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01炫耀幸福,反讓才女人設翻車

第二季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如約而至,姐姐們或美或颯,以決然的姿態摒棄一切,追逐夢想,驚豔了所有囿於世俗的人。

但是,這也讓我不得不想起了參與第一季節目的伊能靜。在過去的2020年,她可是從未讓我們忘記過她。

節目剛開始的時候,伊能靜就以娛樂圈元老身份自居,笑眯眯地稱其他的姐姐“孩子們”,引起了全網吐槽。畢竟,參加這個綜藝的姐姐有很多都出道多年,像寧靜、鍾麗緹、陳松伶等更是底蘊深厚,受人敬重。

後來,在選歌的環節裏,伊能靜的名聲有所挽回。尤其在不會唱歌的王智和王麗坤被分爲一隊時,她挺身而出,耐心教導兩個妹妹合力完成作品,得到了全網一致好評。

許多人讚歎她有大姐風範,當得上團隊的定海神針。

但就在這個時候,伊能靜卻又出“幺蛾子”,在後期採訪中瘋狂吐槽雙王“不在狀態”、“能力沒開啓”、“滑音、越唱越糟糕”,還指責王智在鏡頭後崩潰大哭,強調自己在教她們的時候多麼不容易。

人前人後的極端反差令人大跌眼鏡。後來,她更是口不擇言,甚至開始了拉踩梅豔芳的神奇操作。

伊能靜在採訪中表示:“女人應該先有愛,再完成自我價值,否則就很慘。”

“不然就像梅豔芳,因爲她一輩子都在尋找愛,連她最後已經瘦成那樣,她在臺上都要穿着白紗。”

伊能靜認爲,梅豔芳一輩子沒有嫁過人,她的人生是缺失的,而她臨死前穿着白紗站在舞臺上這一行爲,就充分顯示出她的可悲。但我們所有人都知道,梅豔芳將一生都獻給舞臺,她熱愛音樂,所以在得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之後,她纔會選擇穿着白紗,嫁給音樂,嫁給粉絲。

也因此,伊能靜一番言論激起千層浪,網友們對她口誅筆伐,原本積攢起的路人緣也一夕之間喪失殆盡。

事實上,身爲微博的小作文能手,伊能靜的出現基本上都伴隨着長篇大論。在這些論調裏,除了她對人生的感悟之外,大部分都是在分享自己生活的日常中,暗戳戳地秀自己和先生秦昊的恩愛,反覆曬幸福。

伊能靜幾乎在每個參與的節目中都特別喜歡強調自己的幸福,這是爲什麼呢?其實,在很多年前的一次採訪裏,伊能靜說起過這個問題,其實這一切,都與她幼時的成長環境有關。

02童年缺愛,讓她拼命證明自己幸福

伊能靜出生在臺灣的一個普通家庭裏,母親在懷她的時候,已經生下了6個女兒。因爲這個原因,父母之間矛盾異常激烈。

母親生怕再生下一個女孩兒,就想把肚子裏的孩子打掉,她喫藥、從高處跳下來,都沒有成功。在去醫院打胎的路上,她遇到了隔壁的老人,老人說她的肚子很尖,很有可能是兒子,這才保住了伊能靜一命。母親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腹中的她身上,希望能一舉得男,爲父親生一個兒子。

但她讓父母都失望了。

父親跳腳大罵,憤憤離開家庭,出軌了很多女人。爲了挽回他,母親把自己全部的積蓄都拿了出來,怯怯地去求一個生下了兒子的女人能把孩子賣給自己。女人對她嗤之以鼻,把她和錢一起丟了出去。

母親萬念俱灰,把小小的女兒看成自己婚姻破裂的元兇,連夜將她送了出去。

幸運的是,伊能靜的養母是個溫柔善良的女人,她把伊能靜當成自己的女兒呵護,給了她一個溫暖的家。也因此,伊能靜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親生母親另有其人。可是,之後,伊能靜的母親害怕了,她擔心女兒跟自己生分,不能認祖歸宗,又狠心把她從養母身邊帶走。

