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制的話就不要用有規則比賽去衡量,以殺傷對手爲目的的永遠比以比賽搏擊爲目的要強,真正的古泰拳擊打你的地方都不會在比賽中出現,因爲打了你基本也就死了。討論格鬥講什文化,內涵的都是扯淡!內心戲再多能感化對手? 講什麼戰略,這麼弄再這麼弄再這麼弄就能化對手一拳的是演戲,或師徒配合。狹路相逄,都是最快最直接命中對手弱點的纔是格鬥宗旨。

現實中泰拳勝率遠大於空手道,空手道也遠大於散手。目前國內的搏擊訓練水平距離日本還是有差距的,距泰拳差距更大了。看看頂級站立式格鬥基本沒有中國人的影子。不要去討論什麼技術厲害,厲害的是潛心研究刻苦訓練的人。

泰拳屬於開始練的就對自己狠的,能扛打是他們的基礎訓練,這是其他格鬥技術中體現不多的,除了所謂的金鐘罩鐵布衫之類專門的訓練,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各類拳種扛不住泰拳的剛猛其實就是身體不適應疼痛程度,主要是沒有這方面的訓練。

還是那句話,活學活用,功夫沒有高下,有高低差距是練武的人。中國老祖宗也說過一招鮮喫遍天,套路簡單的空手道和跆拳道,在一個武學宗師手裏用出來,不比一個高深的中國傳統武術和泰拳高手差。

散打與傳武要是硬說有一點關係,前提是摔跤屬於傳武,但是早期散打的規則有一階段又允許捨身摔,這又是自由式摔跤而非中國式摔跤,總之八十年代開展散打的時候,摔跤選手改行的上手最快,成績也好,改行半年就能出成績,拳擊改散打也不錯,但是拳擊也是纔開展,拳擊運動員並不多,而練武術套路器械的很難上臺比賽,後來體育科研人員也發現這個問題,結論是優秀的散打選手和優秀的套路選手(指一級運動員和以上)的體型差異很大,包括體脂率,骨盆寬度等,而且這種差異有共性。

實戰格鬥當屬散打。實戰中,雙方穿有衣物、鞋子,會極大的妨礙泰拳的橫掃退、肘發、膝法,同時時間、場地的限制也不允許雙方過多的遊走、試探,這種情況下不可避免雙方會纏抱,所以散打中的快摔法非常實用,;散打的直線腿法對場地的適應性也強於泰拳,泰拳的橫掃退一旦被擒會非常危險。所以泰拳產生於熱帶地區,適合雙方穿褲衩、背心的一種格鬥。

散打創立的原因就是傳統武術被泰拳完虐,當時的鷹爪功傳人三招就被泰拳選手ko。散打創立後漸漸在搏擊擂臺上才佔到便宜。但是泰拳規則下散打輸的很慘,散打規則下泰拳雖然輸的多但是並沒那麼慘!散打比較全面也比較中庸,不夠狠!泰拳起手慢,但是組合技打起來非常連貫也很快!個人還是泰拳優勢大一些,畢竟摔倒了能不能壓住又要考驗地面技術了!希望我們中國功夫能認識現代搏擊的優點,納百川之長,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

散打就是一個四不像的格鬥運動,不好講評散打,講真話怕被噴,反正現在散打運動員,訓練的模式基本上就是泰拳訓練模式,散打優秀的不是快摔,而是側踢,但是側踢又是取決於日本空手道,散打的摔法有有點類似蒙古摔跤,鞭踢和跆拳道的橫踢一樣。反正就是四不像的運動。

現在國內的散打手,很多已經轉型了,轉修泰拳,並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因爲泰拳的訓練以及技術理論更爲科學也更爲有效。你剛纔說的近身抱摔和接腿摔,現在的國內各大賽事你基本看不到,如果去接一記正常發力的掃踢,後果不堪設想,現在沒人那麼幹。你說的抱摔,除非MMA摔倒對手後連接地面纏鬥,其他站立式格鬥基本摒棄,因爲消耗體能過大,並且暴露空檔過大,反而容易被KO。

