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透視“批發”時代的萬億GDP城市:23城僅5個是普通地級市,省會城市“獨大”現象凸顯

作者:王海平

萬億GDP城市步入“批發”時代。

2020年,泉州、合肥、福州、南通、西安、濟南6個城市躋身GDP“萬億俱樂部”。這樣一來,全國萬億城市達到23個,這也是萬億GDP城市擴容最多的年份。

如何衡量萬億GDP城市及其所在省份的真實發展水平?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對萬億GDP進行分類透視。爲使得研究和對比的前提更加公平,首先應當剔除直轄市,因爲直轄市與省是同一個序列。

其次,要看萬億GDP城市是否是省會、計劃單列城市,因爲這兩者會擁有更多的資源,獲得更多的中央預算內支持和財稅體制結算的便利。

最後,必須要對萬億GDP城市所在的省份進行分析,看省內萬億GDP城市與非萬億GDP城市之間的差距,看萬億GDP城市佔比全省GDP的比重。因爲,舉全省之力發展一個城市容易形成“燈下黑”,只有不斷加強協調均衡,縮小差距,纔是真正的高質量發展。

因此,21世紀經濟研究院根據公開信息,以2020年度和2019年度數據爲基準,列出除直轄市以外的全國萬億GDP俱樂部城市清單,並進行深入透視剖析。

如果剔除上海、北京、天津、重慶4個GDP過萬億的直轄市,另19個萬億GDP俱樂部成員則分佈在廣東、江蘇、湖北、四川、浙江、山東、湖南、河南、安徽、福建、陝西11個省域。

如果再剔除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則僅有蘇州、無錫、佛山、泉州、南通5個普通地級市是萬億GDP城市。

值得關注的是,諸多中西部省份省會城市“一城獨大”,而在東部發達省份內部,省內排名第一的萬億GDP城市與本省GDP排在末位的城市,二者之間的GDP總量相差甚至達到2.5萬億元。

全國僅5個普通地級市過萬億

除去直轄市分省來看,在萬億GDP俱樂部城市成員中,江蘇有4個(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廣東有3個(廣州、深圳、佛山),浙江(杭州、寧波)、山東(青島、濟南)和福建(泉州、福州)各有2個,湖北(武漢)、四川(成都)、湖南(長沙)、河南(鄭州)、安徽(合肥)、陝西(西安)各1個。

全國第一個進入GDP萬億俱樂部的城市是廣州,早在2010年廣州GDP就已過萬億,次年深圳也加入GDP萬億俱樂部。廣東城市率先跨越GDP萬億門檻,這與廣東作爲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有着直接的關係,同時廣東省多年來也一直是全國經濟第一強省。

以萬億GDP城市來看其所屬省份的發展水平,在GDP總量上廣東最強,而數量上江蘇最多,擁有4個萬億GDP城市。此外,江蘇有3個普通地級市步入萬億GDP 俱樂部,爲全國最多。

在2020年23個萬億GDP城市中,如果剔除直轄市、省會和計劃單列市,只有蘇州、無錫、佛山、泉州、南通5個普通地級市是萬億GDP城市。其中,蘇州、無錫和南通3市屬於江蘇省,佛山屬廣東省,泉州屬福建省,這意味着全國僅東部沿海的江蘇、廣東、福建三省纔有普通地級市GDP過萬億。2019年唯一晉級萬億GDP俱樂部的城市佛山是普通地級市,而2020年躋身萬億GDP俱樂部的6個城市中,則有2個是普通地級市。

全國經濟第一、第二的廣東、江蘇誕生萬億能級的普通地級市尚可理解,但如何看待福建泉州?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第一,泉州在歷史上是重要的經貿中心,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第二,泉州民營經濟發達,一直在福建首屈一指,誕生了很多全國甚至全世界的知名品牌;第三,泉州的產業集羣及其分佈相當有特色,形成了紡織服裝、鞋業、石油化工、裝備製造、建材家居、食品飲料、工藝製品、紙業印刷等“八大千億產業集羣”;第四,以泉州人爲代表的閩商文化歷來就有“愛拼纔會贏”的經商傳統;第五,“放水養魚”一直都是泉州市政府對民營經濟的扶持政策,在稅收方面不會涸澤而漁,低調而有競爭力。

