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两年,互联网企业在农业方面布局频频,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和数字化技术能力的确推动了传统农业生产和销售模式的革新,生鲜供应链的上游建设是非常考验功力的事情,除了资本和人才,还需要坚持初心,如果企业的关注度都放在了终端价格战上,“直采”只能沦为一个“噱头”而已。

互联网企业正在渗入传统经销渠道的各个环节中。

2020年后,国内互联网巨头的共同梦想是“卖菜”。黄铮把卖菜业务视为拼多多人的试金石,滴滴程维表示“橙心优选的目标是第一名;美团的目标则是开辟1000个城市。在发出这些响亮口号的同时,他们有一个共识:尽量去除中间环节,以在销售端获得更大的价格优势和更高的利润点。

互联网企业吹响了进军“产地“的号角。

在拼多多的“农产品上行“战略中,多多果园所扮演的就是将消费端”最后1公里“和产地”最初一公里”直连的角色;阿里的数字农业在产销两地持续地建立着数字集运中心,2020年阿里加快了“盒马村” 的落地步伐,上海崇明区、深圳坪山区的“盒马村”相继建成;美团则是借助旗下快驴已经建立的仓配网络深入原产地;就连首次试水零售的滴滴,也开启了农产品“源头直采”计划,不久前,滴滴旗下橙心优选的首个农产品源头直采大单落地江西赣州。

而在传统零售行业中,直采是一个“高门槛”的模式,许多小微零售企业还未具备生鲜直采的能力。互联网企业对于直采的反应速度快得多,这势必对传统经销渠道产生影响。

01

二、三级批发商首当其冲

“我们国家的产地面积广阔、产品丰富,因此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或是巨头能把一个产地的产品垄断,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一位传统零售企业的采购负责人表示,互联网企业虽然在采购过程中对零售企业造成一定影响,但还未形成竞争关系。他认为,互联网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对于一些优质或供小于求的商品有时会出现高价买入的情况,从而造成市场乱象。从整体来看,已经建立起直采规模的传统零售企业在采购端尚未受到互联网企业大规模直采的威胁。

反而是二、三级批发商受到的冲击更大。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中,以农户-小贩-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农户-龙头企业-代理商-零售商-消费者这两种流通模式为主,而零售行业经过多年地发展和进化,这几个环节的成本越来越透明,“暴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无论是零售商还是经销商都在减少中间环节,尽量达到整车发走的规模,这就造成一二级批发商所承接的采购量越来越零星。”一位长期从事生鲜直采的供应商告诉记者,现在走入产地采购的企业越来越多,高品质商品在源头已经被各家分走,进入批发市场的商品一方面因为品质混乱,价格更为混乱;另一方面,在走量不足的情况下,批发商必须想办法提升利润,但在价格日渐透明的时代,这并不容易,一些批发商只能通过调整商品品质和等级等方式打“擦边球”。拿水果这一品类来说,通过直采供给客户的价格是净果的价格,而批发市场经常是带箱或带筐的价格,看似便宜,但按照净重计算成本并不低。

目前,互联网企业虽然开始重视起产地直采,但受限于经验和人手不足,主要还需依靠大供应商供货,因此,当前这个阶段对于头部供应商来说更加利好,而对于下游二、三级批发商的冲击更严重,按照这个流通顺序再向下顺延,依托于二、三级批发商的中小型零售企业也会受到波及。

02

良性竞争下优势相当

一位企业的采购负责人认为,从采购成本来看,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零售的差距并不大。理论上来说,互联网企业面向全国消费者销售,采购的规模更大,更容易获得价格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直采达到一定的规模后价格并不会因为采购量增加而递减,对于一些商品,采购一集装箱和十集装箱的价格是一样的。尤其是近两年来,传统零售企业通过九州兄弟连、齐鲁商盟等联盟把直采的优势和范围进一步放大,无论是采购的规模和效率相比单打独斗都提升了一大截,并且降低了一些企业直采的门槛。

此外,互联网企业在直采过程中还要支付仓配和物流的成本,尤其是仓储直接关系着商品质量的好坏,但无论是建前置仓还是总仓都要处于起步阶段的互联网企业付出很高的成本,而这些成本也要参与整体采购成本的核算。相比之下,传统零售经过20多年的积累,仓储体系已经逐渐完善,目前正处于摊薄成本的阶段。

综合计算下来,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零售的成本相差并不大,互联网企业在零售端表现出的“低价“,一是因为品质较低、二是促销力度大。超市是自选性的购物,顾客的挑选空间很大,而互联网企业的更多用户是通过图片“脑补”商品的品质,用户很难产生对比,因此线上平台的商品质量容易参差不齐,而消费者也很难注意到这一点。

“互联网企业根据平台客层定位不同,对商品的品质、价格需求略有不同。从整体上对比,互联网企业采购可能偏价格取向,传统零售企业更偏向品质。某生鲜供应链公司负责人认为,互联网企业的电商属性较强,订单分布范围广、量大,短时间内单品的爆发能力强,在“爆品“开发上有明显优势;传统零售则主要围绕线下顾客做服务,擅长按照顾客的需求制定采购计划,经营”商品群”的能力更强。

归根结底,两方服务的客层和场景不同,在良性竞争的前提下,传统零售企业并不惧怕互联网企业涉足零售。

03

直采不是“噱头”

“今年产地的价格相比以往更加透明了”,一位上游供货商表示。越来越多的直采企业和平台倒逼着产地商品的透明化和操作流程的规范化,产品的上市时间、产区的价格、产量等关键信息可以及时进行充分交流,对于行业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2020年,在社区团购的热潮下,能节省约15%成本的产地直发成为互联网企业争相追逐的模式,但龙商网&超市周刊认为,直采这件事并不能急功近利,直采反映的是企业或平台供应链的深入程度,在缺乏对产地了解调研并深入参与的情况下,仅仅是在商品成熟后运回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采。

据记者了解,每日优鲜、叮咚卖菜都对外宣称自己的生鲜直采占比超过了80%,但对于传统零售企业来说,80%以上的直采比例基本已经达到头部企业的标准,且经过了10-20年积累和沉淀。不可否认,在资本的助力和前人经验的铺垫下,互联网企业速度更快,但一些企业的直采确实有 “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只是委托中间商在产地采购,缺乏自身采购人员的参与。互联网企业要想支撑起庞大的销售体量,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时间。

近两年,互联网企业在农业方面布局频频,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和数字化技术能力的确推动了传统农业生产和销售模式的革新,生鲜供应链的上游建设是非常考验功力的事情,除了资本和人才,还需要坚持初心,如果企业的关注度都放在了终端价格战上,“直采”只能沦为一个“噱头”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