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洋:日本此時炒作南海和釣魚島問題,給拜登出了一道測試題

(採訪/觀察者網 周遠方)

1月19日,日本駐聯合國代表向祕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發出照會,指責中國在南海破壞《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日本在照會中指責中國“限制南海地區的自由航行和空中飛行”。

1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警法》,日媒又意外對此極其關注,紛紛炒作該法“允許中國海警使用武器”。

長期來,日本安全上依賴美國,經濟上擁抱中國,所言所行,投機色彩漸濃。在美國總統權力交接之際,日本再次在海洋問題上極力博取關注,有怎樣的動機?

日本共同社網站報道截圖

對此,觀察者網專訪察哈爾學會研究員、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洋。

以下是採訪內容:

觀察者網:1月19日,日本駐聯合國代表向祕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發出照會,指責中國在南海破壞《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限制南海地區的自由航行和空中飛行”,在特朗普與拜登權力交接之際,日本突然採取這樣的動作,有何動機?

陳洋:在採取“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奧巴馬政府時期,拜登任副總統,當時,日本就作爲美國的“馬前卒”積極干預、攪局南海事務。如今,拜登政府成立,日本各界普遍預計,會在很大程度上延續奧巴馬政府時期的外交政策。

去年,在與日本首相菅義偉通話時,拜登就表示釣魚島“適用於《日美安保條約》”,這份“口頭承諾”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日本繼續幹預、攪局南海事務的底氣,日本選擇在拜登政府成立前夕,進行這樣的表達,也可以理解爲向其“表忠心”。

觀察者網:《日經新聞網》日前刊登的一篇文章認爲,拜登在擔任副總統期間曾經在南海問題上“犯下錯誤”,未能阻止中國在南海的強硬造島活動,如今拜登上臺後,其主要政策承諾清單集中在國內事務上,日本是否會擔憂美國對亞洲沒有足夠的關注,而期望引起美國或整個西方的重視?

日經新聞網評論截圖

陳洋:不得不說,日本方面現在確實有這樣的擔憂,即拜登政府有可能會降低對亞太事務的關注。

目前,美國國內疫情狀況依舊較爲嚴峻,且美國經濟形勢依舊低迷,對於新任美國總統拜登來說,他的首要任務顯然是遏制疫情、重啓經濟,以及彌合分裂的美國社會。預計至少在今年年內,拜登政府的施政重心主要還是在內政事務,而非外交事務上。

相信日本方面也深知這一點,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從去年11月菅義偉與拜登,到1月21日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北村滋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再到1月24日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與美國新任防長奧斯汀的總共三次通話,不是提到釣魚島問題,就是提到“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構想,其目的就是通過這些議題來將美國“拉住”,防止美國在亞太事務上“漂流”。

當然,拜登政府也確實給予了日本一些承諾,如釣魚島“適用於《日美安保條約》第5條”,繼續推進“印太戰略”等。但鑑於美國時下國內事務較爲混雜,拜登政府的這些承諾,更多是務虛,而非務實。

相信今後一段時期內,日本還會繼續拿釣魚島、東海、南海等問題說事兒,在強化日美同盟關係的同時,也以此拉住美國,防止拜登政府對亞太事務的“忽視”。

觀察者網:中國《海警法》22日獲得通過,日本媒體關注“允許使用武器”,這部中國的國內法爲何會在日本引起一些反響?與歷史和當前的局勢有沒有聯繫?您對局勢的未來發展有何判斷?

陳洋:說實話,日本媒體對於中國《海警法》的高關注度還是挺讓我意外的。這兩天,我注意到日本各大主流媒體都進行了報道與評論,這樣一部中國國內法能引起日本的高度關注,還是比較少見的。

我注意到,日媒在報道《海警法》的時候,往往將該法與釣魚島聯繫在一起,認爲該法生效後,中國將強化對釣魚島的巡航,日本方面今後可能更加難以應對。

然而,日本方面的擔憂顯然是多餘的,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船隻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巡航完全是合理合法的。

同時,中國海警是國家重要的行政執法力量,制定中國《海警法》目的是要明確海警機構的職能定位、權限措施和保障監督,確保海警維權執法、對外合作有法可依,有助於中國海警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職責和國際條約項下的義務,維護海上良好的秩序。除非日本方面有意想要挑起紛爭,否則完全沒有必要對中國的《海警法》過於擔憂。

當然,由於日本政府一直妄稱擁有釣魚島“主權”,再加上時下日本媒體對《海警法》的渲染炒作,預計今後日本政府會強化海上巡視力量。

因爲日本目前在領海範圍內活動,負責海上人員、財產等安全,以及監視不法船隻的是海上保安廳,它是隸屬於日本國土交通省的一個行政分支,不論在權限還是配備上都較爲有限。

伴隨2月1日《海警法》的實施,預計日本方面有可能會強化海上應對,特別是在釣魚島問題上,很有可能派遣海上自衛隊、空中自衛隊進行參與。如果這樣的話,很有可能導致中日之間在海上的摩擦增加,進而導致擦槍走火的事情發生。因此,當務之急還是需要加快和完善中日海空聯絡機制建設,避免不必要的戰略誤判等。

中日的海空對峙,未來都有可能增加,圖片來源:日本航空自衛隊

觀察者網:如果事態真的往摩擦增加的方向發展,那毫無疑問是對“《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的承諾的巨大考驗。可以想見,在中國海空力量日益壯大的背景下,即使是《美日安保條約》恐怕也很難對抗中國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那麼日本目前所做的這些外交和輿論鋪墊,對美國來說,是否等同於出了一道難題?

