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家企業IPO新年被按“終止鍵” 現場檢查難度提升成“攔路虎”

2021年年初至今的一個月內,A股IPO市場已出現了20起排隊企業“終止審查”或“終止註冊”的情況。

2021年初,IPO審覈監管風向驟然從嚴。

據wind數據顯示,2021年年初至今的一個月內,A股IPO市場即出現了20起排隊企業“終止審查”或“終止註冊”的情況。相比之下,2020年4季度同類企業家數爲47家,而2020年前三季度僅有30家企業IPO進度被終止。

從終止的原因來看,多是發行人主動撤銷上市申報材料,這也讓市場明顯“嗅到”IPO審覈趨嚴的氣息。“感受到過審存在壓力,企業纔會主動撤材料。”有北京地區中小券商投行人員表示。

IPO從嚴的風向不僅僅止於此。

1月29日,證監會正式發佈了《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將這一原先停留在窗口指導中的監管手段落在紙面上。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監管層對於科創屬性的認定也有趨嚴的傾向。

2021年,全面註冊制漸行漸近下的A股IPO市場或還存在變數。

現場檢查“武器”到位

“近期IPO終止審查的情況更常見,從數據看比去年年末終止的頻率還要高。”有北京地區資深投行人士稱。

據wind數據顯示,2021年年初至今共有62家企業首發上會,其中55家獲審通過,另有2家企業暫緩表決、2家未通過、1家取消審覈,整體過會率接近89%。而2020年4季度共有235家企業首發上會,過會率爲95%。而2020年IPO市場整體過會率也在95%左右。

但對於過會率的降低,上述資深投行人士表示,尚在波動範圍內,“市場還未出現此前IPO審覈趨嚴時‘六過一’、‘五過一’的情況,只是短期內個別存在問題的企業被否。從這點看,IPO審覈標準未發生實質變化”。

而在監管層對IPO企業的審覈態度上,業內人士則多反饋監管層態度的收緊自去年10月前後就已開始。

“標準雖然沒變,但標準執行的尺度已經從嚴。”上述中小券商投行人員認爲,IPO現場檢查成爲監管收緊審覈尺度的主要手段。

此前就有接近監管層的投行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交易所往往會通過現場檢查的方式,緩解排隊企業過於集中或過多的問題,因爲現場檢查的時間不列入6個月的審覈期。主要會針對卡着申報條件上市的企業以及交易所覺得存在潛在問題的企業進行現場檢查。

去年10月以來,也許是爲了管控IPO節奏,交易所層面加大了現場檢查的頻次和力度。這導致存在問題的企業在接受檢查後,被迫主動撤銷申報材料,有些企業則是剛接到現場檢查通知就撤材料了。” 上述中小券商投行人員稱。

而現場檢查這一“利器”在今年初更得到了升級。1月29日,證監會發布了《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將這一原先停留在窗口指導中的監管手段落在紙面上。

事實上,2020年10月底,證監會就《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向社會徵求意見的時間點,正發生在監管層加大現場檢查力度之後。

對比徵求意見稿和正式文件就能發現,現場檢查的手段在正式文件裏更豐富了。之前徵求意見稿中提出的調流水、檢查生產經營場所等,就是過去窗口指導下現場檢查的常規項目。”另一家中型券商投行保薦人員指出,而新規發佈後的現場檢查制度,還包括了檢查發行人工商資料、會計賬簿、財務報表,並對中介機構工作底稿現場取證。“在去年現場檢查頻率提升後,檢查的強度也隨規則落地提升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對於接到現場檢查十個工作日內撤回IPO申請的企業不再進行檢查。但當該企業撤回申請後十二個月內再次申請IPO時,則會被直接列爲檢查對象。

我們現在是要求發現了企業的問題就會主動撤材料,儘量不去碰現場檢查的‘黴頭’。雖然說抽到現場檢查再撤材料就沒事了,但等於未來再想IPO都會被監管盯上。”上述北京地區中小券商投行人員表示,這一新規也或將導致擬IPO企業主動撤回申報材料終止審查的情況更爲常見。

科創隱性門檻或將收緊

除現場檢查的“利劍”高懸之外,科創板的門檻或也將收緊。

“證監會方面對科創板的企業質量也有所不滿。從最近監管層的表述看,未來對科創屬性的認定標準將進一步加強。”上述資深投行人士稱。

投行人士何南野稱,科創板註冊制實施至今,企業資質確實出現了下滑,後續審覈中出現問題被窗口指導撤回或主動撤回的企業會越來越多,終止審覈企業增多或成爲常態化的現象。“現在大券商都挑項目,因爲項目質量越來越層次不齊了。”

wind數據顯示,2021年至今終止審覈或註冊的20家企業中,就有10家來自科創板待審企業,其餘6家來自創業板,2家來自主板,1家來自中小板。

2020年3月,證監會發布了《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通過“研發投入金額或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發明專利”、“營業收入或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3項常規指標和其餘5項例外條款,來認定申報IPO企業的科創屬性。

但近日,證監會在2021年系統工作會議上表示,將“完善科創屬性評價標準”。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中也要求“堅守科創板定位,突出硬科技特色”。

目前科創板審覈還沒什麼變化,但未來要突出硬科技,預計2021年科創板會在科創屬性的認定上開始出現隱性門檻,這樣將導致板塊過會率走低,主動撤材料的企業增多。”上述資深投行人士指出,目前國內真正能擔起“硬科技”概念的企業仍是少數,在前期科創板吸納了部分優質公司後,後續科創屬性認定更爲嚴格後,增量企業能否跟上也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據wind數據顯示,2020年A股市場共有396家企業實現IPO,其中科創板就承載了145家企業,佔比近37%。從融資規模的角度,科創板IPO項目融資金額達到130億元,更是佔到A股市場總融資規模的49.42%。

“從目前的情況來猜測,2021年科創板應該不會有這麼好的IPO成績了。”該資深投行人士稱。

不過對於科創屬性的認定,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則認爲應該交由市場來判斷。

他指出,近期在科創板上市部分公司嚴格來說並不能算作硬科技,但市場買賬。”其實阿里騰訊美團拼多多,哪個算硬科技呢?”王驥躍認爲,應該允許企業對科創屬性進行包裝,再由完善的信披去揭開這層包裝,一切暴露於陽光下,企業的價值交由市場判斷。

(作者:滿樂 編輯:巫燕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