中國最強地級市是蘇州,2020年GDP過2萬億元。從改革開放以來的進程看,蘇州最核心的機遇在於抓住了外向型經濟,其下轄的縣級崑山市的經濟總量已是5000億級別。

從達成萬億GDP的時間看,2020年分屬4個省份的6個城市共同進入萬億俱樂部,創下GDP萬億城市擴容記錄,雖然遭受疫情衝擊,中國經濟仍顯示出較強的韌性和潛力。

從萬億GDP城市所處區域來看,中部、西部省份清一色皆爲省會城市。由於與東部沿海地區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也中西部省份紛紛選擇做大省會城市,以在本區域形成龍頭效應。但需要警惕的是,集中精力做大做強省會城市,也會帶來“虹吸”效應。

萬億GDP城市背後:省內不協調凸顯

萬億GDP城市大擴容之後,能否真實反映其所屬省份的經濟發展水平?這需要把目光放在這些省份的萬億GDP城市以外,看省內其他兄弟城市的發展情況。

作爲萬億GDP城市,西安、成都和武漢3個城市佔全省經濟總量在30%-40%,遙遙領先省內其他兄弟城市。其中,西安在陝西全省所佔的份額最大,達到38.27%,成都佔四川省的36.45%,武漢佔湖北省的35.43%。從這個角度看,陝西、四川和湖北,集中精力和資源做大做強省會城市,形成明顯的“一城獨大”的現象。在四川省內,萬億GDP城市成都與第二名的GDP總量差距達到1.4萬億元。

GDP總量佔全省比重超過20%的城市有8個,包括長沙(28.72%)、合肥(25.97%)、深圳(25.92%)、杭州(25.1%)、泉州(23.14%)、福州(22.8%)、鄭州(21.82%)、廣州(21.68%)。這些城市在所屬省份的首位度較高,也更容易吸引投資者和人才的關注。

GDP總量佔全省比重在10%-20%的包括蘇州(19.47%)、寧波(19.2%)、青島(16.41%)、南京(14.41%)、濟南(13.87%)、無錫(12.04%)。而佔比最低即低於10%的爲南通和佛山,均爲9.77%。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現,省內最後一名與第一名城市經濟總量相差最大的是廣東,達到了2.5萬億元;相差最小的爲福建,只有7955億元。同樣,省內萬億GDP城市第一名與非萬億GDP城市第一名相比,差距最大和最小的也是廣東和福建,分別爲1.7萬億元和3951億元。

如果平均計算,則各省內第一名超出最後一名的經濟總量平均達到1萬億元以上。這意味着,中國經濟不僅僅存着東中西部的不均衡,每個省內的區域不均衡也同樣明顯。

此外,在萬億俱樂部城市中,面積最大的是杭州,達到1.68萬平方千米,面積最小的是佛山,只有3797平方千米。

而從人均GDP(2019年度數據)看,去掉直轄市,19個萬億城市中最高的是深圳,突破20萬元級別,低於10萬元的西安只有93177元。其他城市都集中在10萬-20萬元之間,10萬元級別的有成都(102603元)、濟南(106869元)和鄭州(109378元),11萬元級別的有泉州、合肥,12萬元級別的有福州、青島、南通,13萬元級別的有佛山、長沙,14萬元級別的有寧波、武漢、杭州,15萬元級別的爲廣州,16萬元級別的爲南京,17萬元級別的有蘇州、無錫。

可以看出,在人均GDP方面,東部地區江蘇、廣東、浙江的GDP萬億城市表現最好,排名靠後的大多是中西部城市。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爲,雖然萬億GDP城市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一座城市乃至一個省份的經濟發展高度,但是過於追求萬億GDP反而讓不少地方的發展被其所“綁架”。準萬億GDP城市如果沒能晉級似乎會讓當地“蒙羞”,GDP剛過萬億的城市不得不力求保級,這樣一來城市所需要的轉型空間被大大壓縮,不得不放慢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推遲公共服務補短板的進程,對城市乃至省域的長遠發展都會造成不利影響。

此外,各地所處的發展階段不一,不均衡在所難免,這需要在協調發展方面下功夫,突破體制機制障礙,打破行政區劃分割,而不能停止以萬億GDP城市爲代表的中心城市的發展步伐。換句話說,強省會戰略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各地尤其是中西部省份的首選發展戰略,如何避免“燈下黑”,仍需要體制機制創新,中心城市也要通過發展都市圈來做大“朋友圈”,帶動兄弟城市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