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大蜀国的最后一个冬天。

魏将邓艾率军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绝山域,偷渡阴平之后,突然攻克江油。蜀后主刘禅听信了奸宦黄皓之言,认为敌兵打不过来,甚至都没做什么城防调度。哪里想到邓艾长驱直入,兵临成都城下。

惊慌失措的刘禅这才急召群臣商议对策。有说往南跑的,去南中地区坚持打游击!有说往东躲的,先到盟友孙吴的屋檐下暂避一时,以图东山再起。此时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了一番话,竟然说得大家都沉默了,刘禅最后就是听了他的话,弃国而降。

此人就是后世被许多人诟病的蜀国投降派代表谯周。

谯周究竟何许人,任什么官?为什么刘禅会听他的?

给刘禅提出“投降为上”高论的时候,谯周当时任职光禄大夫,这个官职虽然位列九卿之下,但在大夫中为最显要,因为负责顾问应对议论,也就相当于皇帝智囊团的团长。

谯周力排众议,他是这么分析的:首先不能奔吴,自古以来,天无二主,谁听说过寄居到别人的国家当天子的?要入吴,就得自降身段臣伏于下。从现在的形势看,魏将来吞掉吴的可能性很大,要是那样,陛下您就要受两次称臣的耻辱了!其次往南也不可行,如今兵荒马乱,人心难测,何况南方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物产稀薄。当年诸葛丞相南征,他们也是被兵势所迫,无奈顺从。我们去了,他们必然反叛。更何况现在大敌当前,你动身之后,随时会发生不测之变,陛下恐怕您都走不到南中呢!

这一番话说得群臣都无可辩驳,于是大家转而认真考虑如何投降,有人就担心如果邓艾不肯接受投降怎么办?

谯周又振振有辞地说了一番邓艾不仅会爽快地接受投降,还得优待俘虏的一大番道理。于是,刘禅下了决心,缚了双手,让臣子们抬着棺材去向邓艾请降了。后来,刘禅的待遇也如谯周所言,当了一个乐天知命的安乐公。

写到这里恍然有一个疑问,有记载说谯周有口吃的问题,那为什么说到投降的时候会如此滔滔不绝呢?

细看《三国志》里的《谯周传》,说他是“巴西西充国人也”(今四川西充县槐树镇,您可别往南美洲联想),“研精六经,尤善书札,颇晓天文”。作者陈寿是谯周的弟子,应该是为师者尊者讳,不敢写他口吃,只好勉强地说他“无造次辩论之才,然潜识内敏”。

晋朝王隐所著的《蜀记》有一则记载:“周初见亮,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请推笑者,亮曰:“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这里也没有明写,但是推想一下,一身学究气的谯周严重口吃才会让诸葛亮的手下如此失礼吧?谯周走了之后,有人说要制裁一下刚才失笑的人,结果诸葛亮很大度地说,我都忍不住,何况他们呢?

说起来邓艾也是口吃,想不到蜀汉最后是亡在这两个人的手里,也是千年一叹。

邓艾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当过放牛郎。长大后因为口吃,一直没能当上什么要职,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太尉司马懿。司马懿对邓艾的才学大为惊叹,直接聘他当了自己的参谋,后又升为尚书郎。

《世说新语言语篇》中有一则记录:邓艾有口吃。每次说话,一提到自己时,他就老是连着几个“艾、艾”,司马昭故意戏弄他:“你老是‘艾、艾、艾’,究竟有几个‘艾’啊?”邓艾回答:“所谓‘凤兮凤兮’,还是只有一凤而已。”

答得很妙!有一个成语“期期艾艾”,就是邓艾与汉朝口吃名臣周昌联袂打造的。

尽管很有才,这位号称“蜀中孔子”的大儒并没有引起诸葛亮的格外关注,后来诸葛亮领益州牧后,任命谯周为劝学从事,也算人尽其才。这个官不大也不小,是州里的学官,掌文教,地位略次于总领一州之学政的典学从事,大概相当于今天的省教育副厅长。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谯周当时在家,立即动身前往奔丧。后主刘禅后来下诏禁止大臣前往,因为谯周“奔”得快,惟一一个赶到,所以他给诸葛亮送了终。由此来看,他还是高度认可诸葛丞相的。

随后他就被扶正当了典学从事,因为蜀国也就能管一个益州,他这个州教育厅长跟国家教育部长差不多,也算是教育战线的顶级干部。

再后来,他的官就一路当上去,从太子仆到太子家令一直到光禄大夫。

期间他曾经数次上疏直谏,反对刘禅的享乐主义,还反对蜀汉经常对魏国用兵,力陈北伐之失,为此专门撰写了《仇国论》。

关于他的业绩就不再罗嗦了,现在要讨论的是,他的投降主义到底是对是错?