陳洋:可以說,日本目前所做的這些舉措以及在國際社會中進行的輿論鋪墊,實際上也是給美國,以及《日美安保條約》出了一道難題。誠然,從日美同盟關係和《日美安保條約》的角度而言,美國對日本有“保護”的義務,但如果放在中美日三邊關係、美國自身利益角度的話,那麼美國是不希望,或者說不大可能爲釣魚島問題而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

一來,對美國來說,中美關係是最爲重要的雙邊關係,而日本不過是美國衆多盟友中的普通一員;二來,美國國內對戰爭的牴觸厭惡情緒;三來,就是日本可能也沒有那麼大的分量迫使美國爲之一戰。因此,美國政府至今爲止在釣魚島問題上更多的是一種口頭承諾,旨在安撫日本,起到一種“威懾”作用。

然而,日本實際上也一直清楚,日美同盟不是對等關係,“美主日從”是戰後日美同盟關係的主要形式。因此,我們纔看到日本政府高官反覆強調要深化日美同盟、要獲得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承諾的同時,也開始推進一些具體的舉措,如加強在釣魚島周邊海域巡航、增加軍費預算、更新武器等。這其實也是對美國的一種“綁架”,迫使美國不得不“干預”釣魚島問題,或在其他方向對日讓步。

觀察者網:這裏的“其他方向”是否可能是經濟方向?因爲歷年來,日本與中國的關係經常呈現一種“政冷經熱”的狀態,但美國主觀上並不願意自己的盟友在經濟上被滲透。

實際上在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後,由於日本沒有處理好疫情控制和經濟活動之間的關係,經濟壓力很大,同時日本還有今年能否辦好奧運會的問題,而中國由於經濟率先恢復,很可能使日本經濟實際上更加依賴中國,能否就中日經濟上的雙邊態勢談一下你的觀察和分析?

陳洋: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範圍內大流行後,中日兩國守望相助、攜手合作,譜寫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佳話。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日之間的經貿合作並沒有因疫情受阻,反而逆勢上揚。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財務省1月21日發佈的2020年貿易統計速報顯示:日本去年全年的出口額爲68.4萬億日元,較前一年減少11.1%。

其中,日本對美國、對歐盟的出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對華出口則增長2.7%,增至15.1萬億日元,中國取代美國成爲日本第一大出口國。此外,日本財務省1月21日發佈的2020年12月出口統計數據也顯示,日本對華出口同比增加10.2%,爲1.56萬億日元。

實際上,即使在去年疫情較爲嚴峻期間,中日之間的經貿往來受到的衝擊也較爲有限。比如,日本財務省去年10月發佈的出口統計數據顯示:日本4月至9月的出口額較2019年同期減少19.2%,但對華出口同期增加3.5%。因此,不論是從2020年全年的經濟數據,還是從單月的經濟數據來看,日本對中國經濟的依賴程度其實是在加大。當然,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中國率先取得抗疫階段勝利、率先實現復產復工,中國經濟的逐步恢復和市場需求的擴大,也就帶動了日本的對華出口。

彭博社報道截圖

結合2020年中日經貿往來的成果,以及當下日本國內的經濟形勢,預計今年,日本對中國經濟的依賴程度還將進一步提高。日本國內的疫情狀況依舊較爲嚴峻,儘管發佈了旨在遏制疫情的“緊急事態宣言”,但目前來看,該“宣言”並未取得預期的效果,東京都等地的每日新增確診依然在增加。鑑於疫情形勢,這也就意味着日本暫時還難以重啓經濟,復甦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由於中日經貿關係本來就較爲密切,且中國還是世界上爲數不多的實現疫情後經濟正增長的經濟體,所以對日本而言,強化中日經貿關係,是推進日本經濟復甦的關鍵。

日本在經貿方面對中國的依賴加強且需求迫切,意味着2021年的中日關係總體上不會出現太大的波折,日本必然會積極尋求構建穩中有進的中日關係,畢竟如果把中日關係鬧僵,那麼日本經濟想要復甦的可能性就幾乎沒有了。當然,作爲美國的盟友,日本在南海、“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構想等方面肯定會有些小動作,但估計不會像澳大利亞那樣偏激、激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