六歲的伊能靜無法接受現實,她崩潰大哭,獨自走了五個小時逃回了養母家。可她還是被母親接走了。沒過多久,母親就改嫁去了日本,又把她扔在香港的二姐家。

姐夫是個很兇惡的男人,不僅欺負姐姐,還會虐待小小的伊能靜。也正是因此,伊能靜才14歲就匆匆輟學,在外打工,想要自立門戶。

她擠在簡陋的小破屋裏,像無根的浮萍一樣四處飄零,那個時候,伊能靜就下定決心,從今以後,她不再是家裏的“幼女”,而要成爲家中的“長子”,爲家人撐起一片天。

機會很快就來了,16歲那年,著名歌手劉文正看中了這個小女孩。劉文正覺得,她出色的相貌和獨特的嗓音,一定能夠在娛樂圈裏發光發熱。他說的果然沒錯,此後的幾年,伊能靜一炮而紅。1988年發行《十九歲的最後一天》火遍全國,1995年又憑藉電影《好男好女》中“梁靜”一角獲得第3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但成爲明星卻並沒能讓伊能靜的日子過得好過起來。

她拼命地努力,拼命地賺錢,就是爲了向父親證明,女兒不比兒子差,她也可以成爲家中的頂樑柱。但就在她向着這個方向邁進的時候,父親卻因車禍而亡。他沒有看到這個女兒的輝煌,反而給她們母女留下了一大筆債務。

此後的8年裏,伊能靜一直活在這些債務的陰影之下。在外人看來,她是光芒萬丈的大明星,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那個時候的自己,只是一個身無分文,無家可歸的孩子。

她和家裏聯絡的唯一方式,是寄去還債的錢。那段時間,她窮困潦倒,每天只喫吐司,一天喫三片。但母親所打的每一個電話,沒有關心,沒有疼愛,她只是木然地告訴她,錢還不夠,債還沒有還完。

母親還是恨她,她總是對伊能靜說:“要是沒有你,我不會像現在這個樣子。”

母親的一生都活得卑微,丈夫出軌,她覺得是自己的錯,甚至在丈夫有新的家庭後,她一邊拉扯幾個孩子,一邊賺錢供養丈夫的新家。

但對伊能靜,母親卻永遠帶着指責和恨意,認爲這一切都是因爲伊能靜才造成。

於是,這份自責和卑微,自然而然地根植到伊能靜的內心裏,就像是一個深淵,不斷蠶食着她的青春和原本應該非常美好的人生。

03缺愛的過去,讓她的愛情總不得安寧

也因此,恰好出現的庾澄慶,成爲伊能靜在黑暗裏唯一能夠抓住的浮木和救贖。

和伊能靜完全相反,庾澄慶出生在一個非常顯赫的家庭裏,他能夠完全不管一切地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活得像太陽一樣熱烈。但越是如此,伊能靜就越沒有安全感。在他們兩個人的感情裏,表面上看起來是非常契合的才子佳人,但背後,卻是完全不匹配的家世,以及伊能靜卑微到骨子裏的愛情觀。

庾澄慶越是愛她,伊能靜就越是害怕。害怕到哪怕是被蚊子叮了一下,她也要在庾澄慶的懷裏大哭一場,直到看到他手忙腳亂地爲自己敷一夜的冰塊才心滿意足。

庾澄慶過分溫柔,他樂意包容伊能靜的作天作地,也願意用不斷寵着伊能靜的方式去讓她得到所謂的安全感。但他也會累,在20多年的相處中,他或許能像寵公主一樣慣着伊能靜幾年,但絕對無法一生都讓她活在不切實際的公主夢裏。

於是,伊能靜一開始的作能得到庾澄慶的溫柔以待,但到後來,就只能換來男人的焦慮和不耐煩。

而到現在,面對小自己10歲的秦昊,伊能靜雖然表面勝券在握,但在心底,卻還是時時在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缺愛的小女孩。所以,她拼命抓取生活中的小細節,通過一些方式證明秦昊愛自己。她是在向大衆炫耀,但也是在一遍遍地告訴她自己,她很幸福。

越是這樣,卻越證明她心中的恐慌和害怕。童年的缺憾,讓她對愛這種東西既嚮往,又缺乏信任。換句話說,因爲幼時的自己從來沒有得到過這種愛,所以很難相信真的會有人一直愛自己。

年輕的時候,伊能靜通過不斷的作來證明另一半對自己的愛,反覆確定這種愛一直在。哪怕年過半百,她也不敢輕易放下心來,要不斷確認對方對自己的心意。

04不缺愛的孩子是什麼樣子的?