散打,以前叫散手,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叫散手了。散手是集中國武術各家實戰技精華而成,分傳統散手和現代散手,現代散手就是散打,競技類型。傳統散手是實戰技,擒拿就是從傳統散手裏分離出來的,現在很少人練傳統散手,因爲難練,傷身,別的不說,就說打沙袋,不帶拳套,不綁繃帶,練出繭子纔算入門。練拳,練臂、腳、腿、頭、背、腰、肘……十多年功夫才能全身練成鋼筋鐵骨,手指尖都要練出繭子。90年代以前的武警練的就是傳統散手入門,太傷人了(練廢了多少兵)後來才減了很多科目。見過擒拿嗎?警察,特警,現代武警學的是小擒拿,傳統散手有大小擒拿,分筋錯骨不在話下。傳統散手出手必傷,但是難成,連知道的都越來越少,快失傳了。

自身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我個人認爲泰拳最有殺傷力,散打雖然有摔法,但在你摔別人的時候,泰拳手可以攻擊你的任何部位,比如後腦勺,和頭部等,因爲你雙手抱着別人在摔,整個要害部位都是空檔,哪怕你把泰拳手摔倒了,也不一定那麼好騎在別人身上,倒在地上的人雙腿和雙手也是很有攻擊力的,所以摔法造成的傷害不算很大的優勢,按規則比賽還行,真正無限制倒是別人的飛膝,脛骨,肘部更甚一籌。

說空手道很少在國際上比賽那就顯得相當業餘了。是空手道很少在中國比賽纔是真的。大名鼎鼎的K1,夠國際範了吧,裏面的空手道少嗎??尤其在小級別裏面,不乏高手。就算是現在的歐美著名的自由搏擊賽事,也不少空手道的選手參賽。反觀,散打選手,能走上國際賽場的,真的沒有幾個。柳海龍、寶力高、張開印這些黃金一代的名將退役後,散打真的幾乎在國際上消失了。

每樣功夫都有其的優缺點, 拿短板和人長板比,不輸纔怪。 泰拳的攻擊不錯,但出招速度太慢,響動太大。鷹爪功,正面是弱,但是若是特種部隊襲擾呢,鎖喉抓碎,比泰拳或匕首速度更快響動近無。對空手道瞭解不多,但既然是以白鶴拳爲源板進行衍化,也脫不開核心的優缺點。有些功夫不是不行,而是沒用對地方。

如果不限制的話,泰拳反而無用了,泰拳在站立格鬥的話還有點優勢,如果玩MMA,泰拳真是慘不忍睹,就算是散打對泰拳,真的玩無規則的話,是要幹掉泰拳的。(散打是當時爲了入奧運項目作了標準與簡化還要考慮安全才搞出來的這麼套東西)。泰拳主要以硬爲主,強調身體極限訓練,打架硬抗,擂臺上有名的泰拳手,用的都不是泰拳功夫,用泰拳幹架的就撐不了多久。上次俄羅斯和播求幹架,也不用什麼技術,大家硬抗,就把播求幹掉了。對付泰拳你身體素質好就行。

在格鬥類運動較早的時候,西方選手經常喫東方選手的虧,不是因爲東方選手有多麼花哨的武術,而是由於他們擁有很強的抱摔能力。兩人對戰,西方拳擊很強,可在實戰中,你想打出重拳,結果胳膊被人一扯,腳被踢懸,摔倒後基本上就任人宰割了。所以後來西方選手也開始重視抱摔技能,現在也已經發展的很完善了。

傳統武術若有強身健體的功效,就拿來用。可是真正的格鬥中,就要用科學簡潔的手段放倒對手。比如蒙古摔跤,就是因爲身穿盔甲的戰士在戰場上不可能和對方獨自扭打,所以最好方法就是摔倒對方,再一刀斃命,或者朝腦門上猛砸一腳。在現代戰爭中摔跤技巧很重要,就是因爲現代戰士也需要穿着盔甲作戰,若是發展到了徒手近戰,上去就是一個摔,對方穿着甲冑也不能很快爬起,這時你就盡佔優勢了。

