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些互联网平台突然将其售卖的银行存款下架,令很多人不知所措。相信在这些互联网存款被下架之前,肯定有很多人存了钱进去。这些被下架的互联网存款,是不是因为不合规的原因所致?那么如果已经把钱存了进去,是不是要取出来呢?

央行下发通知,银行不得通过三方互联网平台揽储

在互联网存款被下架之前,其实就已经有了一些风声,互联网存款被监管层盯上了。虽然那个时候监管层还没有正式文件出台,但闻风的互联网平台还是采取了行动。而如今,正式的文件已出,看来互联网平台也并非反应过度。

1月15日,央行和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包括但不限于由非自营网络平台提供营销宣传、产品展示、信息传输、购买入口、利息补贴等服务。这就意味着银行的存款产品以后都不能在支付宝、微信这些三方平台出现了。

当然,银行不能通过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揽储业务,但还是可以通过自营平台揽储的,比如通过自家的手机银行或网上银行。所以,互联网存款并不会完全消失,这对储户来说也算是个好消息,毕竟通过互联网存款存钱,还是要方便得多。

不过,如果以后想要在线上去不是本地的地方性银行存钱的话,可能就不能存了。因为根据规定,地方性商业银行即使通过自家的互联网平台揽储,揽储的范围也不得超出机构所在区域。当然,那些没有实体网点的民营银行,还是可以面向全国范围的客户揽储的。

银行不得通过三方机构揽储以及地方性银行的揽储业务不得超出机构所在区域这两条规定,在之前就已经有了。而银行通过三方互联网平台揽储,其实已经算是违规了。那么,对于这些违规的互联网存款,如果之前有存的,要不要取出来呢?

储户在三方互联网平台买的互联网存款需要取出吗?

根据规定,在通知下发之前银行已经开展的存量业务,并没有要求强制停止,可以让其到期自然结清。也就是说,银行通过三方互联网平台违规吸收的这些存款,储户可以一直持有到期,存款利率也会跟之前的一样不会变。

既然规定中并没有要求银行必须立即终止这些存款的合同,那对储户来说也就没有必要把存款取出。因为如果现在取出,那就是算是提前支取了,而提前支取的利息只能按活期利率来算,这会损失不少利息,相当于之前存了那么久都白存了。

另外,很多人之所以会把钱存入一些银行的互联网存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银行的利息高。因为通过三方互联网平台揽储的银行,大多数都是些地方性的小银行,给的利息也相对较高。如果此时把钱取出来,就未必还能找到同样利率高的存款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