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这原本是个普通的日子。而十八年前的今天,喧闹的人民体育馆;难分伯仲的隔网相对,以及多少人时至今日依旧记忆犹新的赛点之争。那是天津女排辉煌之路的起点,然而这支钢铁般球队奋斗之路,永无终点。

天津女排 令我无从下手

“打国内任何一支球队,我都有下手点,但打天津女排,我有些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时任八一女排主帅林榆庭在2002-2003赛季曾对媒体这样评价天津女排。两年前深陷保级泥潭的天津女排在2003年异军突起,以黑马之姿一黑到底,与卫冕冠军八一女排会师总决赛。

总决赛的大幕在2003年1月25日拉开,开赛前,为了一张门票,四处奔走;开赛后人民体育馆人声鼎沸,座无虚席。但面对坐拥王丽娜、董凌鸥、亚洲第一高度赵蕊蕊等一众强手的卫冕冠军八一女排,即便是天津队最忠实的女排球迷,也不禁为姑娘们捏一把汗。

四局鏖战过后,天津与八一再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决定这场比赛最终胜负归属的不是技术也不是战术,而是心态。”王宝泉说。比赛进行至此,两支球队已无败者,但竞技体育就是非胜即负的世界。“其实在比赛进行过程中,我们都能明显感觉到八一的实力是强于天津队的,但当时主场喧腾的气氛给了我们每个人勇气。在高压的情况下,没有人放弃,每个人都展现出强烈的斗志。那场决赛,教会了我们怎样去拼搏。”多年过去,再忆曾经,李珊依旧侃侃而谈。

对手的冠军点 是天津次次反攻的起点

后攻失误,带着3-8的巨大落差,天津与八一在决胜局易边再战。要知道在15分制的决胜局,一分之差都会左右胜负归属。“在场上得盯住了,再稳一稳!”“一分一分拼!别着急!”王宝泉带着浓郁津腔在场边喊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天津一分分追,硬生生将已经偏向八一的天平扳了回来。

14-15,八一率先夺得冠军点。李珊2号位下球追回一分,15-16,八一再度拿下冠军点,又是李珊挺身而出!从16-17到20-20,天津女排一次次走向绝境,一次次扭转乾坤。即便八一队连续手握七个冠军点,但她们也无法将冠军捧走,因为网口对面站的是天津女排。

在这场冠军点数次易主的对决中,李珊打吊结合、探头重扣,独得6分。二传丁红莹在当时分配球时,基本都将落点选在右翼。现场主持王喆不禁感叹“这是把二号位当主攻在用啊!”“当时对于我来说虽然是职业生涯的开始,但确实是表现很高光的时刻。时至今天,我也比较认可当时自己的发挥。”李珊回忆道。

忘记比分 忘记自己

在天津女排一众球员里,4号张萍显得格外青涩。很多人在这个赛季开始才注意到当时只有20岁的年轻副攻。虽然1.87米的身高不算出众,但进攻泼辣、敢于下手的张萍在当赛季凭着一股子拼劲与朝气,成为最闪亮的攻手。24-23,天津获得球权,张萍探头得手,天津凭借一攻最终杀死比赛悬念。“我还记得当时现场有那么多的观众,比赛结束后,球队所有人都冲向了我们。我只觉得第五局怎么打了这么久啊,再望向比分牌才知道原来已经打到25分。”对于当时的盛况,张萍情绪依旧有些激动。

从赛场到看台再到电视机前、天津市几百万人共同关注着、渴望着天津女排传来捷报。从强攻到副攻、从高度和力量,天津都和八一有着纸面实力的差距。然而当时天津女排整体的攻防体系完备,“天津队这股子韧劲让我看到了八十年代老中国女排的影子啊,像牛皮糖一样坚韧。”著名解说员韩乔生说。

这不是一场个人英雄主义的逆转,而是集体主义的胜利。从建队以来,天津女排从来不唯球星论,在这支球队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没有主力替补之分,大家都只有一个名字,“我们就叫天津女排!在那场比赛中,我们早已没有自己的姓名,我们在一起,就叫天津女排。所有人在那一刻都拧成一股绳,实际上这也是天津女排这么多年传承下来的主题,我们永远都是一个集体。”张娜说。

是看着长大的孩子 是藏在心底的信念

十八年,这是一段奋斗的时光,从无人问津到天下谁人不识君,天津女排不断征服高峰,天津女排精神也散播到津城的各个角落。“那场球始终珍藏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总觉着那场球,好像把很多人的一生都浓缩了。”李珊感慨着。的确,有时候,一座四方球场,一个小小排球,似乎就能道尽人生的苦辣酸甜。而天津女排精神也早已在十八年里凝结成天津人心底的一份信念,无论顺逆,这种精神都像一双无形的手,推动着各行各业人前行。

“2003年那会,天津女排还不是城市名片,当时我们的球员身体条件等方面也都不算出众。但天津队就是凭着小球串联,一点点和对手耗,靠着‘打不死’的精神,一次次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天津市球迷协会王津洲说。

