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天尿多,是因爲不出汗?

俗話說,“冷尿熱屁”,是指人在高溫天氣容易屁多,而在寒冷天氣出現尿頻多的現象。

尤其是,不管原本氣溫如何,只要寒潮降臨,氣溫驟降,都會出現尿多甚至尿頻的現象。

冷天爲什麼尿多呢?

一個最爲廣泛流傳的解釋是,冷天人不會出汗,攝入體內的水分只有通過尿液排泄,尿自然就多。

這個解釋看起來似乎很有道理的樣子,用最簡單的加減法原理便“解決”了複雜的生理學問題。

然而,遺憾的是,這種“直觀”的解釋並不正確。

那麼,冷天尿多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

答案並不簡單,至少涉及3種生理學機制。

寒冷利尿

我們知道,人是“恆溫動物”,對環境溫度變化極爲敏感,即使輕度氣溫變化都會做出及時的調節,以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要的核心體溫的穩定。

在人類生活的一般環境氣溫下,熱平衡的維持主要通過皮膚血管的收縮舒張調節皮膚血液流量,改變皮膚與環境的溫度差來調節熱量的丟失量。

分佈在皮膚上溫度感受器對環境溫度極其敏感,氣溫只要下降到17℃以下,裸露的皮膚就會感覺到寒冷,皮膚血管就收縮到最大程度,——這也是長時間暴露於17℃以下可以造成凍傷(一般的凍瘡通常發生在秋末初冬,而不是寒冬)的生理學機制。

成年人皮膚面積高達2平方米,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其中循環的血液容量非常可觀,而且變化巨大。

適宜溫度下,全身皮膚血流量約250毫升/分鐘。

夏日高溫下,最大可達6~8升/分鐘。

當氣溫下降到17℃以下,假設全身裸露的話,最低可以降到20-50毫升/分鐘。

這樣,冷天,氣溫只要出現下降,皮膚外周循環血液量就會顯著減少。

皮膚中的血液去了哪裏呢?

被寒冷“擠壓”進入了身體深部的血管中,在醫學上稱爲“中央循環”;而皮膚血液循環相應地被稱爲“外周循環”。

冷天,尤其是氣溫驟降時,皮膚血管的收縮將更多血液“驅逐”到了中央循環。

而中央循環的容量是相對恆定的,突然增加了大量血液,就會造成血壓的升高。

而血容量的增加,血壓的升高,又會刺激相關容量和壓力感受器,發送信號抑制下丘腦產生抗利尿激素。

我們知道,抗利尿激素是尿液調節的主要激素,其分泌增加會作用於腎小管,減少尿液的產生而保留體液。

人在長時間不喝水,或者大量出汗或腹瀉造成脫水時,都會刺激抗利尿激素的增加,而減少尿量。

相反,冷天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就會增加尿液的產生,從而表現爲多尿。

當然,不管氣溫高低,只要不出現突然地降低,人體在這種環境下建立起了新的體液穩態,尿液並不會出現明顯增加。

因此,說冷天尿多,並不準確;而應該說快速降溫纔會導致尿多。

寒冷也可以直接刺激膀胱

寒冷造成尿多,不僅通過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也會直接刺激皮膚上的感受器,導致膀胱容量的減小,即人們通俗說的“尿泡小”。

因此,寒冷不僅可以導致尿液絕對量的增加,膀胱容量的減小還會造成尿頻;而尿頻則又反過來顯得尿更多。

當然,這種刺激需要的溫度更低一些,因此,在冬天寒潮中,尿頻更明顯一些。


局部寒冷刺激還可以直接誘導尿急

不僅環境氣溫驟降會造成尿多尿頻,身體局部接觸低溫物體,也會直接誘發尿頻甚至尿急。

比如,在在冷天用冷水洗手,赤腳踩在寒冷的地面上等行爲,都會加劇尿多尿頻的感覺。

這是因爲,皮膚上的“冷”溫度感受器可以直接發送信號引起膀胱逼尿肌的過度活躍,從而誘導尿頻尿急。

冷天不出汗,並不是造成尿多的原因

相反,人們直觀認爲的,冷天不出汗並不是造成尿多的原因。

道理很簡單,並非只有“冷天”不會出汗。

出汗是體內熱量產生顯著高於經過皮膚非蒸發(出汗)散失,熱量在體內蓄積,造成核心體溫的升高。

這時,體溫調節中樞會啓動“出汗”這種快速散熱機制。

出汗的散熱效率極高,1克汗液如果在皮膚上完全蒸發,就可以帶走56千卡熱量。

通常,人體在靜息狀態下,不做運動多餘產熱,只有當環境溫度升高到32℃以上,皮膚(平均溫度就是32℃)與環境之間溫差降低到0,蒸發之外的散熱途徑失效纔會啓動出汗這種快速通道加快散熱。

而32℃以上氣溫屬於異常高溫,並非人通常生活環境的溫度。

出汗並不是人體的常規散熱途徑,因而,冷天不出汗並不會對尿多產生任何“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