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出現對於汽車,如果蘋果之於手機,它讓人們認識到,原來汽車也和智能手機一樣,軟件比硬件更值錢了。你看看特斯拉,出廠的時候硬件都給你配好了,但高配和低配之間,差的還是軟件。

軟件裏,最貴的是什麼?當然是自動駕駛了,L2\L3甚至L4級的自動駕駛系統,成爲多少電動車上市時的噱頭。特斯拉稱霸電動車市場的武器,就是完成度極高的自動駕駛系統,它自稱一派的視覺算法流派,堪稱獨門絕學,其他廠家根本玩不過它。

從馬斯克與何小鵬兩位CEO相隔大洋抄起鍵盤隔空互懟,隔着屏幕我們都能感受到“有你無我”緊張。特斯拉的視覺算法自動駕駛,就是自家的蘋果系統,你一家獨大了,其他人要不做你的小弟,要不另起爐竈,弄一個安卓系統-激光雷達和你對抗。

而且,特斯拉作爲新能源汽車的標杆品牌,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抨擊激光雷達在無人駕駛方面應用前景。

而各大車企卻展現了截然不同的態度,紛紛押寶激光雷達。在奧迪、奔馳、寶馬、本田、沃爾沃、雷克薩斯,再到小鵬、長城、長安、北汽未來發布的車型上,都能夠找到激光雷達的身影。

在這道自動駕駛的技術選擇題中,特斯拉這一次站在了幾乎所有人的對立面上。

就技術而言,激光雷達和視覺算法自動駕駛,各有優缺點,但從成熟度來說,無疑特斯拉的視覺算法更勝一籌。

要實現自動駕駛,一般分三步驟:看見、思考、執行。在看見這個層面,視覺算法的確比雷達感知更加靠譜。

以特斯拉爲代表的視覺算法爲主導的流派,通過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捕捉周邊環境信息。這一類方案所需的硬件成熟度較高,成本低,加上特斯拉超強的算法,把毫米雷達探測距離不足的缺點也補齊了。

而激光雷達目前還在成長階段,以Waymo爲代表的激光雷達主導的流派,在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的基礎上增加了激光雷達,可以進行遠距離、全方位的探測,分辨率較強,但硬件成本較高。

且激光雷達在惡劣天氣的條件下表現一般,缺乏對環境的顏色和紋理信息的辨別,這也對系統的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譬如說最新出的 蔚來ET7,作爲一款賣“樓花”的產品,它上面宣稱配置的激光雷達,在不跳票的情況下,到量產大範圍落地,仍然存在着1-3年的窗口期。而且,激光雷達還要配合攝像頭、毫米雷達等配套才能實現自動駕駛的全面數據信息捕捉,這和特斯拉的視覺算法相比,無論算法還是成本都相差太遠了。

激光新銳Luminar早就曝光了手握15億美元的訂單,但從過往兩年1260萬美元、1500萬美元的營收來看,這筆訂單還並未真正落地。這說明,激光雷達距離大規模量產,降低成本並提升數據能力,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對於在算法上存在不足的整車企業而言,激光雷達的大規模普及,是他們在自動駕駛上能追上特斯拉必不可少的“加速器”。然而,就目前來看,這些車企還處於一盤散沙,無人領導的狀況,無法對抗強大的特斯拉自己駕駛技術。

而特斯拉累計銷售的車輛已經突破了100萬輛,在擁有大量車輛的前提下,視覺算法在此基礎上開發出深度學習的“影子模式”,在數據的蒐集廣度跟成本上,擁有以上企業都不具備的絕對優勢。

在馬斯克眼中,價格高昂的激光雷達,只能是其他企業對於視覺感知存在的問題和缺陷的遮羞布。所以,從這個角度看,特斯拉根本不怕站在大家的對立面。

選擇激光雷達這條路,就註定了艱辛,但車企們願意。一是他們沒有辦法了,激光雷達就是壓得一個寶,別管開的是大還是小,總比手上沒牌得好;另外,只要量產速度上來了,龜兔賽跑的故事說不定能再次上演。

總結:

競爭能促進行業進步,對消費者而言是好事。還記得蘋果出來之後,N個廠家選擇安卓陣容,讓智能手機高速迭代、單價下降的“盛世”嗎?雖然,特斯拉的視覺算法優勢巨大,但並不代表市場就只能一家獨大,“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爐香”,激光雷達的普及,將讓特斯拉站在所有人的對立面,新能源車市場的大戲,就要開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