社會發展一億年。可以說,這是月球對人類的最大價值之一。但直到現在,人類都沒有完全掌握核聚變的技術。既然連這一技術都掌握,那麼也就沒有必要現在就火急火燎地登上月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