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章婕妤:谁在借疫苗对拉美趁火打劫

2021年开年,拉美国家新冠疫情持续反弹,且感染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为控制疫情蔓延,拉美各国政府纷纷收紧防疫措施。为弥补自身疫苗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不足,不少拉美国家采取对外合作方式,以期在疫苗采购中获得优待,但面对全球性疫苗缺口和激烈的国际采购竞争,拉美“疫苗抗疫”之路形势依然严峻。

去年年中,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全球研发疫苗最积极的15个国家进行排名,无一拉美国家上榜,目前只有古巴自主研制的两种候选疫苗进入中期实验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是拉美国家长期以来经济结构单一且固化,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不足。此外,上世纪90年代拉美医疗行业私有化的发展也进一步削弱了政府角色。

一些西方国家的“疫苗民族主义”倾向更进一步给拉美国家抗疫造成困难。2009年甲型H1N1流感期间,拉美最贫穷国家收到疫苗的时间要比富裕国家平均晚6到8个月,而据非政府组织乐施会近期调查,发达国家大量囤积疫苗的历史如今再度上演,占世界人口14%的高收入国家已经预先订购了全球疫苗预期产量的53%。墨西哥、智利、哥斯达黎加、阿根廷和巴西等国目前已陆续启动疫苗接种计划,拉美主要经济体每百人接种率约在0.01和0.70之间,远不及西方国家平均疫苗覆盖率。为弥补“疫苗民族主义”造成的不平等鸿沟,世卫组织发起“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承诺向海地、尼加拉瓜和玻利维亚等十余个拉美国家捐赠疫苗,并至少向拉美6.5亿人口提供6500万剂疫苗,预计最低花费达27亿美元,该计划目前尚未筹集到足额资金,不排除疫苗交付时间可能要延长到2022年。疫苗将为富国和穷国之间的不平等高墙再添新砖。

为尽可能摆脱被动地位,拉美开始采取自救行动,鉴于地区一体化“停摆”已久,动员区域组织难度较大,因此拉美国家多以“单边作战”方式同外国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公司展开双边谈判,部分国家主动为国际制药巨头提供临床基地和招募试验志愿者,以期在疫苗采购中获得优待。然而,部分西方公司“趁火打劫”的举动令人瞠目。如辉瑞要求阿根廷制定新法将冰川等不动资产作为担保条件,双方谈判难产;辉瑞在与巴西的合同中单方面增设苛刻的附加条款,将巴西海外资产主权作为付款担保,延迟交付疫苗免受处罚,出现严重副作用时免责等,巴西卫生部称“辉瑞协议中不公平的、侮辱性的条款为谈判和采购设置了极大的障碍,也让所有巴西人失望”。

即便成功采购到上述公司提供的疫苗,棘手问题也并没有结束:一是疫苗的运输和存储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例如,辉瑞疫苗对环境要求极高,存储温度要求保持在零下70至80摄氏度之间,拉美已有多国同该公司达成购买协议,其中不乏地形条件复杂的安第斯和亚马孙地带国家。考虑到拉美落后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水平,秘鲁政府官员曾直言辉瑞疫苗“仅适合在沿海、首都和大城市中使用”,拉美也无法保障对冷链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让疫苗走完“最后一公里”难上加难。

拉美社会关系复杂,疫苗政治化升温,经济发展不平衡,疫苗怀疑论在民间有一定市场。“疫苗民族主义”和附带条件的疫苗交易,将进一步加剧拉美抗疫的困难,拉美需要真诚的合作伙伴。中拉疫苗合作启动时间较早、规模较大,秘鲁、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和墨西哥分别与国药、科兴和康希诺建立了合作关系。国药集团与秘鲁政府的合作时间最久,自去年8月份至今先后共有一万两千名秘鲁志愿者参与国药临床三期实验,近日秘鲁政府向国药定购了3800万剂疫苗。除此以外,我国也积极助力拉美国家实行疫苗自主生产,运往巴西的5400升科兴疫苗和其他疫苗的原材料已获批出口,巴外交部长阿劳如对中方不施加任何附加条件的帮助大为赞赏。

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巴尔塞纳认为,疫苗将成为拉丁美洲复苏的关键因素。我国疫苗对存储温度要求不高,副作用小且价格合理,是拉美中低收入国家的现实选择,中国疫苗为拉美国家开辟了“一条新的生命线”。中国庄严承诺要努力让疫苗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主动推动中国疫苗“出海”,避免拉美在全球抗疫中掉队,中拉正合力续写“疫苗故事”新篇章,这不仅是国际人道主义的要求,也是大国责任担当的体现。(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研究所学者)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