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周总理和毛主席一样,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切身地为工农着想,成为工农的优秀领导,并带动工农搞革命,是因为他们出身于和工农相同的无产阶级。

但这种说法完全错误了,周总理不是无产阶级的。

曾经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和周总理争辩时,就曾利用这点对周总理进行攻击:

“你应该同意,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身于资产阶级。”

对于这点,周总理只是淡淡回应:

“是的,赫鲁晓夫同志,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各自的阶级。”

这番妙语应对,不仅是周总理对赫鲁晓夫的反击,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那么,周总理既然不是无产阶级出身,他为何会为了无产阶级而奋斗一生呢?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于江苏淮安,其祖籍浙江绍兴,与淮安皆是人杰地灵之处。

据记载,淮安周氏是北宋知名理学家周敦颐的后人,并且与绍兴周氏的代表鲁迅(周树人)同宗。

就这样,出身名门的周恩来,来到了这个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时代。

根据对周总理家世的多方考察,最终确定了他的两个至亲,祖父周殿魁,生父周贻能,他们都曾做过县衙师爷。

其实,不仅是周殿魁父子做过师爷,整个周家大部分人都做过师爷,因为他们家族几代人都将这个职业视为了传承,同时,这也成为了周家这个书香门第骨子里的倔强。

但也正是这个倔强,使周家形成了厚重的家风,他们非常注重对子孙的教育。可以说也正是在家族的影响下,周恩来从小就受到了影响,这也造就了他的儒雅风度。

值得一提的是,周恩来的母亲万氏,同样出身大家。每逢祭祖仪式时,母亲都会向他介绍祖先的事迹,并以此教育他要光宗耀祖。这些勉励都被年幼的周恩来牢牢记在了心里。

当时在周家内部观念的驱使下,周恩来出生不久后就被过继给了英年早逝的叔父周贻淦,并被其遗孀陈氏抚养。而陈氏同样是个才女,也正是她教周恩来背诗写字,陶冶了他的艺术情操。

不过在八九岁时,万氏和陈氏便相继去世了,这对年幼的周恩来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几年后,在奉天担任政府职员的四伯父周贻赓,将12岁的周恩来和其生父周贻能一起接到了东北,而这次远行,直接影响了周恩来的一生。

根据周总理后来回忆:

“12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转变思想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就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惨的下场。”

由此可见,东北之行是改变周恩来的关键。

在周恩来在到达东北时,日俄战争已经结束,留下的只是一片国耻,以及在战争中死难的中国人尸骨。不久后,日本完全吞并了与我国仅有一江之隔的朝鲜,中华民族的危机俨然已经迫在眉睫。

在这种危急形势下,有不少进步人士积极展开自救运动,很多进步读物开始被广泛传播。当时在进步老师的带动下,周恩来开始阅读革命书籍和作品,很快,这个小小的少年,就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救国救民的种子。

“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修身课老师在听到周恩来的读书理由时,都直接被震惊,还忍不住再问了一遍。

的确,当这个理想从一个少年口中说出,真的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只有我们知道,他所说的这个理想,并不是夸夸其谈,他真的是用了自己的毕生精力和努力,来为之奋斗,并将其实现了。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周恩来的求学历程。

1913年时,由于四伯父周贻赓到天津谋生,小学毕业的周恩来便与之一同前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开学校。

1917年,中学毕业,这时前路茫茫的周恩来陷入了迷茫。不过在当时“留日潮”的带动下,周恩来也决心去日本留学,要去学“救国之道”,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周恩来开始接触了共产主义,思想由此发生转折。

但苦于经济能力,这件事被一再耽搁,他只能干着急。好在这时,好友于树德带给了他一个好消息。

于树德比周恩来大了4岁,当时也打算去日本留学,而且家境较好的他早已筹好了300块路费。在得知周恩来的窘境后,他想帮忙,却无能为力。

但有意思的是,就在临行前,于树德意外得到了一个公费留学名额。而得到这个消息的他第一时间就是找到周恩来:

“翔宇(周恩来的字),好消息!学校给了我一个公费留学名额,我自备的300块大洋给你,我们一起去日本吧!”