“十八年前我就在现场,从1993年赵雪琪带队期间,我就开始关注球队。而从2003年夺冠直到今天,我没有错过任何一场决赛,可以说女排这些姑娘们就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就像我的亲人一般。”这位人民体育馆看台的常客,被人们亲切地称作李奶奶。二十多年的看球经历,让李奶奶与天津女排紧紧凝结在一起。每每提及天津女排,李奶奶总是侃侃而谈,“我还记得在自己爱人去世时,李莹打电话和我说‘女排球员们永远是您的女儿’,我想说无论胜与负,在我心中,天津女排就是永远的英雄。”

“还记得那时自己根本来不及坐下,也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思绪完全沉浸在比赛和解说之中。从那以后我时刻关注着天津女排的每一场比赛,感染我的不是最终的胜利,而是那种无论何种境遇都永不服输的精气神,这种无论对手有多强大都充满自信的王者气概。这种精神让调动着我生活与工作的积极性,指引着我变成更好的自己。”一位名叫吴军的老球迷说。

时代开启 无古人可堪

竞技体育那样残酷,但又这般美丽,因为每个人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在18年前的冬夜,在那个有些遥远的尘封年代里,一群女孩在血泪交织间让梦成了真。而此时,或许没有人能预料,一个属于天津女排的时代就此开启。虽不能断言后无来者,但回首望去,确无古人。

“时隔多少个年头,重返巅峰……”这是体育新闻报道时常用的句子,在这个代有才人出的年代,赛场风云突变,少有哪支球队能永远屹立于不败鳌头。但在2003年后,十八年的日子里,天津女排16次闯进总决赛,拿下13座冠军奖杯。我们在谈及天津女排时,从来无需用到“时隔”等字眼,因为她从未远离巅峰。

“2003年的那场球不仅对我,对整个天津女排以及后续天津女排精神的传播都至关重要。我们从黑马到新冠军到后几年的连续称霸,2003年是一个重要节点。在我们私下的聚会时,大家也总会谈起那场逆转。”李珊说。多少姑娘在那场比赛后迅速成长,魏秋月、陈丽怡、殷娜、王茜…这些帮助球队续写王朝奇迹的球员,在当时都在那赛季的较量后陆续进队。

虽然多年已过,但那场对决却始终铭记在她们心中。再谈及18年前的冬夜,现任天津女排助教殷娜依旧侃侃而谈,“时至今日我都记得那场比赛打满了五局,而且最后一局胶着到25分。我在那赛季的转年进入球队,再之后一年就和球队一同拿到了联赛冠军。作为天津女排的一员,诠释和传承天津女排精神是我始终如一要做的事情。从作为小球员时看着大姐姐们打球,到如今自己成为教练组一员。多年来天津女排有辉煌也有低谷,我会继续向目前的球员们传递这种骨子里不服输的女排精神。”

而姚迪、李盈莹以及王媛媛等天津女排如今的中坚力量,在当时也都只是几岁的孩子。但老一辈的辉煌,却始终烙印在新一代女排心中。

“我们要向前辈们致敬!她们的拼搏精神,感染了很多人,这是天津女排冠军的开头。最荣幸的是我也成为天津女排的一份子,我也将继续砥砺前行,发扬天津女排精神,做好传帮带。”——姚迪

“作为18年后天津女排的一员,我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我会继续弘扬女排精神 传承一代代天津女排姑娘们拼搏奉献,顽强进取的优良传统 努力为天津女排事业增光添彩。”——李盈莹

“十八年前的今天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在这样特殊的一天,我要感谢所有前辈们为天津女排这个集体贡献的一切。因为有她们,天津女排才如此辉煌。我们作为传承者,一定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与天津女排一起再创辉煌”——王媛媛

十八年的漫长岁月足以改变一些人和事,可以让呱呱坠地的婴孩长大成年,可以让皱纹爬上美人的眼角。但总有种精神,不会随着时间的流淌而消逝,它会在蹉跎岁月的洗礼中历久弥新。在2003年前,它是攀爬的绳索,是心底的信念。2003年后,它融入血液、刻进骨髓。

没有一蹴而就的胜利,更没有唾手可得的冠军,但却有永不磨灭的精神。天津女排精神始终用润物无声却直观具化的方式,在一代又一代女排人间传承。十八年,十三冠,冠军从不是衡量一支球队伟大与否的标准,但天津女排永远会为了下一冠咬着牙、拼了命,用自己的名字去定义、刷新何为伟大。

十八年前的辉煌,恍如昨日,十八年后的荣誉,没有终点。女排姑娘们的面孔不断变换,在几代人的交叠更替里,唯有“天津女排精神”,贯彻球队的始终。回首曾经,感慨万千;立足当下,壮志凌云,而属于天津女排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来源 北方网 记者 张爱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