童年的缺愛讓伊能靜一輩子戰戰兢兢。父母在幼年時給予孩子的影響,確實與孩子未來的一生都息息相關。但幸運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更多的孩子生活在愛中,讓他們從人生啓程開始,就擁有了許多步入幸福的基石。

第一,不缺愛的孩子,不以別人爲救贖

伊能靜與庾澄慶的婚姻,說是毀滅在家境的不同上,其實還是毀在伊能靜對愛人的錯誤認知上。因爲從小在愛這方面的缺失,伊能靜在面對感情時一直是如履薄冰,雖然她表面上看起來作天作地,似乎有恃無恐,但心裏非常害怕失去。

現在的年輕人在面對愛情時也會陷入這樣的誤區,證明一個人愛自己的方式是什麼?作,不停的作,只要對方能夠包容自己,那他一定是愛自己的。於是,他們不停在愛人的底線上踩來踩去,藉以證明自己所謂的愛情,但卻反而將愛情推向毀滅。事實上,這就是因爲他們在對愛人這個身份的認知中出現了問題。

所謂愛人,是指在未來的日子裏與自己相互扶攜的另一半,是要彼此包容,相互體諒,共同渡過人生難關的摯愛的伴侶。他不是救贖,不是治我們病的藥,更不是所謂的,將我們從深淵中拉出來的唯一的浮木和救贖。


要知道,人之所以爲了尋找另一半,是爲了相互扶持,不是爲了豁出一切,被踐踏尊嚴,拖着一個不願前進的人艱難前行。缺愛的孩子在這方面產生了錯誤的認知,總是一味地以別人爲救贖,讓對方喘不過氣來。但其實,對於不缺愛的孩子來講,他們永遠不會把別人當成自己治癒傷痛的唯一方式。

人,只能自我救贖。

第二,不缺愛的孩子,會努力爲自己活着

雖然我們都不太贊同伊能靜的處事方式,但不得不說,兒時的她,確實是一個很讓人心疼的孩子。童年就像是一個被踢來踢去的皮球,哪怕長大了,也不能夠選擇自己想要的方式,總是爲別人活着。

這樣的她,讓我想起了另外一個女孩,那是電影《愛你,羅西》裏的女主角。

羅西並不是一個生活一帆風順的女孩,相反,她被渣男欺騙未婚先孕,浪費了最寶貴的青春,爲了孩子放棄自己夢想中的大學,艱難打工撫養女兒。從人生的跌宕程度來看,她甚至比伊能靜還要慘烈。伊能靜尚且有各色的外在條件能夠讓她一飛沖天,但羅西沒有,她只是一個普通女孩子,在這個世界艱難求生。

但是,哪怕她經歷了這麼多的低谷,但在最後,她仍然找到了自己最想要活着的方式,在父親和女兒的鼓勵下努力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因爲她從不缺愛,因爲她愛的人,都只希望她幸福。

第三,不缺愛的孩子,可以擁有最本真的快樂

很多大人都不把童年當一回事,覺得童年不過就是喫喝玩樂,每天四處閒逛,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什麼大的意義。但在年齡漸長,逐漸步入暮年的時候,他們最懷念的,卻反而是那短短的一個童年。

心理學認爲,這正是因爲兒童時期是一個人培養各種習慣和行爲模式的基礎階段,是培養一個人一生心理健康的黃金時期。如果在這個時候,孩子能夠獲得最本真的快樂,這將對他未來培養成熟健全的人格有非常大的幫助。

就像經典情景喜劇《武林外傳》中的熊孩子莫小貝。莫小貝父母俱亡,唯一的親人哥哥也墜崖而死,變成孤兒的她只能依靠還沒過門的嫂子佟湘玉。

這樣的她,本應該小心翼翼,看着別人的臉色過活。但佟湘玉對她的愛彌補了她人生中關於家人的缺憾,這個嫂子比他的父母哥哥更加疼她。也因此,莫小貝哪怕是寄人籬下,但也像一個普通的孩子一樣擁有着最快樂的童年。

調皮的時候,她下河摸魚,把嫂子氣得七竅生煙,懂事的時候,她又會上山摘蘑菇,貼補家中的經濟困頓。這樣的孩子,不正是父母們希望擁有的既活潑,又善良懂事的樣子嗎?

