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環境確實寬容;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裏是缺舟也渡人”

相比較“愛豆能否談戀愛”這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我倒是沒怎麼見過說“演員能否談戀愛”這種討論組。

或許,從一開始所依仗的不同,就決定了兩方羣體之間在戀愛情感處理上的差異。

想要說這個事情,是因爲任敏。

作爲新生代的演員,她最近也是老火了。

雖然沒有看過作品,但是都可以在網上引發熱議。

99年的演員,在18年就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出道作品是《悲傷逆流成河》。

之後發展順風順水,更是在2020年的9月17日出演了《最美逆行者》,能在中央臺播放的節目,實力那都是槓槓的。

而她的標籤也是“演員”,並不是像某些女藝人一樣,走的是流量路線。

不是說流量路線不好,只是說風格不同。

而她在一檔節目裏邊說:“演員是可以談戀愛的”。

以此爲話題,也拉開了咱們今天的話題。

什麼叫做演員?

是指在表演藝術中扮演某個角色的表演者。

或參加戲曲、戲劇、電影、電視劇、舞蹈、曲藝等表演的專業人員。

我們稱之爲“演技派”

什麼叫做愛豆呢?

英文idol的音譯,意爲偶像,對這個人的人品的愛稱。

羣體包括演員,歌手等娛樂人士(主體是年輕一代),總體來說一種粉絲對於偶像的暱稱。

雖然說愛豆可以包括演員,但是也要看這些演員的根基如何,是正經的科班出身,還是說通過如今的造星通道出來的。

我們稱之爲“偶像派”。

我們可以看出來,通過選秀出來的,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體。

他們的優勢在於可以獲得很龐大的羣衆基礎,和優秀的娛樂資源。

他們往往是唱、跳、型、貌等方面俱佳。

但是說到真正的情感表達,以及對於整個人物角色的塑造張力。

對於人性格當中的酸甜苦辣鹹,表現上還是差強人意。

所以他們所依靠的還是粉絲,還是以樹立自己的形象作爲先決條件。

我覺得通過這個,我們不難理解王傳君所做出的一些改變。

爲了努力擺脫關穀神奇的影子,決定捨棄這個流量IP。

投身《我不是藥神》,讓自己整個人變得過於灑脫。

他的轉型無疑是成功的,他所受的苦也確實和別人不一樣。

而那些喫青春飯,在沒有確定好轉型之前。

這些愛豆偶像,他們的原則性犯錯就是不能有。

其實可以看出來,大家所謂的流量明星,代表的都是滿滿正能量。

在關鍵時候的站隊從來不會錯。

因爲他們知道,一次,只要有一次錯誤,他們就完了。

比起這個只重不輕的就是“戀愛關係”。

一入飯圈深似海,從此生活是路人。

靠粉絲的熱度,那麼就只能認爲粉絲把你當成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你就是粉絲的。

只要是沒有完全失望的那一天,都會將這個夢想追逐。

具體的例子,我們可以放在現實生活中。

比如你幫一個單身的妹子打氣,你那手勁是又快又好。

但是打着打着一聽對方結婚了,或者有男朋友了。

臉垮下來不說,手上更是泄了氣,兩氣棒之後就完了,說:“行了,差不多了。”

這還是好的,有些沒品的直接就給你撂挑子了。

說得文藝一點就是,偶像可以是畫中餅,我喫不到,你也喫不到。

但是一旦變成別人的口中餅,得不到就毀掉。

就這麼嚴重。

可以說粉絲能夠捧你上去,拉你下來也是一瞬間。

正在上升的偶像,一旦談戀愛,那就是s穴。

雖然這麼說有點嚴重,不過事實永遠勝於雄辯。

而且粉絲在對於抓包戀情這方面那更是有着獨特的敏銳直覺,個個都是智商上線。

在她們看來,那些所謂的理由都不是理由。

相反不夠坦承更是詬病。

這就陷入兩難境地,咬住嘴不承認是最好的方法,一旦承認,真正坐實,那脫粉更厲害。

但是不承認,就被說是沒擔當,不負責任,口碑和形象也會受影響。

所以這些人很難,除非是真正決定好了,偶像一般很少談戀愛。

演員的價值是自我創造,是憑藉作品,而部分愛豆靠的是粉絲價值,如果沒有了粉絲,那麼光桿之下,早晚會被人代替。

愛豆就是粉絲的夢,在他身上,能夠感受美好和甜蜜,一旦這些破滅,你可以想想看,那種心情不言而喻。

相比較韓國和日本,這種潮流頂級的地帶,在國內你就偷着樂吧。

在日本和韓國的偶像,只要是出了戀愛這個問題,甚至你可以說是“醜聞”。

只要是圈內人,男女雙方的事業基本上就是毀於一旦,公司就是個無情的商業聯盟。

如果你拿不出相應的態度來解決問題,那麼只能選擇將你拋棄。(泫雅和金曉鍾就是例子)

國內談戀愛的偶像,也是糊了不少,但是沒有到苛責的地步。

所以最終來說,愛豆可以談戀愛麼?可以,但是會掉粉,會影響事業。

要麼,就做好承受粉絲的憤怒,要麼就是已經轉型成功。(這方面鹿晗是個榜樣)

生存不能只有愛情,也得喫飯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