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賞”之下,你願意就地過年嗎?

2021年春運即將於1月28日正式開始,共計40天。據國鐵集團初步預估,全國鐵路春運客流將下調至2.96億人次,較往年同期下降了六成。

除了各地日趨嚴格的防疫政策,就地過年獎勵也成爲打工人的新選擇。

近日,有機構對職場人2021年春節假期去留情況進行調查與訪談,顯示66.7%的受訪者選擇就地過年,其中異地就業的達到半數以上。

“重賞”之下,你願意不返鄉就地過年嗎?

“真金白銀”留人過年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人民羣衆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合理有序引導羣衆就地過年。各大城市也在留人過年政策下,各顯神通。

直接發放現金,是最直接的留人選擇。比如,杭州市針對非浙江戶籍並在杭州繳納社保的春節期間在杭務工人員,通過企業申報,向每人發1000元現金補貼。天津市對於對春節期間在津就業的外省市戶籍人員,按照每人300元標準發放生活費補貼。

合肥市經濟開發區與南通市海安縣,針對戶籍地在省外的員工,更是給予一次性2000元津貼。

除了一次性發放補貼,不少地區還選擇按天發送補助或房租減免。比如,浙江麗水市經濟開發區,2月1日至28日期間,對符合要求的企業員工,開發區將按照每人每天5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蘇州市在春節期間,對企業租用國有(集體)資產類集宿樓、藍領公寓、人才公寓等用於安排外地員工住宿的,減免半月房租。

而浙江義烏等城市,則爲留在當地過年的外地戶籍工作人員,發放500元消費券。寧波市奉化區除了發放春節消費券,還發放價值210元的溪口景區門票。

中國人民大學區域經濟學教授張可雲認爲,此輪地方政府的留人政策,一箭雙鵰。他對中國新聞週刊說,“一方面減輕了疫情防控壓力;另一方面,從消費層面觀察,春節期間是全年消費的高峯時期。留人在當地過年,也就把消費留在了當地。”

攜程數據顯示,如果留在當地過年,超8成用戶傾向本地出行。2021年春節前夕,上海、湖州、廣州、成都、重慶、武漢、貴陽、寧波、長沙、鄭州的本地訪問量均出現了上漲。其中,上海本地訪問量增幅約爲61%,成都和重慶的本地訪問量也增加了4成。去哪兒平臺上有關春節期間本地景區的搜索量一週增長7成,“酒店+景區”套餐搜索量增長4成。

除現金、消費券等直接獎勵之外,不少地區還出臺了積分落戶和教育優先的政策。

比如,蘇州市對外地戶籍在2021年2月5日至2月26日的留蘇職工,凡申請參加2021年蘇州市流動人口積分落戶、積分入醫、市區積分入學給予加分,符合規定的2021年積分落戶、積分入醫和市區積分入學,加15分。

嘉興市秀洲區規定,企業外來員工留在秀洲且符合積分入學申請條件的,其在2021年新居民子女積分制入學時,在原積分結果基礎上一次性加5分。廣東江門鶴山市也同樣出臺了積分入學加分獎勵,溫州則在積分落戶上給予優惠,直接開出了“5分新居民積分”的福利。

不過,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州認爲,儘管相關政策初衷是好的,但卻是一種臨時性的政策。他對中國新聞週刊說,對於地方政府而言,不宜總出臺臨時性政策,制定政策前要有前瞻性預判。不少臨時性的補充政策,往往會對公共政策的整體施行產生負面影響。

緩解用工荒的“小算盤”

在不少經濟學家看來,地方政府之所以熱衷“真金白銀”留人過年,除了疫情防控壓力之外,也有基於城市經濟發展的考量。

王廣州表示,每年春節過後,企業用工荒現象屢見不鮮。不少藍領和白領都會利用春節作爲緩衝期,更換工作。異地務工人員也經常延長春節假期。對於企業而言,春節後經常出現結構性用工短缺。他說,“政府藉機留人在當地過年,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當地企業節後用工壓力。”

中國區域經濟協會祕書長陳耀也認爲,近10年來,春節過後一直是用工荒最突出的時間段。他對中國新聞週刊說,“留人過年不僅有助於防疫,同時也能促進節後生產恢復,間接保證了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地方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其實是算過總賬的。”

早在2009年,由於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珠三角地區出現了大規模用工荒。彼時,深圳製造業工人短缺近半、廣州三大行業缺工15萬、“世界工廠”東莞缺工過百萬……

華經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0-2025年中國就業市場運行態勢及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自2012年以來中國勞動力紅利消失後,國內用工難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

另一方面,隨着世界各國新冠疫情的加劇,國內製造業訂單快速增長,不少外貿企業訂單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激增。

日前,有“中小企業代言人”之稱的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約研究員、中和正道集團主席周德文就對媒體坦言,用工荒問題並不是現在纔出現,只是今年疫情之下用工荒顯得比往年更爲嚴重。

除了地方政府之外,各地企業也是爭相推出春節期間福利,吸引員工留下。

浙江諸暨一家外貿公司的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公司對留在諸暨過年的杭州、紹興、義烏三地之外的員工,每人獎勵1000元。同時,2月1日到2月18日之間上班的全體員工在原工資標準上再增加0.5倍,如果是國家法定假日,則在法定標準上再加0.5倍,比如年初一法定工資按3倍算,該公司就按3.5倍算。

在政府、企業推出的多重利好政策之下,就地過年成爲不少務工人員的選擇。

諸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公室副主任何夏萍對媒體透露,2021 年大部分企業的訂單形勢都比較好,也比往常有了更急迫的用工需求。根據目前企業出臺的留人措施,他們初步摸底發現,今年可能留下來過年的外地員工比例接近55%,而以往這一返鄉數據在90%以上。

區域差距顯現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推出獎勵政策的地方政府,多位於東部沿海省份。比如,蘇州高新區出臺的“高新區穩崗惠企十四條”,就送出了2億元的特色“政策禮包”。而中西部省份很少有城市直接推出現金獎勵。

王廣州認爲,東部沿海省份和中西部省份的發展階段不同。東部沿海省份的產業,多年來飽受節後結構性用工短缺之苦,但是相關現象在中西部省份則不明顯。

陳耀也表示,東部沿海省份用人單位數量多,提供的就業崗位多,所以春運的主要方向,是內陸地區往沿海走,沿海到內陸的跨省流動較少。

記者梳理了20個省份的戶籍人口、常住人口數據發現,長江中游、西南、河南等地區是人口主要流出地;廣東、浙江、上海、京津則是人口主要流入地。

據不完全統計,廣東流動人口達4000萬,江浙滬流動人口也超過2000萬。在本輪留人過年政策熱中,上述地區不少城市都是積極的響應者。

另有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底,河南人口淨流出達到1301萬人,貴州人口流出達到928.23萬人。此外,四川、安徽和廣西的人口淨流出都超過700萬人;湖南、重慶、湖北和湖南的人口淨流出在200萬~500萬人之間。上述地區留人過年的獎勵政策,整體遜色於沿海發達省份。

張可雲分析,“真金白銀”留人過年的最主要目的還是疫情防控,不過比起工作地的重金獎勵,家鄉當地的防疫政策對於人員流動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小視。

他說,“出臺留人政策,對於地方產業促進顯而易見。但歸根結底,地方政府的財力纔是影響政策施行的關鍵。相比而言,不少中西部地方政府受限於財政收入,所以沒有推出相關策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