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5年來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快速提升,圓滿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公民科學素質發展進入新階段……中國科協26日發佈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十三五”收官,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交出一份怎樣的“成績單”?

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快速提升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0.56%,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個百分點,圓滿完成了“十三五”規劃提出的2020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0%”的目標任務。

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是指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科學思想,掌握基本科學方法,瞭解必要科技知識,並具有應用其分析判斷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副部長宋玉榮說,科學素質是國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提升科學素質,對於公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和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0%,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的公民科學素質基礎,也標誌着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已跨入新發展階段,爲我國建設科技強國、加快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堅實支撐。”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挺說。

公民科學素質建設進入新階段

十三五期間,我國持續完善科技教育與培訓體系,科學教育納入基礎教育的各個階段;大力發展科普基礎設施,現代科技館體系初步建成;發展壯大科普人才隊伍,持續增加科普投入……中國科協科普部部長白希說,這些措施都有效提升了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

調查結果顯示,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全部達到或超過“十三五”預期發展目標,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發展已整體進入新階段。

從城市看,在4個直轄市和333個地市級行政區劃的城市中,有121個城市的科學素質水平超過10%,其中上海、北京和深圳的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均超過20%。這121個城市具備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基礎,成爲我國未來公民科學素質發展的中堅力量。

從區域看,東部地區公民科學素質水平持續領跑,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羣處於領先地位。

此外,不同分類人羣科學素質水平均有大幅提升。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分別達到了13.75%和6.45%。男性公民和女性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分別爲13.12%和8.82%,比2015年分別提高了4.08和5.44個百分點,男女差距縮小了1.3個百分點。

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存在

“我國科學素質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時,總體水平仍然偏低,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依然存在。”王挺說。

2020年東部和西部地區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差距爲4.83個百分點,比2015年進一步拉大。與此同時,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差距依然明顯,達7.3個百分點。

中老年羣體、低文化程度人羣的科學素質水平也仍然較低。接受調查的60歲至69歲公民科學素質水平爲3.52%,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羣的科學素質水平爲2.11%,均低於5%。亟須完善終身學習體系,進一步加強對科學素質薄弱羣體的教育傳播和普及工作力度。

“現階段我國科學素質建設存在的問題包括科學精神弘揚不夠,科學理性的社會氛圍不夠濃厚;科普有效供給不足、基層基礎薄弱;落實‘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未形成,組織領導、條件保障等有待加強。”白希分析。

他說,下一步,中國科協將推動制訂並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營造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新華社記者溫競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