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放屁這種行爲有點不是很雅,但它卻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在喫完飯以後,因爲消化道正常菌羣作用會產生較多的氣體,而氣體會跟隨腸蠕動向下運行,隨後通過肛門排出。所以放屁是腸道正常運行的一種症狀,同時也是腸道的一面鏡子,無論是放屁過多或是不放屁都是不正常的情況。

■放屁若是有這種表現,那麼可能是大腸癌的信號,還請及時就診!

隨着腸道當中惡性腫瘤的不斷生長,就會導致腸道被堵塞,不能及時排出腸道內的垃圾,從而讓人放屁次數有所增加且有便意。腸癌同樣會導致腸道正常的菌羣被破壞,讓腸道菌羣失衡,從而導致排氣量有所增加。另外腸道內發生病變以後,癌細胞可能會引起腸道潰瘍、出血和糜爛,加上受到細胞均分解發酵,就會分解出異味,從而導致放屁會有腥臭味。另外隨着癌細胞增長會堵塞腸胃道,讓腸蠕動出現障礙,從而導致腹脹和放不出屁。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症狀需警惕腸癌?

●有膿血便:

日常生活中,糞便是不帶血的,若是頻繁出現便血,那麼還請警惕大腸癌,通常很多人會把它和痔瘡相互混淆。痔瘡便血通常是鮮紅的血液,腸癌排便時有少量出血且伴隨有膿液,而這種情況下還請及時去醫院進行直腸指檢進一步判斷。

●持續性腹痛:

日常生活中,隨着癌病竈增大,最爲典型的症狀就是腹部疼痛了。若長期腹痛,並且放屁次數有所增加,能夠觸摸到腫塊,還請及時去醫院進行就診檢查。

●排便習慣發生變化:

日常生活中,通常來說一天排便約1-2次;若是最近一天排便次數在3-4次,便祕和腹瀉交替進行,或是出現了排不淨的感覺,那麼就需要警惕腸癌風險了。若是靠近肛門部位出現了癌病竈,腸道可變得狹窄,糞便不容易通過,從而引起便祕問題。另外因爲腸道變窄,爲了能夠讓糞便排出,大腸需要不同蠕動來促進排便,所以腸道運動變得異常活躍,從而導致腹瀉問題的出現。

●大便性狀發生改變:

日常生活中,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其大便呈現圓柱形或香蕉狀;若是腸道出現癌變以後,癌病竈可能會壓迫到糞便,從而導致糞便變細變扁或大便呈現褐色。另外大便一次不能完全完全排精,總是有一種排不淨的感覺,而這種情況在醫學上被稱之爲是裏急後重;若是持續排出柔軟、又細又扁的分辨,同時還伴隨有裏急後重的情況,那麼還請及時去醫院進行腸鏡檢查。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腸癌?

日常生活中,調整好飲食結構,多喫富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像是蔬果和粗糧等,它們能夠幫助促進糞便排出,縮短致癌物質在腸道內的滯留時間,同時還能夠幫助稀釋腸腔內的致癌物質濃度;平時還請少喫醃製類、熏製類、油炸類食物。腺瘤性息肉是腸癌的癌前病變,若發現應及時通過手術方式進行摘除,避免出現癌變。同時還請積極治療大腸炎症性疾病,比如潰瘍性結腸炎。

結語:日常生活中,在進入到45歲以後,每五年就需要進行一次腸鏡檢查;特別是有腸癌家族遺傳史或其他高危人羣,還需增加癌症篩查頻率。平時還請積極參加運動鍛鍊,減少久坐,每坐一小時至少起來活動10分鐘。避免吸菸喝酒,增加食物中的粗糧比例,多喫菜少喫肉,積極治療便祕問題,避免致癌物質長期在腸道中停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