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訪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副會長吳鐵英

【專家訪談】

說起中共六大的歷史,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副會長吳鐵英侃侃而談。

吳鐵英介紹,1927年11月9日至10日召開的中央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專門討論了召開六大的問題,通過了《關於第六次全國黨代表大會的決議》,提出了大會代表的選舉辦法,確定了大會的議程,中共中央深知召開六大是歷史進程的需要,擺在全黨面前制定革命策略與任務之迫切而重大的課題需要解決。1928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集特別會議,傳達了共產國際同意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開的決定,確定了代表的出境路線。其中,一部分代表就是從滿洲里前往蘇聯的。

吳鐵英告訴記者,中共六大的召開給中國革命帶來了深遠影響,1928年5月中旬開始,六大代表陸續抵達莫斯科。6月9日,斯大林召集瞿秋白、周恩來、蘇兆徵、蔡和森、李立三、黃平以及在莫斯科學習的陳少宇等談話,主要分析了中國革命的形勢和任務,指出中國革命處在低潮階段。

1928年6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於莫斯科納羅福明斯克地區五一村的銀色別墅開幕。大會明確了當時中國革命的性質,仍然是民主革命,提出了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十大政治綱領。制定了黨在新時期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並指出,當時國內的革命形勢是處在兩個革命高潮之間,黨的總路線是廣泛爭取羣衆繼續創建紅軍,開展土地革命。大會系統總結了大革命的經驗教訓,批判了右傾機會主義和左傾盲動錯誤。大會通過了關於政治、軍事、組織、蘇維埃政權、農民、土地、職工、宣傳、民族、婦女、青年團等問題的決議,以及經過修改的中國共產黨黨章,特別要說明的是,中國共產黨十大政治綱領系開展土地革命所遵循的行動綱領。

談起中共六大的歷史意義,吳鐵英表示,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於中國革命轉折的歷史關頭適時召開,正逢大革命遭遇失敗,而四處瀰漫着消極情緒的時刻,難得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開啓了新一輪的革命鬥爭,開始走向復興和發展的嶄新局面。這是黨的歷史上一次有着重大意義的代表大會。正如周恩來所說:“總的說來,‘六大’關於革命的性質、動力、前途、形勢和策略方針等問題的決定基本上是對的,所以說‘六大’的路線基本上是對的。”由於這些決定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正式決議,它所產生的影響特別巨大,從而在一系列根本性的問題上澄清了黨內長期存在的錯誤認識,對以後中國革命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也是六大的歷史功績。

(本報記者 高平 本報通訊員 徐紅梅 於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