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酒桶(化名)

整理:郭若梅

吉林省通化市各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后,外界密切关注城中居民的生活状况。最近两天,一张通化“40元蔬菜包”照片在网络上引发讨论。照片中,蔬菜包里有一棵白菜、两个土豆、两根胡萝卜、两个洋葱、一根黄瓜,晒图者称“这就是5天的量”。

网络上流传的照片

大白新闻从通化市一名志愿者处了解到,目前其所在小区的蔬菜是通过社区超市订购,50元能买到的蔬菜包里种类丰富,且当地政府于1月25日免费赠送的蔬菜也还没有吃完。而对于网络上流传的那张蔬菜包图片,她表示并不知情。

某受访志愿者所在社区超市配送的蔬菜包

封城之后,人们仅能通过网络了解通化居民的现况,其中有真实的求助信息,也掺杂被曲解的事实。而通过一位绰号“酒桶”的志愿者自述,我们或许可以一窥在严峻疫情形势下,通化人的真实境况。

以下为酒桶的自述:

老年求助者多

今天,我的手机出奇地安静,没有响个不停,一时半会我还有些不习惯。

就在前几天,我平均每天都要接上100个求助电话。

打电话的有一半是急需用药的老人。他们不会上网,因此不懂得如何获取药物。

一般情况下,居民可以通过社区人员分享在社交平台上的药店电话号码,预定所需药品,药店整理好求购者的相关信息,把药品交由志愿者配送到家。

但很多老人不会上网,他们中有的人打了市长热线,工作人员把我的电话给了他们。

前几天,我的电话被市长公开电话收录了,向我求助的人越来越多。但我的个人能力实在有限,所以只能优先照顾老人、小孩和一线医护人员。

而在向我寻求帮助的老人中,一位78岁的老太太让我印象深刻。

那是25号下午一点多,我整宿没睡,连夜配送完蔬菜又继续忙活。

这时,我接到一位老太太的电话,她哭着说回不了家,已经在外面冻了一个小时。

我立马放下手上的活,去接她。

原来她在医院打完针往家回,全程近8公里,但公交车、出租车都已全部停运,她本想走回去,但身体熬不住,这才找志愿者帮忙。

老太太有心脏病、脑梗和高血压,家庭条件不好,子女都在外地打工回不来。小区封闭后,老太太向社区申请开了出入证,但如何往返医院成了最大的问题。

每天配送近2000单

我是通化市一家跑腿公司的负责人,运送物资是我们的专业。

封城后不久,我接到了东昌团区委的电话,请我帮忙运送物资,可以提供防护物资与餐饭。我答应了。

随后我在公司群里发征集令:想为通化市贡献一份力的人可以报名成为志愿者,没有报酬,完全自愿。

没想到有50多人主动报名,占公司人数的一半。最终,我们组成了一个60人的团队。

酒桶和他的队员们

一开始,我们团队与饿了么团队一起负责配送副食品和药物,后来变成由我们专门配送药物。

我的队员们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配送近2000单。因为任务重,我们一般都是在就近网点门外吃饭。有队员们把汽车引擎盖当饭桌,站在雪地里吃饭。

中午气温虽高,但也在零下16度左右。为了方便行动,我的防护服里最厚的是一件卫衣,有的人还会在里面穿件外套,但都不足以抵御严寒。

但相比在零下十几度的室外吃饭,更让我感到难受的是,队里有些年轻小伙累到不想吃晚饭,只想躺下休息。

志愿者里也有鱼目混珠者

我这段时间回家比较晚,有时候凌晨三四点回到家,刚洗漱完就接到了工作通知,根本没有时间休息。最近两天好了一点,我能在晚上12点多回家。

尽管身体疲累,但我觉得只要不放弃,就一定会有希望。

大部分居民对我们表示理解,也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但极个别人的举动让我感到愤怒、心寒。

有人因为送菜速度慢,便用脏话辱骂志愿者;有人没有经过调查核实,只是看到志愿者在分菜就说他们私自克扣。

网传志愿者克扣物资的视频截图

如果我是被骂或被误解的志愿者,我会觉得非常伤心。因为我不想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和极度的劳累在帮居民做事,却换来这样的对待。

据我所知,小区封闭期间,至少有1000多人像我们这样,在市区各处输送物资。这些人要为全市的人服务,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当然,我也并不是说所有志愿者都很不容易。也有不少鱼目混珠的人打着志愿者的旗号,赚取高额的跑腿费。

我不知道这些人的通行证是怎么拿到的,我只知道我们团队的管理很严格,每一个通行证都有编号,还要登记使用者的名字、电话和家庭住址。如果有人请假,我就会暂时替他保管通行证。

天气预报显示,明天要降温了,这对我们来说会更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