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陶鳳 湯藝甜

科技巨頭與汽車巨頭的“聯姻”正演變爲一場行業浪潮,從亞馬遜和豐田,到微軟和大衆,再到如今的谷歌和福特。雙贏的局面很明顯,無論哪一對,前者是爲自己的雲服務探索更廣闊的業務版圖,後者則是爭取在汽車智能化的浪潮中不掉隊。

當然,就谷歌來說,“聯姻”的迫切程度似乎更高,畢竟在雲業務的市場蛋糕裏,微軟和亞馬遜總是能分得最多的那兩塊。

“牽手”六年

在自動駕駛遲遲看不到變現的曙光時,谷歌找到了另一條“上車”的路子。美國東部時間2月1日,福特與谷歌宣佈,雙方達成了一項爲期六年的戰略合作協議。至於具體交易金額,雙方並未披露,外界猜測至少在數億美元。

“福特正在持續推進公司史上最深遠的業務轉型,這一轉型圍繞電氣化、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等核心領域展開。”福特汽車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表示。

谷歌和福特的合作也是基於這一轉型而展開。作爲戰略合作的一部分,福特將谷歌雲列爲首選雲服務供應商。具體來看,谷歌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向福特提供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方面的技術支持,幫助福特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實現業務運營的效率提升;雙方藉助谷歌的雲平臺,促進福特智能網聯技術的發展。

據悉,福特和谷歌將設立一個全新的協作小組Team Upshift,該小組將尋求一系列顛覆性的、由數據驅動的業務發展機會,包括打造新的個人購車體驗,創造基於數據的全新擁車方式,從而加速福特的業務轉型。

根據這份協議,雙方計劃從2023年開始,福特和林肯品牌車型都將配備基於安卓車載操作系統(Android Automotive OS)開發的全新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包括Google Apps和內置服務。

在此次“官宣”之前,谷歌和福特已經有過幾次“前緣”。2010年,福特就在SYNC車載多媒體通訊娛樂系統中加入了谷歌地圖。五年後,雙方又打算在自動駕駛領域有所動作。彼時,有報道稱,福特和谷歌計劃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共同研究製造無人駕駛汽車,福特提供汽車的軟硬件,而谷歌則提供自動駕駛汽車軟件。

雙方的淵源不止於此,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負責人約翰·克拉夫希科曾爲福特效力14年,福特卡車工程負責人和其他多名前員工也曾在谷歌工作過,福特前首席執行官艾倫·穆拉利則在2014年加入了谷歌董事會。

對於雙方更多的合作信息,北京商報記者聯繫了谷歌和福特方面,不過截至發稿未收到具體回覆。

互惠共贏

“前緣”並不是重點,當下能帶來的利益纔是雙方深度“捆綁”的關鍵。就谷歌而言,很明顯,雲業務可以因此而進一步拓展,畢竟相較於微軟和亞馬遜,谷歌的份額仍然十分相去甚遠。

根據研究機構Synergy Research發佈的最新數據,2020年二季度全球雲支出超30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3.33%,其中,領頭羊依舊是亞馬遜,佔據全球33%雲服務市場,環比上升1個百分點;緊隨其後的是微軟Azure,市場份額爲18%;而谷歌雲的市場份額佔比僅爲9%。

因此,對於谷歌而言,福特以及旗下的車型,無疑會成爲自己激戰雲服務市場的新籌碼。互聯網行業分析師楊世界表示,亞馬遜和微軟在公有云這個領域還是比較厲害的,但私有云還沒有形成絕對的優勢,而現在公有云慢慢飽和之後,雲服務會向着雲+細分場景的領域切入,比如車載就是一種場景的延伸。

早在谷歌將地圖裝載在各大車企旗下車型上時,美國市場調研公司Global Equities Research分析師特利普·喬德利就曾表示,“很明顯,谷歌不僅希望成爲PC、平板電腦和手機領域的服務商,也希望能夠成爲車載服務商之一。”

“谷歌本身在車載軟件上是有優勢的,”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指出,在控制系統方面運用比較多,因此福特和谷歌合作也是有利的。

福特不是沒有嘗試過自力更生。早些時候,福特曾投入上億美元來建設車內導航、娛樂等系統。2016年,福特曾向雲覈算軟件公司出資1.822億美元,嘗試和來自硅谷的科技公司開發更多的轎車智能化功能。

但J.D. Power等行業組織則表示,儘管福特等汽車製造商投入了大量資金開發這類系統,但消費者已經開始在開車時使用谷歌的Android Auto或蘋果的CarPlay,這些車載程序與手機上的應用程序類似,爲司機提供了一個更熟悉的界面。

吉姆·法利也承認了這一點,“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比電動化還大。汽車數字化以及汽車外的數字生態系統,都有助於形成一種忠誠模式,人們將很難轉換品牌”。

近期以來,智能化已經成爲福特的關鍵詞。4月1日,羅偉基將加入福特,接替Moray Callum擔任福特汽車公司全球設計副總裁。對此,福特首席產品及平臺運營官唐浩泰稱,有了羅偉基的加入,福特汽車打造智能互聯和電動化產品的進程會持續加速。

車聯網大勢

事實上,嗅到行業風向的不只是福特。在福特和谷歌“聯姻”之前,雲市場的另外兩大巨頭——亞馬遜和微軟都曾受到車企的青睞。

去年8月,豐田汽車表示,已與亞馬遜旗下子公司亞馬遜雲服務(AWS)達成協議,擴大雙方合作,計劃廣泛應用AWS的數據分析技術,並利用它幫助推進其所謂的CASE(互聯、自動/自動化、共享和電動出行技術)的進展。

而在更早之前的2019年2月,大衆集團宣佈已經與微軟在雲計算方面達成了合作,將進一步佈局網聯車業務,將在全球範圍內提供車載流媒體等網聯車服務。

對此,崔東樹坦言,汽車網聯化、智能化是大的趨勢,這是肯定的。

“汽車行業已經處於一個分水嶺上,新能源+互聯網是一個大的方向,”楊世界表示,現在新能源汽車基本都會加入一些智能互動的元素,互聯網公司都在切入這個領域,不只是谷歌和福特,在國內百度和吉利也有類似的合作。

楊世界指出,其實從資本的投資就能看出,以互聯網思維切入汽車行業,現在是一個風口。互聯網公司有完整的互聯網生態,包括各種軟硬件,會賦能傳統車企的轉型,而傳統車企的優勢則在於代工和供應鏈,從宏觀層面來看,二者結合的優勢還是比較顯著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汽車智能化的道路上,絕不只有傳統車企+互聯網公司這一種組合。之前,蘋果造車的消息就曾一度沸沸揚揚,去年12月,路透社報道稱,蘋果正在推進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並計劃在2024年生產一款乘用車,其中可能包含該公司自己研發的突破性電池技術。

楊世界表示,互聯網企業去做汽車,與傳統切入互聯網不太一樣,傳統思維疊加互聯網,可能還是會受到傳統因素的影響,而互聯網思維方面在組織優化、生產力方面要更靈活,但同時也有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