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苑街道全品類可回收物中轉站正式揭牌運營。該站通過推行“高值+低值”全品類回收模式,鼓勵居民在前端進行垃圾精細分類,提高低值可回收物回收率,減輕垃圾處理系統負擔,同時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平臺實現智能化科學化管理。

南苑街道全品類可回收物中轉站服務覆蓋轄區13個社區並輻射周邊區域,預計每月可實現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總量150噸。

“高值+低值”全品類回收受歡迎

1月23日,筆者來到位於南苑北馬路的可回收物中轉站,門口牆壁上,一張價格公示牌上清楚地顯示了各類廢品明細和對應回收價格。該站的作業區佔地4000平方米,被劃分爲廢金屬、廢鐵、廢紙、廢塑料、廢木材、廢低值物共6個區域。在廢低值物區,一臺壓縮機正將回收來的廢泡沫粉碎、壓縮成一個個長方體,方便運輸。

南苑街道可回收物中轉站運營已有半個月時間,受到附近居民的歡迎。紅房子社區居民李阿姨拉着一小車廢紙箱到該站,嫺熟地過磅。“6毛一斤,您這些是25斤,一共是15元。”李阿姨笑眯眯地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錢,再把紙箱運到指定的廢紙區域。

“以前,我要賣個廢品就得走街串巷到處找,現在來這裏很方便,十多分鐘就到了。”李阿姨告訴筆者,“他們這裏啥都收,價格也挺公道的,工作人員態度好,服務也挺好。”

“像低價值的廢玻璃、廢塑料、廢木類,都可以拿到可回收物中轉站這裏換錢,重點是鼓勵居民在前端進行廢棄物精細分類。”南苑街道辦事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可回收物中轉站通過推行“高值+低值”全品類回收模式,提高低值可回收物回收率,減輕垃圾處理系統負擔,同時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平臺實現智能化科學化管理。

每月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總量可達150噸

南苑街道可回收物中轉站由作業區和宣教辦公區組成,集可回收物回收和展示教育功能於一體。在宣教室內的一塊大屏幕上,可回收大數據平臺動態顯示着當日、本月南苑街道的可回收物回收量。該平臺已經收錄了小區各回收品種數據,這些數據通過分析、研判,爲街道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提供一體式的解決方案。

南苑街道可回收物中轉站正式投入運營後,服務轄區13個社區的居民,並輻射周邊區域,預計每月可實現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總量150噸。南苑街道辦事處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居民如果有廢舊物品需要回收的,可以直接拿到中轉站,也可以下載APP小程序預約下單,半小時之內,會有回收人員上門服務,根據累計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值得一提的是,南苑街道可回收物中轉站致力於處理轄區內布碎皮革、木材廢棄物和其他不能進壓縮站的垃圾,填補了街道垃圾分類“高值+低值”全品類的工作空白,重點解決存放、收運和集中處理等問題,實現南苑街道可回收物應收盡收,助力轄區垃圾減量,打造“無廢”南苑。

南苑街道還將以點帶面,在京糧悅谷、南苑北里四區、南庭新苑、翠海明苑等27個小區建立便民回收站流動點,在前端搭建回收網絡,對南苑街道的可回收物進行全鏈條回收,並運輸到可回收物中轉站進行分揀打包後,統一交給有資質的企業進行專業化處理,形成全鏈條閉環處理體系。南苑街道委託第三方有資質公司專門負責設備的操作、維護、日常保潔及運營工作,確保中轉站乾淨整潔。

責任“包乾制”破解垃圾分類難題

在垃圾分類推進過程中,南苑街道堅持用黨建“紅色”力量助推垃圾“綠色”分類,充分發揮黨員和基層黨組織在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的作用,創新“一引領,雙激勵,雙考覈”工作機制,採取責任“包乾制”讓垃圾分類工作責任落實到人頭,街道處級領導包社區建設一個標杆小區,各科室建設一個標杆單元,社區黨支部委員建設一個標杆戶,利用“網格化”把辦公地點“搬”到包片社區,包片幹部當好“守桶人”,協助社區做好垃圾分類宣傳指導,通過示範帶動、以點帶面,更好引導居民羣衆培養好習慣、改善生活環境、促進綠色和高質量發展。

針對轄區小區和單位數量多、類型多、先天不足佔比多的現狀,街道採取一類型一方法、一小區一方案。目前,街道所有社區已完成撤桶並站工作,從原有的340處合併到現有的173處;安裝垃圾分類智能語音播報器100個;打造19幹休所和翠海明苑2個示範小區;建成垃圾分類宣教主陣地1處。逐步形成了“全鏈條”體系、“全方位”覆蓋、“全社會”參與的垃圾分類南苑新名片。

垃圾分類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實則是民生大事。南苑街道垃圾分類工作已經步入“快車道”,通過黨建引領示範、組織宣傳發動、垃圾源頭減量、及時收運處置等方面綜合施策,讓黨員率先從垃圾的製造者向垃圾分類踐行者、治理者轉變,成爲合格的垃圾分類指導員;讓居民明白“垃圾放對地方是寶貝,放錯地方是污染”的理念,切實提高南苑轄區各類主體“知曉率”、志願者“管事率”、居民“參與率”、在職黨員“示範率”、分揀員“實效率”,全力推進南苑垃圾分類工作往細處分、往深處走、往實處落。自2020年5月以來,垃圾分類成效日益明顯。截至目前,廚餘垃圾分類率達20%,去年12月份單月分類率更達31.6%。

來源 豐臺區融媒體中心《豐臺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