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着美國“五菱宏光”之稱的科爾維特跟真的五菱有什麼關係的話,除了Logo的相似之外應該都是它們親民的熱點了。

汽車領域的超跑陣容中,來自德國與意大利的汽車製造商佔了大多數,然而作爲汽車之國的美國也有着自己的國寶級跑車,那就是科爾維特。在美國,科爾維特就是平民的法拉利,不但價格相比那些來自歐洲的“貴族”們低廉許多,實力也毫不遜色。

科爾維特的誕生要追溯到1953年的1月17日,第一輛代號爲C1的科爾維特在位於紐約的華爾道夫酒店舉行的通用盛典上首次亮相,科爾維特的Logo也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

第一代的科爾維特Logo採用了圓形的主框架設計,在上方標註了雪佛蘭的英文字母,標誌則使用了兩面揮舞的旗幟,一面是象徵着賽道基因的方格旗,另一面則印有雪佛蘭的金領結標誌與法國鳶尾圖案,代表着高貴的身份。

第一代C1在推出的時候搭載了一臺名爲Blue Flame的150匹直列6缸發動機,然而在美國這種V8遍地走的國家,普通民衆對於C1並不感興趣,直到兩年之後科爾維特爲C1更換了一臺4.3L的V8發動機,才讓C1重獲新生。

第二代科爾維特C2可以說是科爾維特歷史上最具有爭議也最具有傳奇色彩的一臺車了。在當時,Bill Mitchell是美國通用的首席設計師,這位設計師的夢想就是打造一臺能完美還原仿生學的跑車。

因此,在設計C2的時候,它便大量借鑑了Sting ray(黃貂魚)的元素,尤其是那天馬行空般的尾部設計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爭議,整個車尾被黃貂魚一樣的尾巴一分爲二,車身四角的翼子板都呈現出弧線隆起的形狀。

視覺效果上來看,這款C2可謂是獨樹一幟,然而好景不長,在1963年款的C2發佈之後,用戶並沒有爲愛買單,因爲黃貂魚般的尾部設計極大的產生了視野盲區,並且分體式車後窗也直接造成生產、裝配的成本以及密封技術的提高。

在僅僅推出了一年之後,黃貂魚C2就不得不改進了後窗部分的設計,這也導致1963年款C2成爲了絕唱,至今仍然是許多收藏家心中的夢想之車。

在推出C2的時候,品牌的Logo也作出了調整,上方的雪佛蘭字母被取消,改爲在下方則加入Sting ray的字母。

第三代科爾維特C3於1968年發佈,在外形上變得更加激進也更有運動跑車的風格,它的設計靈感來源於1965年所發佈的Mako Shark II概念車。

C3一共服役了13年,在這期間科爾維特放棄了圓形的設計元素,只留下了中間的兩個旗幟。最終在1982年,C3推出了一款掀背式的特別版車型來宣告着C3系列的終結。

1984年,經過了三十多年的發展,科爾維特發佈了新一代的C4車型,這一代的C4相比於前幾代車型在外觀上做出了不小的調整,曾經的鯊魚造型被摒棄,取而代之的則是80年代十分流行的硬朗車身線條。

C4這一代所使用的Logo同樣做出了巨大的調整,曾經的交叉式賽旗消失不見,變爲了類似X造型的領結設計,簡約的風格只保留了黑白網格以及雪佛蘭的金領結標誌。

1997年,科爾維特C5正式推出,也許是上一代的Logo設計過於平庸,因此在C5上,曾經的交叉旗幟再一次被啓用,並且新款的C5在舒適性以及操控性上都得到了升級,動力也使用了全新的LS1 V8發動機,最大功率可以達到345馬力。

2005年到2013年是科爾維特C6的主戰場,曾經的隱藏式大燈徹底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一體式的頭燈,入門級別的C6搭載了一臺LS2 V8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400馬力,也是從這一代科爾維特開始,它逐漸變成了平民超跑的代名詞。

在高性能版本的C6 Z06上,發動機則換成了Small-Block的LS7 V8發動機,最大功率也飆升至505匹馬力,百公里加速時間僅僅需要3.7S。這一代的車標也許是大家印象最爲深刻的一個,曾經交叉的旗幟融爲了一體,經典的網格與雪佛蘭標誌並沒有缺席。

2014年,科爾維特C7正式發佈,優秀的設計與無與倫比的動力瞬間俘獲了大批人的心,在美國街頭,C7真的隨處可見,甚至在拉斯維加斯的賭場內,C7也被用作大獎來吸引人們的關注。

這一代的Logo相比上一代的區別並不大,只是兩個旗幟的角度變得更加傾斜,也顯得更爲立體。

如果說從C1到C7都是科爾維特向一衆超跑的宣戰,那麼C8的到來確實會讓那些歐洲的新貴們捏一把冷汗。這一代的C8放棄了曾經的前置後驅模式,而是採用了超跑纔會使用的中置後驅。

Logo的使用上,爲了迎合C8超強的氣場,以往的黑白相間賽旗第一次發生了改變,使用了深灰色與黑色的搭配,邊框也採用了碳素黑進行包圍。

作爲一款美國的國寶級跑車,科爾維特在幾十年的時間當中向大家證明了它的實力,花不到一半的價格卻能享受到超級跑車的感覺。中國能否也造出一款國寶級的“五菱宏光”呢?也許就在明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