这也许是天意,上天先是给周恩来安排了一个好朋友,又给他创造了这样一个惊喜。

在犹豫再三后,周恩来还是欣然接受,因为他实在是按捺不住那颗救国救民之心了。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留下这首诗篇,周恩来就毅然踏上了求学之路,其实他想说的还有很多,但时间不够了。

在日本学习了三年以后,周恩来得知南开学校将要创办大学部,他当即决定回国求学。不久后,南开大学正式建立,周恩来成了其中第一批学生。

不久后“五四运动”爆发,周恩来积极投身运动中,并且逐渐成为了领导核心人物。但在“伍豪事件”发生以后,南开大学校方在北洋政府的压力下,不得不将周恩来等人开除。

但出于对周恩来等人的欣赏,“南开校父”严范孙特意捐款七千块银元,设立了“范孙奖学金”,以资助这些被开除的学生出国深造。

就这样,周恩来开启了自己的法国留学之旅,先后前往英法德的多所大学考察学习。期间,周恩来等人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加紧寻找救国之路,还结识了邓小平和陈毅等人。而与此同时,周恩来还在不断探索中正式成为了一名革命者,并且秉念终身。

1921年3月,周恩来在刘清扬等人的介绍下,在巴黎加入了共产主义小组,后来,在中共正式成立以后,他也顺应成为了海外第一批党员。到了1923年6月,周恩来在组织的指示下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由此开始积极探索国共合作事宜,同时他主持国民党驻欧支部工作,此时,周恩来俨然成为国共两党在欧洲的重要联络人。

学成归国以后,周恩来在张申府的引荐下,出任了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并于不久后成为了政治部主任。

当时,蒋介石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他一边借用自己的职位之便发展亲信,一边积极拉拢江浙籍的军官,而周恩来自然成为了他渴求的人才之一。在此期间,周恩来两次参加讨伐陈炯明的军事东征,并且创造了行之有效的军事管理制度,这为他后来“建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不过周恩来明白,虽然蒋介石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但他绝不是一个明主,也绝不是有能力领导中国革命大事之人。所以,尽管蒋介石多次向他抛出橄榄枝,他都充耳不闻。

可以想象,如果周恩来真的投入蒋介石麾下的话,那么,他绝对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像陈诚那般的地位。不过周公没有选择捷径,而是选择了一条更有可能达成自己的理想,且充满了曲折艰辛的道路。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以后,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共第一次站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周恩来在中央的指示下前往南昌,组织领导“南昌起义”。

7月27日,周恩来抵达南昌,还没顾得上休息,他就立即与其他几位负责人见面,并组成了前敌委员会,商议起义事宜。

当时情况非常不理想,一方面是共产国际对起义有所顾虑,并不支持;另一方面是中央代表张国焘也是强烈反对。

就在这危急时刻,一向儒雅的周恩来都禁不住大动肝火,他站起身来“砰”地拍响桌子。而这一次,是他第一次发那么大的火。

直到后来在贺龙和叶挺等人的支持下,起义事宜才被确定下来,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前提下,张国焘也无话可说。

可以说,如果没有周恩来的话,那么中共是很难过这一关的,因为南昌起义的重要性我们都清楚,而周恩来对于南昌起义的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他担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与贺龙、刘伯承、叶挺、朱德共同指挥好领导了“南昌起义”,为我党创建一支部队。

另外从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周恩来也不是没有脾气,我们的总理,也是一个完全可以为了大事而失态的人。

另外还有一件不得不提的事,那就是遵义会议。

在博古、李德的瞎指挥下,红军和中央走到了第二次生死攸关的节点,而这一次拯救了党和军队的人,依旧有周恩来。

在会议上,他先是当着众人做了自我检讨,接着对李德和博古的军事指挥错误做了激烈批判。

其实,我们都知道,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是怪不到周恩来的身上,但他却还是做了检讨。而这种气度,令伟人都不得不折服。

最终,在经过三天三夜的激烈讨论后,中央解除了李、博二人的军事指挥权,并且在周恩来等人的提议下,将毛泽东提为政治局常委,后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了新的“三人小组”,负责红军相关指挥事宜。

这次会议,被后人定义为“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由此可见,其意义之重大。

而同时我们也由此可见,周恩来对于中国革命,意义之大。

在此后漫长的革命道路之中,周恩来逐渐成为了毛泽东最亲密的战友,他们一起走过长征,一起到延安,一起去西柏坡。后来更是一起进北京,一起参加开国大典,一起成为中国人们最敬重的人。两人的深厚情谊,不言而喻。

我们常常都说“朱毛不分家”,其实事实上,“周毛”也未曾分开过,他们同样是一个整体。

作为伟人的左膀右臂,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总理可以说是最操劳的那个。

之所以最操劳,因为他不仅是国务院总理,更是兼任外交部长,还连续三届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两届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一副主席。

可以说,每除了日繁忙的国家政务之外,周总理还不得不兼顾外交,军事等工作,加之他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的工作态度,这些都使得他的时间,被无限压缩。

周总理有多忙?我们可以从作家何其芳所著的《一夜的工作》中窥出个大概:

“……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鸣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这这么简单的寥寥几笔,我们便能从中体会到周总理的辛劳,更何况这还是他的工作常态?

