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國聯邦議院舉辦活動紀念“國際大屠殺紀念日”1月27日是“國際大屠殺紀念日”。德國聯邦議院當天舉辦了紀念活動,悼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納粹主義受害者。除了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德國總理默克爾、德國聯邦參議院議長哈澤洛夫等政界高層之外,生活在德國的猶太人代表也出席了活動。

德國聯邦議院議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27日在發言中警告了當前仇恨意識形態正在興起的威脅:“不得不承認,德國的‘紀念文化’無法杜絕厚顏無恥地去歪曲甚至是否認歷史,也不能遏止住在校園、互聯網論壇或是陰謀論中以新形式出現的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他強調,必須讓“紀念文化”也與時俱進,在保留集體責任、國家自我定位等核心理念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的形式。朔伊布勒指出,之所以設立紀念日就是爲了時刻都提醒人們要承擔起責任。他認爲,應該爲居住在德國的猶太人羣體提供更完善的保護。

作爲二戰納粹大屠殺的倖存者,88歲的慕尼黑和上巴伐利亞以色列文化基金會主席夏洛特·克諾布勞赫在講話中回憶起自己孩童時期的受迫害經歷和戰後逐漸融入德國社會的心路歷程,並向在場的德國議員們發出呼籲:“請好好照照管我們的國家!”雖然她沒有直接對着坐在會場右側的極右翼政黨成員喊話,但外界普遍認爲,克諾布勞赫針對的正是他們:“你們繼續爲你們所向往的德國奮鬥,我們繼續爲我們所向往的德國奮鬥——但我要告訴你們,76年前你們輸了這場戰鬥!”

出版人瑪麗娜·韋斯班德是大屠殺倖存者的後人。33歲的她當天以年輕一代猶太移民的身份發表講話。韋斯班德坦言,不管願意與否,在德國生活的猶太人始終需揹負大屠殺記憶和當代反猶主義的身份標籤。她說,自己並不認同那些所謂放棄刻板印象、不要爲特定人羣貼標籤的要求,因爲“生而爲人,就意味着已經擁有了不會因爲出身而有所畏懼的特權。無論是反猶主義還是種族主義,身份認同是自己爲立足社會而戰的前提。”

據悉,從1996年起,德國每年都會在“國際大屠殺紀念日”舉辦活動,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的解放。而今年的活動還結合了該國“321-2021:猶太人在德國的1700年曆史的週年紀念主題。因爲按照史料記載,德國早在公元321年的古羅馬時期就已經有了猶太人聚居區。(總檯記者 阮佳聞)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