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回形針PaperClip

北京時間 12 月 4 日,‘九章’橫空出世。

這是由中科大潘建偉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出的 76 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

今天,我們將用幾枚硬幣,向你解釋量子計算機的基本原理。

我們現在使用的計算機軟件,背後是一行行代碼,它們最終轉化成各種邏輯門,控制底層的一個個二進制數—— 0 和 1。

這個基本單位叫做比特,在經典計算機裏,每個比特要麼是 0,要麼是 1。而量子計算機不同,每一個量子比特既可以是 0 是 1,也可以變成 0 和 1 的疊加態。

什麼是疊加態?讓我們掏出一枚硬幣,看看它表面是什麼圖案。

拋一萬次,五千次看到花,五千次看到字。所以,硬幣表面的圖案既有花又有字?未必,如果硬幣的表面是既有花又有字,爲什麼一枚硬幣的花和字,從未同時出現我們眼前,而是變幻莫測,隨機出現?

學者們撓撓頭,最終嚴謹作答:硬幣的圖案既是花又是字,花態和字態共同存在於硬幣中。但不是一般的同時存在,而是由 50% 的花態和 50% 的字態疊加起來的。圖案的狀態,是花態和字態的疊加態。

是不是覺得很離譜?

事實上,疊加態正是這樣一種無奈的描述。當研究者用同樣的實驗方法,打出來的電子有時在這兒有時在那兒,光子有時走這條縫有時走那條縫,最終只能撓撓頭無奈地說,它們的運動方式和最終位置都是由不同的態概率疊加起來的。

看似不能相容的狀態,卻共生一體,我們描述它爲:疊加態——不同態概率疊加的狀態。沒有人知道爲什麼會這樣。

將上帝的硬幣在指尖翻來覆去,在這樣的三維空間中,花和字一體兩面,同時存在於硬幣表面。但單用肉眼去看,或者拍一張二維的硬幣照片,我們只能看到硬幣的某一個面。

因此學者猜測,也許是因爲我們的世界恰恰是更高維世界的投影,所以每次觀察和測量到的位置、速度,都只是隨機地看到它不同的投影。

不過放心,這種現象只有在微觀世界裏能夠比較明顯地觀測到。像一元硬幣這麼大的物體,只要角度和力度不變,拋出的花色都是一樣的。

好,讓我們繼續。再掏出三枚硬幣,製作一臺計算機。

用三枚硬幣的兩面分別表示 0 和 1,那麼總共有 8 種二進制組合,分別代表 0~7。能力有限,就只做個簡單的測試吧,找出其中的偶數。

用人腦簡單分析:三位數的二進制轉化成十進制,很快發現,只要第三位數是 0,這個數就是偶數,是 1 則爲奇數。

如果把這個問題交給經典計算機,它會這麼做:

先把硬幣按 000 放好,判斷第三枚硬幣。是 0,就讓第四枚硬幣顯示 1,表示這個數是偶數;反之則讓第四枚硬幣顯示 0,表示奇數。

按 001 放好,判斷。

……

按 111 放好,判斷。

直到 8 個數都過了一遍,判斷結束,得到以下結果:

是不是有點笨?而量子計算機是這麼做的:

同樣先把硬幣按 000 放好,使用一種基本邏輯門操作——阿達馬門(Hadamard Gate),讓每個硬幣變成 50% 的 0 和 50% 的 1 的疊加態。

簡簡單單的 000,此時就變成了一個長長的疊加態:

這樣,僅用三枚硬幣,就能同時攜帶 0~7 這 8 個數字的信息。

第四枚硬幣登場,先按 1 朝上放好。

接下來做些事情,讓第四枚硬幣聽第三枚硬幣的話。只要第三枚硬幣是 1,第四枚硬幣就會翻個身,顯示 0;反之保持 1 不變。

這裏使用了另一種邏輯門操作——受控非門(CNOT Gate),讓第三枚硬幣的狀態影響第四枚硬幣,它們就像一正一反纏在一起,形成糾纏態。

到這裏,硬幣們已經同時攜帶了完整的 8 個數字以及各自的判斷結果:

經典計算機需要運行八遍,而量子計算機只要一遍。這就是量子計算機高速的原因:同時對所有概率進行運算,這是真正的,並行運算。

經過以上操作,量子計算機的四枚硬幣得到了一個疊加態:12.5% 的(000 1+001 0+010 1+011 0+100 1+101 0+110 1+111 0)。

設計算法,讓第四位爲 0 的態消失,得到 25% 的(000 1+010 1+100 1+110 1),此時的疊加態都是我們要找的偶數了。

到此爲止,心滿意足。正準備輸出結果時,問題來了。

四個態,也就是這四個偶數,輸出一次只能得到隨機的一個偶數。就像拋硬幣,拍定後只能隨機看到一種花色。

一測量,疊加態就會被破壞,要進行第二次輸出只能從頭再來。如果運氣不好,第二次結果和上次一樣就白算了,得運行第三次……不知猴年馬月,才能集齊所有解。

回到現實,這就是量子算法面臨的問題之一。即便優化算法,讓它每次輸出不一樣的結果,也至少需要四次才能得到完整的答案。比起經典計算機的八次,似乎沒有簡便多少。

畢竟,量子計算機並非神器,它的算力只在部分問題上一騎絕塵。

在海量的數據裏找一兩個滿足條件的解,比如大數分解質因數(銀行密碼破解)、數據搜索這樣的問題就非常適合使用量子計算機。

反之,僅讓它們懟着一個數算加法,量子計算機並不能展現出太大優勢。

此外,硬件也是關鍵。

量子計算機需要找一個量子效應明顯的微觀物理體系,實現計算機的基本功能。就像用電子的高低能級來表示 0 和 1,實現上面提到的基本邏輯門。

但要找到這樣一個能被精準控制的物理體系並不簡單。

第一,疊加態並不穩定。外界電場磁場的微小干擾或自身的活潑好動,都會讓疊加態從 50% 的 1 + 50% 的 0,變成 40% 的 0 + 60% 的 1。從做好這個態到變質的時長,叫做相干時間。

相干時間不夠長,可能連一次運算都做不完。

第二,計算結果可能不精準。儘管設計精妙,但由於運算過程中的環境干擾和操作失誤,最終只有 80% 的成功率能算出正確結果。這個 80% 叫做保真度。

保真度不夠高,算出的答案也不可信。

如今,正在探索和開發的物理體系有離子阱、超導、半導體等,‘九章’使用的是光學體系。不過,‘九章’目前只在高斯玻色取樣問題上解得飛快,並不屬於一般意義上可編碼的量子計算機。

每一個物理體系表示 0 和 1、實現邏輯門的方式天差地別,它們在相干時間、保真度、可擴展性這些重要指標上也各有優劣。

因此,與其說研發量子計算機,不如說是學者們百花齊放,在各自的物理體系上開發功能,誰也不知道哪個體系能真正發展出成熟的可商用量子計算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