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 於麗萍

編輯 | 郜冰蕙

6歲的童童總是說自己手指甲裏面發癢,頻繁摳指甲,仍然緩解不了癢感。

8歲的可可總是感覺肚子裏面發癢,用手抓撓肚皮。

11歲的小貝總是感覺腦袋裏發癢,用手使勁捶腦袋。

12歲的天天總是感覺舌頭髮癢,頻繁咬舌頭想要緩解癢感,結果癢感沒有緩解,卻造成舌潰瘍反覆不愈……

上述這樣的情況在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門診上不少見。很多患兒家屬帶着孩子來就診,主要就是孩子有這種無法描述的癢感。一般他們都會首先到皮膚科或者過敏反應科就診,但是皮膚科相關檢查沒有發現明顯的器質性病變,也排除了過敏反應。家屬又帶患兒到相應的其他科室就診,檢查仍然沒有發現問題。

檢查發現沒有問題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於麗萍醫生介紹,罪魁禍首就是近年來大家越來越重視的抽動障礙。

提到抽動障礙,有的人可能不熟悉。跟大家提示一下,平時生活或工作中,我們會見到有的人會頻繁地不自主眨眼睛、清嗓子、甩頭或噘嘴聳聳鼻子等,大家可能有印象了,這就是抽動症狀的表現。現實中有的抽動症狀並不是通過這種外在異常來表現,而是通過一種不舒服的感覺來表現出來,這就是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的感覺性抽動。

感覺性抽動又稱爲先兆衝動,一般發生於10歲以上的孩子,可能與10歲以上的孩子能更加清楚地描述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或者能更好地意識到自己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有關。

感覺性抽動一般主要包括兩方面的不舒服:1.感覺上不舒服,比如癢感、痛感等這種異常的感覺;2.心理上的不舒服,比如胸部有一種力量要爆發,有時要大聲喊出來才能釋放這種心理上的不舒服。做事情一定要做到“剛剛好”的感覺,要不然心理總是惶惶不安。

臨牀上有的以癢感來就診的抽動症狀患兒,細追問病史,家屬發現患兒出現癢感之前就已經出現了運動抽動(比如眨眼、吸鼻子,曾經按照過敏性結膜炎、鼻炎)或者發聲抽動(不自主清嗓子,按照咽炎治療),只是家屬沒有往抽動症狀這方面想。

感覺性抽動在年齡大的孩子身上,尤其是在難治性抽動症患者身上更常見。所以對於年齡大的患兒抽動症狀控制不佳的時候,醫生要詳細詢問,不要忽略感覺性抽動,積極地控制感覺性抽動也是控制抽動症狀的一個主要步驟。

在生活中,家長們要是發現孩子出現這種難以忍受的癢感,而且查出沒有相關的器質性病變的時候,也不要過度擔心,可以帶孩子到精神心理科就診,讓孩子得到更合理的對症診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