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創板兩月25家公司終止IPO審覈 主動撤材料家數已超2019年全年

據統計,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已經有25家公司宣佈終止科創板IPO審覈,而2019年全年,也僅有23家公司終止。2020年前11個月,終止審覈的公司總計爲26家。

科創板IPO終止審覈情形頻發。

繼2020年12月8日一天之內3家公司宣佈科創板IPO終止審覈後,2020年1月25日,又有3家科創板IPO公司審覈狀態同日變更爲終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已經有25家公司宣佈終止科創板IPO審覈,而2019年全年,也僅有23家公司終止。2020年前11個月,終止審覈的公司總計爲26家。

爲何近期科創板IPO終止審覈的情況頻發?一時間,市場對於註冊制發行是否從嚴的討論開始出現。

終止IPO審覈集中爆發

記者梳理上交所科創板項目審覈數據發現,2020年12月,共有15家科創板IPO公司項目動態更新爲“終止”,進入2021年1月,終止審覈的案例不在少數,截至1月31日,有10家公司宣佈“終止”。

兩個月內,科創板終止IPO審覈的公司數量達到25家,這一數據已超過2019年全年水平。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近兩個月終止審覈案例均爲“主動撤回”。

從募資規模上看,25家科創板IPO公司擬募資總額達到212.95億元,平均募資爲8.52億元。

其中,青島中加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擬募資額最大,爲25.02億元;其次是天士生物,擬募資24.26億元;其餘擬募資額超過10億元的公司有5家,分別是銳芯微(13.47億元)、正濟藥業(11.44億元)、健耕醫藥(11.43億元)、澤生科技(15億元)、億騰景昂(13.16億元);還有2家公司擬募資額爲10億元,分別是上海合晶和中科晶上。康代智能的擬募資額最少,爲2.7億元。

審覈進程顯示,有三家還未發佈回覆函就主動撤回了申請。如龍迅股份,該公司保薦機構爲華安證券,擬募資3.15億元。其科創板IPO申請於2020年10月26日受理,11月23日顯示“已問詢”。但兩個月後,公司還遲遲未回覆上交所問詢,最終於2021年1月27日終止審覈。

另外兩家未回覆的公司是丹娜生物和億騰景昂,前者的保薦機構爲中信證券,擬募資4.08億元,其IPO申請在被問詢一月後撤回申請;後者的保薦機構爲國泰君安,擬募資13.16億元,其IPO申請在被問詢4個月後撤回申請。

最爲“火速”撤回科創板IPO申請的是一家名爲正濟藥業的公司,其保薦機構爲招商證券,擬募資11.44億元。其審覈狀態於2020年12月3日顯示爲“已受理”,到了12月25日,不足一個月,審覈狀態即顯示爲“終止”。

招股書顯示,正濟藥業主要從事特色原料藥及高級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一家專注於藥物創新結構發明、新技術研究與應用、特色藥物研究與製造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記者注意到,正濟藥業曾在招股書中談及環保風險,其稱原料藥屬於重污染行業,生產過程涉及大量化學反應,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量大且成分複雜,處理存在一定難度。而啓信寶數據顯示,公司曾在2016年被洪澤縣環境保護局責令停產並處罰;2018年兩次被蘇州虎丘區生態環境局處罰。此外,有媒體報道質疑,正濟藥業董事長股權轉讓存在利益輸送的嫌疑。

從行業上看,終止審覈的IPO公司屬計算機行業最多,有7家終止;其次是醫藥製造業,有6家終止;再次是專用設備行業,有5家終止。

值得注意的是,此輪科創板IPO終止審覈呈現出單日集中的特點,該現象一度引起業內廣泛關注。

比如,在2020年12月8日,上海合晶、賽克賽斯、艾索信息3家公司審覈狀態均變更爲“終止”;2021年1月19日,天和磁材、鴻銘股份2家按下IPO終止鍵;1月21日,中超股份、中科晶上2家終止審覈;1月25日,銳芯微、光華科技、丹娜生物3家公司審覈狀態變更爲“終止”。

IPO公司頻頻撤材料背後隱情

IPO 終止審覈爲何如此高發,是否意味着審覈標準從嚴?

在多位專業人士看來,這種“高發”雖然並不意味着審覈從嚴,但確實存在多種引發因素。

一位接近監管的人士對記者表示,“可以從三方面去理解。一是上交所通過嚴格審覈把好入口關,這符合科創板一貫基調,未曾改變。二是交易所通過現場督導、現場檢查的方式,讓有問題的企業‘知難而退’。三是有一個時間點的問題,去年曾有一批科創板IPO公司集中補中報,剛好到這個時間暴露出來了。”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則直言,直接原因還是項目本身有問題。“審覈沒有更嚴,但也不是偶然。註冊制了,渾水摸魚的就多了,帶病闖關的多了,審覈發現問題了,即提出督導,但一提就撤,說明真的存在問題。這種情況下公司通常會主動撤回,但不排除有些公司還想再掙扎一下。比如近期撤單的某家醫療公司,前後給了4輪問詢,公司一直堅持不撤。”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12月8日三家公司同日終止審覈,就與現場檢查有關。

實際上,監管層一直鼓勵對首發企業開展現場檢查,以進一步加強首發企業信息披露監管。證監會在日前公佈《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時指出,在試點註冊制的背景下,開展首發企業現場檢查仍然有必要性。

“對首發企業實施現場檢查,可以通過查閱調取相關基礎材料,深入發行人現場開展穿透式重點檢查,是對書面審覈工作的必要補充,有助於提升審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能夠對相關違法違規行爲起到強大的震懾作用,從源頭上淨化IPO市場環境。”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常態化開展問題導向及隨機抽取的現場檢查,聚焦重點問題,不斷提升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

就在1月31日,證券業協會還公佈了首發信息披露質量抽查名單,抽查對象爲30日前受理的科創板和創業板公司,其中就包括9家科創板IPO公司:柔宇科技、藍科環保、博創智能、國光信息等。

前述接近監管人士表示,“這也是規範發行人信息披露責任和壓實中介機構責任的表現。”

(作者:張賽男 編輯:朱益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