可以说,周总理是一个人操着全国人民的心,当着全国人民的管家。但尽管这样,他依旧能将每件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并且让人满意,让人民满意。而这样的总理,谁能不爱?

除了工作勤恳以外,周总理还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刻板”印象,那就是他的大公无私。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有很多来自故乡的亲友都找上了总理,想要通过他来谋个一官半职。虽然,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周总理也都一一接见,但每当他们提出自己的请求后,周总理却都是相同的回答:这点我做不到。

前后共有一百多人找到过周总理,但无一例外,他们都失望而归。而为了避免频繁的会客影响自己工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杜绝亲属利用他的名义享受特权,所以,周总理还专门开了个家庭会议,定下了“十条家规”:

第一,晚辈们坚决不允许丢下自己工作专门去看望他,出差顺路可以;第二,亲戚到北京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费用由他来出;第三,一律到国务院食堂排队买饭,有工作的自费,没有工作的由他代付;第四,看戏用家属身份买票,不得用招待券;第五,不能请客送礼;第六,不许动用公车;第七,凡是生活上能做到的事,不让他人代办;第八,生活要艰苦朴素;第九,不能在任何场合说出与他的关系,更不能炫耀;第十,不谋私利,坚决不搞特殊化。

要知道周总理的这些规定,都是专门制定给亲友的,其中,有很多还是当初冒死保护过他的。也许对于亲友而言,这样的规定有些不近人情。但对于周总理而言,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对得起自己的内心,才对得起全国百姓对他的信任。

当然,周总理也绝不是一个不讲情分的人,对于很多在经济上有需求的亲友,他都会慷慨解囊,从来不会吝惜。

周秉宜是周恩来的侄女,从小就在周恩来身边生活多年,多年之后,周秉宜回忆到,邓颖超常告诉她“你伯伯是国家的总理,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不是为周家服务的。”

邓颖超是这样说的,周总理也是这样做的,多年后,有绍兴人讲,那段时间,有个总理的叔叔辈的亲戚,去北京找周总理,希望给他安排工作,但是,周总理拒绝了他,告诉他应该听从地方组织的安排,并对他说“我是国家总理,不是周家总理。”

其实,在面对亲友的请求时,周总理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他知道这些人来找他都是因他的身份。不过同样也正是因为他的身份,所以,他才不得不拒绝,毕竟比起只让亲友们满意,他更希望让全国人民满意。

在勤勤恳恳的工作,大公无私的精神下,周总理获得了人民的回报,成为了人民最爱戴的人之一。

“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这句俚语,便是人民对他的最好回应,也是他和民众关系最真实的写照。

1976年1月8日,在经历了每40天动一次手术的巨大痛苦后,周总理因膀胱癌去世,享年78岁。

值得一提的是,在周总理的送别仪式上,全国有上百万群众都前来为他送行。

“十里长街送总理,百万民众共恸哭”,成为了人民送别他的最后一程。

回顾周总理的一生,是绝对充实且精彩的,因为他为理想奋斗了一辈子,为国家和民族战斗了一辈子,终于达成理想,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但与此同时,周总理的一生也是充满遗憾的,因为他将全部的心血都付诸给了党和人民,最终却连个子嗣都没有。

更为遗憾的是,周总理一生奔波,致力于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他最心心念念的“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最终他都没能亲眼看到。

但可以确信的是,总理虽然没能亲眼看到,他的精神一直都在,他给人们留下的财富一直都在。而我们也相信,这位伟大的人民公仆,也一直都在。

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周恩来的生平,我向大家推荐一套保证正版《周恩来年谱》。这套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极具史料价值。

保证正版《周恩来年谱》,按照时间的顺序对周恩来的生平进行撰写,内容极其丰富,从家族历史、求学时期、北伐时期、革命时期、西安事变、抗日时期、解放时期、抗美援朝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详细叙述周恩来的生平,很多史料都是首次公开。

《周恩来年谱》保证正版,正在优惠销售中,全套三卷只卖430元,也就相当于吃顿饭的钱,这套正版书籍极具珍藏价值,大家点击上面的链接即可下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