个人认为,世事原无绝对,主要看你往哪儿站队。从刘氏家族的角度来看,他是软骨头,断送了先主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从刘禅的角度来看,只要能保我一条命就行,当不当皇帝有什么所谓!但是要从民众的角度来看,谯周先生没错!

他是益州本地人,他的出发点是为蜀地民众考虑的。《三国志卷三十五》注引《默记述佐篇》记载:刘氏政权连年北伐,蜀汉疲敝至极,“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这个穷兵黩武的小国已经打空了,打废了。

当时局势已经明朗,即使刘氏割据政权再抵抗几年,把蜀地打成白骨遍野,苦的无非还是老百姓,颠沛流离,十不存一,能有什么好?

说到底,对于蜀地的百姓而言,换个皇帝也只是换个纳粮的对象而已。投降能少死多少人,多少人家的儿子可以扛锄头而不用去扛枪填沟壑,谯周当然有功,有“有全国之功”。老百姓只要能活下去,管你什么曹孙刘!所以,“谯公祠”至今还在享受香火。

谯周并没有借投降邀功之意,司马昭被封晋王之后,给他封了一个侯,为阳城亭侯,这是蜀国没有的待遇,给了一个官职是骑都尉,级别并不算高。直到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六年秋,才提拔他当了个散骑常侍,也是个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的官,和蜀国的光禄大夫性质相当。但此时的谯周已经病重无法到任,同年冬天他就去世了,享年七十岁。

说到他的死,陈寿在《三国志》里还记录了一件异事。就是在谯周去世一年之前,陈寿辞官后与他的老师告别,谯周告诉他:“孔子七十二,刘向、扬雄七十一去世,我已经年过七十,也命不久矣,今后恐怕不会再见到了。”陈寿很感伤,也感到很神奇,不知道谯周如何能预知自己的寿数。

其实,陈寿还是不了解他的这位老师,谯周曾经准确地预言过司马昭的死期,连月份都能说对,比这个神奇多了。

刘禅投降后,谯周和部分蜀汉大臣被招往洛阳任职,但是谯周走到汉中就病重无法前行,只能就地休息将养。有个叫文立的人从洛阳回蜀路过汉中,就去看望谯周,他当时用笔在手版上写出了“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八个字,“典午”暗指司马,“月酉”是指八月。司马昭的事,他不敢明说,但到了八月,司马昭果然薨了。

如此来看,谯周的传记里所写的“颇晓天文”不是虚言,他“宝道怀真,鉴世盈虚”,可以称得上是位神算子。那么,他对于刘禅的建议是不是出于他对于三国最终走势的洞察和研判?

绝技来自家学,他的父亲谯岍(qiān)就是一位通晓诸经和图、纬等术的高人。谯周是位儒学集大成者,他对《周易》术数研究精深,在《三国志谯周传》里,从传文和注文都能见到他数次引用《周易》爻文的记载。

当然,各人有各人的看法,谯周身后两千年来一直有骂声。从东晋的孙绰、孙盛,到明清罗贯中、毛宗岗、王夫之等人都骂他卖国,没有气节。其实三国之争,皆非义战,顺应统一大势的谯周并非外族入侵时的带路党,没有他们骂得那么不堪。再换位思考一下,骂人者要是蜀国的小百姓,他们的儿孙正守在成都城上,恐怕骂声就没有那么高了。能使蜀国提早结束战争,使更多的百姓免于灾祸,这是谯周贵民重生的人本思想。

参考书籍:《三国志》《资治通鉴》《蜀记》《世说新语》《华阳国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