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月爲宮頸癌知曉月,旨在呼籲社會關注宮頸癌的防治。數據顯示,全球範圍內,宮頸癌是女性第三大惡性腫瘤,也是15歲-44歲女性的第二大惡性腫瘤,2018年全球有超過31萬名女性死於宮頸癌。

2020年11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發佈《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提出到2030年,要實現90%的女孩在15歲之前完成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HPV疫苗)接種的目標,這也是全球194個國家首次共同承諾要消除一種癌症。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流行病學室主任趙方輝教授指出,篩查覆蓋率和疫苗接種率較低仍是我們面臨的挑戰。

推進篩查和疫苗接種成爲關鍵

HPV即人乳頭瘤病毒,是一種無包膜的雙鏈DNA病毒,易感染人體表皮和黏膜鱗狀上皮。科學家們已發現的HPV有200多種型別,可能引起的疾病包括宮頸癌和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宮頸原位腺癌、生殖器疣等。數據顯示,幾乎所有的宮頸癌(99.7%)都與生殖器官感染HPV有關。2020年11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發佈《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提出到2030年需實現:90%的女孩在15歲之前完成HPV疫苗接種;70%的婦女在35歲和45歲之前接受高效檢測方法篩查;90%確診宮頸疾病的婦女得到治療。這也是全球194個國家首次共同承諾要消除一種癌症。

戰略同時提出,疫苗接種、篩查和治療是消除宮頸癌的三個關鍵措施,到2050年,成功實施這三項措施可以減少40%以上的新病例和500萬相關死亡。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流行病學室主任趙方輝教授指出,在HPV檢測技術比較成熟、疫苗也已上市的背景下,我們的篩查覆蓋率在35歲-64歲也不過30%左右,還有很大的缺口。疫苗接種率也偏低,整體不到3%,青少年可能不到1%。“要全面推動宮頸癌的防治,甚至達到消除的目標,篩查覆蓋率和接種覆蓋率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考慮到人口老齡化和性行爲開放化等因素,暴露風險增大,推進篩查和接種是關鍵。”

30歲-64歲是篩查推薦年齡段

通常來說,25歲以上女性宮頸癌的發病率開始呈上升趨勢,在35歲上升最快,40歲-55歲是宮頸癌發病高峯年齡,一般在55歲之後開始下降。“希望通過篩查找到癌前病變,就要往前提一點,30歲到64歲左右是進行篩查的推薦年齡段。”趙方輝表示,病毒感染在一定程度上與何時開始性行爲有關,性行爲較早,就意味着暴露的時間更長,“這部分人羣建議25歲就要去做篩查,當然,這畢竟是少數的。”

在接種疫苗之前是否要進行HPV檢測?檢測結果陽性怎麼辦?趙方輝指出,接種疫苗之前不建議檢測。有調查顯示,有性行爲的男性和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幾率高達85%-90%。HPV感染後,可被人體免疫機制自行清除,多數HPV感染是一過性且無臨牀症狀。“接種疫苗前檢測容易陷入一個‘死循環’,成年女性做檢測可能顯示陽性,可能就放棄疫苗接種。事實上,人體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自行清除病毒,最好還是接種疫苗。即便檢測結果是陰性,也並不等同於從未感染過。因此沒有必要提前檢測,接種疫苗總會對未來可能發生的感染有保護作用。”

趙方輝提醒,雖然不建議去爲接種疫苗而檢測,但如果已經到了該進行篩查的年齡,“我建議進行篩查,這是值得做的。”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點擊圖片或掃一掃,進小鯨鋪子逛逛~

點擊圖片閱讀

部分在韓被吊銷許可的美得妥肉毒素流入 國內僅3個品牌獲批

寒假學習娛樂電子產品不離手?專家給出三“大”建議

不頭暈不頭痛,“靜悄悄”的中青年高血壓怎麼防?

本文爲趣健康(ID:xjbjiangkang)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