事實上,這正是因爲在她的人生中,愛從沒有缺席過,她才能夠獲得童年最本真的快樂,長成自己最想要的模樣。

05父母應該如何給予孩子真正的愛?

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我們這一生能夠給予孩子的東西其實很少,除了撫養他長大之外,就是幫助他順利度過人生的前幾個階段,讓他有更多的勇氣面對未來。

在這一過程中,給予他們充分的愛,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達到這個目的。

而想要讓他們人生中不缺愛,父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儘可能地將他們帶在身邊。

在孩子的生命之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是他們安全感的來源,是他們能夠肆無忌憚撒嬌,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的最根本原因。

也因此,父母的陪伴對孩子來說,意義非凡。

伊能靜之所以對所有的感情都不自信,就是因爲在她剛出生的時候,父母就扮演了拋棄者的角色。在她好不容易適應了與養母一起生活之後,母親又殘忍地把她從養母身邊帶離,讓她前後兩次都失去了依靠。

正因如此,伊能靜才格外害怕失去。哪怕在未來的日子裏,她明明擁有很完美的丈夫,但她就是畏懼,就是恐慌,必須要用一身的公主病來不斷證明別人對自己的愛。

當然,陪伴只是基礎,父母更多的是要讓孩子感知到自己的愛。

中國人不像外國那樣習慣性將愛宣之於口,我們更多講究的是含蓄,用委婉迂迴的方式來表示自己對家人的愛。但是,由於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代溝,孩子並不能夠準確的感知到父母對他們的愛。

朱自清先生有一篇文章叫《背影》。在這篇文章裏,先生的父親去送遠行的孩子,他像大山一樣沉默,不會像母親一樣,絮絮叨叨地訴說自己對孩子的惦記和擔憂。他只會佝僂着身軀,喫力地爬上月臺,爲孩子送上一捧硃紅的橘子。

先生淚眼模糊,在這個時候,他才感受到父親對孩子那樣深沉的愛。但他已經要離去了,他們甚至都沒有來得及好好的交談,互訴過哪怕一次愛意。

這是孩子的遺憾,也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矛盾迭起,卻總是不能好好交流的主要原因。所以,父母們,請告訴你的孩子,你有多愛他,不要等到他要離開了,雙方纔開始彼此理解。

最後,愛是順應天性,不是折斷他們的翅膀。

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父母都深愛着自己的孩子,但不是每一對父母,都能夠用正確的方式來和孩子相處。

在電視劇《小歡喜》裏,喬英子媽媽宋倩的全包圍式教育方法深受詬病。

宋倩不能說不愛自己的孩子,她放棄自己的工作,將所有的時間都放在照顧孩子的起居上,還花大把時間爲孩子準備一系列的學習計劃,時不時地就給她燉一大鍋的補品。

但她的教育方式裏,有一個致命的誤區——她的掌控欲太強了。爲了實時關注女兒的動向,她將孩子房間的牆和客廳的牆都改成了透明玻璃。她總是歇斯底里,掌控女兒的一切,甚至還強行要求讓女兒改掉高考願望。

這種愛不僅沒有讓英子變得更好,反而讓她越來越窒息,最終被逼成了抑鬱症。

由此可見,父母對孩子最正確的愛,不是折斷他們的翅膀,將他們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而是要順應他們的天性,輔助他們去活成他們想要的樣子。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真正快樂。

當然,父母在這個過程中還是要把握一下愛孩子的尺度,充分的愛並不意味着溺愛,極力滿足孩子的一切無理要求。

只有在順應他們的過程中,教會他們爲人處事的道理,讓他們積極健康地長大,逐漸懂得關心,懂得體諒,懂得彼此愛護,他們才能擁有一個真正美好燦爛的人生。

陸北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育兒師,大學心理教師,寶媽一枚;多平臺簽約作者,致力於用最直白的講述,讓父母瞭解最深奧的育兒知識,陪孩子一同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