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觉得,平时身体也说不出什么问题,但是就是浑身不自在,如腹胀、大便粘腻、口气重、舌苔厚、身体困顿、消化不好、容易长痘、面色油光、虚胖等……

虽然说不严重,也不用去看医生,但是如这种情况长期困扰着我们正常生活,在中医上讲:就是脾虚引起的!

何为脾虚?

很多人应该不是很了解,严谨的来说脾虚属于中医范畴之内,所谓脾,乃后天之本。而上述所讲的一些症状就是脾虚所引起的,而脾主要分为4个特征。

脾气宜升、脾喜燥恶湿

脾主运化

脾主升举

脾主统血

脾在形体表现为四肢及肌肉,其华在唇,在窍为口,在液为涎,通于长夏之气。也就是说可通过身体的外在表现等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又与胃经络构成表里关系,缺一不可。在身体维持的过程中,所有精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的生成,都要依托脾(胃)的运化,脾虚的人容易气血亏虚、五脏六腑营养供应不畅,那么身体就更容易出现衰退。

那么脾是怎么运作的呢?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吃的食物需要经过胃的负责,消化食糜。而身体营养的吸收,能否及时输送到五脏六腑,则需要脾来负责运化而成。脾气建运,就能很快把所需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所以我们需要重视健脾这个问题。

如一个人脾虚引起的消瘦,脾不好胃也跟着不好,我们不管吃什么好东西,都无法把营养物质输送到五脏六腑,得不到气血的滋养,身体不仅毛病多,身体也会瘦弱不堪。

有句老话是那么说的:“脾衰则百病丛生,脾衰则一身俱衰”。

那我们该如何判断脾虚这个问题?

脾运化失职:会有腹胀,或没有胃口,大便不成形,也有便秘的情况;

脾气不能正常升清:身体疲乏无力,说话没有力气,面色萎黄;

脾气下陷:容易腹部坠胀、久泻不止、有内脏下垂,脱肛等;

脾不统血:经起不规律,或多或少,小便淋漓不尽等。

造成脾虚几个主要的原因,你犯过吗?

1、饮食习惯:吃得太多,消化不良,三餐不规律,总是饥一顿饱一顿,吃得过冷;

2、用药不当:由于身体的很多问题,不少人不恰当的用药,也会影响脾胃;

3、情绪不定:容易生气,过于思虑也会影响脾胃的运作;

4、慵懒不动:现代人很常见,久坐肥宅,运动太少了。

中医解决脾虚,需要注重3步骤:

第一:祛湿

脾主湿,喜燥恶湿。脾脏对我们身体的水湿具有运化作用,同时能够促进水液的代谢。也就是说脾脏功能有问题,造成的湿邪就会造成体内的正常运作,影响身体的健康。

在这里分享一个广东那边比较喜欢的祛湿食疗方:

配料:薏米10g、莲子10g、芡实10g、五指毛桃 30g 、 土茯苓20g、炒白扁豆 10g 、1根排骨、生姜3片

制作方法:

我们将所有材料洗净备好,然后用温水侵泡10分钟;

把姜片入水煮沸,然后排骨滤水入锅,焯水除腥味;

将排骨和泡好的材料一起炖高压锅,然后转小伙1个半小时。

此汤有健脾祛湿,理中化湿,老幼都适合食用;非常适用于阳虚和气虚体质的人群。

第二:消食

我们常说的消食,就是我们需要吃进去的食物消化掉,只有食物消化了,我们脾才能在过程中起到运化输送营养物质的作用。所以这一点也是不可忽视的。脾胃相联,相互促进,才能保证我们身体的正常运行。

常用消积食的食疗:

配料:焦山楂 6g 、焦麦芽 6g 、焦神曲 6g 、炒鸡内金6g

制作方法:

将所有材料洗净侵泡20分钟左右;

连同水和材料一起入锅,烧开后转小伙15分钟;

放凉食用,每天一到两次,味道清苦。

材料的作用:

焦麦芽是不错的消化淀粉类食物;焦山楂善于z疗肉类或油腻过多所致的食滞;焦神曲利于消化;鸡内金消食,活血化瘀。

最后一步才是是重中之重:健脾

食物疗法对于脾胃缓慢而持久,中医方面根据药食同源的原理,不会药理不会有太强的偏差,温和而有效果,人们食用以后,可以直接作用于脾胃。以下分享的茶饮作用不仅仅是健脾胃,还有祛湿的效果。

健脾祛湿食疗方:赤豆养脾茶

材料:薏苡仁、赤小豆、栀子、橘皮、芡实、红豆、甘草、苦荞、大麦

这是古医书《医宗金鉴》早就记载有的经方,同时经过我们现代中医的加减调配,结合药食同源的原理,里面不仅有入脾的药材,补脾非常好,同时在祛湿调和方面的材料也是同样发挥着作用。

薏仁健脾渗湿,消除水肿;赤小豆利水消肿,风湿热痹;芡实补脾止泻,祛湿止带;栀子清热除湿;红豆消肿养心;甘草、苦荞、大麦清热消肿等,这些材料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与调和。

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祛湿、消食和健脾三步走,让脾健运起来,肠胃好了,身体恢复生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