我認爲無限制的話還是散打厲害一點,問題是同一層次的選手互毆,泰拳擂臺格鬥很剛猛,但是靈活度缺一點,散打靈活但是不如泰拳剛猛,但是散打多了一個摔啊,泰拳裏面摔法我知道的就一個帶摔,摔法街斗真的牛逼,不管什麼武術倒地了都很難施展了,就是練習巴柔的,被按在地上人家就站着踢你你受得了?其實拳擊街鬥纔是真的屌,以一敵多首選拳擊啊,在有一點摔跤的基礎,那就更好了。

這是因爲泰國地處東南亞,氣候炎熱不宜身披重甲,如類似東亞東北亞氣候寒冷一身甲冑,泰拳就沒有任何傷害力瞭如同撓癢癢,徒手格鬥最厲害的武功是摔跤,所以古代的蒙古人,滿洲人,日本人都以練摔跤作爲戰場搏殺技,蒙古人的男兒三藝,騎馬,射箭,摔跤都是戰場搏命經驗,滿洲人尤其重視騎馬射箭摔跤,康熙即組建了善撲營,日本武士的戰場搏命技術是柔術,裏面有大量的摔跤技術,在全身甲冑的條件下,拳打腳踢沒有作用,放倒對手是最有效的戰場搏命技術,放倒對手後,他會被摔傷,即使沒有你可用踢腦袋,短刀等手段了結對手。

當代中國只有武術而沒有武功。武術理論越來越完善,武術招式越來越好看,真功夫卻越來越膚淺。現在要看到真功夫得去軍營找特種兵,拳擊、掌擊、肘擊、擒拿、腿擊、叩擊、摔跤、器械使用、硬氣功、奔跑、翻騰、轉閃、越躍、體力等都是真功夫。武術是用來表演賺吆喝討錢的,而武功則是用來擊倒、擊傷、擊殺對手的。

放開的話散打大概率會贏得,看看各大綜合格鬥的比賽就明白了,基本沒有純泰拳手,泰拳的三宮步就決定了他只能打站立,但是街鬥無規則摔跤是允許的啊。而且因爲泰拳手的三宮步,他也發揮不了拳擊的靈活,街斗的話,散打的貼上去以後用摔法摔倒基本就贏了。現在踢拳的比賽,是不允許用二次發力的摔法的。

中國古代戰爭一向以來面對四周夷狄的優勢,一在龐大的人數,二在先進的技術裝備,所以沒誰重視拳腳功夫,一般練的都是器械。直到滿清時代,統治者對漢人的武力極端警惕,刀槍劍戟沒法在人前展現,於是只能把刀槍劍戟的用法,改頭換面成拳腳功夫傳給後人。所以看中國著名的拳術,大都會有個說法,說是要參考錘槍的物理特性之類。也所以中國拳術很重視馬步,因爲槍械的使用,要麼坐在馬上,隨時要考慮分出力氣給腿腳夾穩馬鞍,或借用馬力。就算站在地上,舉着沉重的刀槍劍戟,下盤也要扎穩,否則沒等別人打你,自己先失去平衡了。

真正的戰鬥被人放倒就基本意味死亡,人倒地後頭、腰、腹、襠這些柔軟部位全部暴露,只要你大伯肯下狠手那個人摔一次後就站不起來了!但比武切磋儘量不傷人,以前的比武基本上是誰先倒地誰主動認輸!對方被放倒後還能厚着臉皮一次次站起來,旁觀者看着沒受什麼傷,但中遠距離的打擊,東南亞這種剛猛拳法給人的打擊感傷害性似乎更強,直觀感覺當然是泰拳有優勢了!但說句不好聽的話,所有拳技都是摔的前戲,真正決定勝負的還是摔法,沒有摔法的拳種只能在擂臺上依靠規則的保護才能生存!我們各門各派的武功,你別管他拳腳能玩出什麼花來,但要贏對面,最核心的還是近身後的那一摔!古代軍隊除了刀兵器械的練習外,空手就是在練摔!這些不是沒有道理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