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的发展过程整体来说是比较缓慢的,除了急性因素干扰导致的肾功能迅速进展,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等情况,多数患者基本上可以达到临床的好转,保持肾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

但需要注意的是,肾病的稳定是相对而言的,一旦发生肾功能损伤就没有绝对的安全。不论是处于肾病稳定期还是治疗阶段的患者,都要重视肾衰竭的防治。有些患者觉得病情不严重,且完全好转恢复了,就不重视对肾衰竭的预防了,其实是错误的认识。

哪些肾病患者更需要重视对肾衰竭的预防?

1、病理类型较重。如肾穿刺后肾小球纤维化硬化严重,存在局灶阶段性硬化,或新月体等情况,就需要重视肾功能的进一步发展。

2、本身有严重的基础性慢性病。如长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3、年龄偏大,超过60岁以上,且身体素质水平差。

肾病出现哪些信号,就要开始重视防治肾衰竭?不少人都错过了

1、尿蛋白流失得越来越多

原则上尿蛋白流失反应的是肾脏内肾小球基底膜已出现了损伤,也就是整体肾功能发生了实质性损害。对于尚处于肾病早期或肾功能不全早期的患者,是一个防治肾衰竭明确信号。

尿蛋白主要是与肾脏内免疫炎症反应相关,肾脏内细胞因子受到免疫复合物及其他抗体的攻击,不断破坏肾小球、肾小管等细胞,导致蛋白质的流失。而大量尿蛋白的丢失又会加剧基底膜通透性,加速肾小球的纤维化硬化的进程。

一般尿蛋白定量超过1g以上,对肾功能进展影响较明显,不论是哪种病理类型的肾病,均需要注意防范肾衰竭的发生。

降低尿蛋白,免疫抑制剂治疗是主要方面,同时配合低蛋白饮食、提升免疫力来维持稳定。一般降到0.3g以下对肾功能进展影响较小,但要注意病情的反复。

2、尿量开始逐渐减少

尿液检查中,反应肾功能情况的指标除了尿蛋白,尿量的多少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尿量的多少与喝水量有直接关系,那么出现异常的尿量减少,就要考虑到肾脏功能的问题。肾脏是产生原尿的器官,最终排尿量减少,说明生成尿减少,且滤过代谢功能也出现的问题。

尿量变化与肾小球、肾小管的损伤都有关系,刚开始出现尿量减少时很多人都不易发现。而发现后一般低于1000ml甚至更低,致使没有足够重视肾功能的情况。

尿量刚开始时就要重视防治肾衰竭,一方面及时纠正肾脏炎症,保护好剩余肾小球细胞。另一方面,是促进血液内毒素的代谢,减轻肾脏的代谢负担,有利于尿量的恢复。

如果同时存在这两种情况,说明你离肾衰竭越来越近,必须抓住这个节点,早发现早控制,更有助于防治肾衰竭。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