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4省份成立省級“環保集團” 助力地方環境治理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旭

環保市場的變革正在加速,各地密集成立的省級“環保集團”成爲其中一股新的力量。

近日,由中國環境報主辦的第十二期“綠金匯——環保總裁沙龍”召開,圍繞省級“環保集團”成立將給環保行業帶來哪些影響,安徽、內蒙古、廣西、遼寧等地“環保集團”的負責人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目前,全國已經有2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組建了省級國資委直接管理的環保產業集團或環保科技集團,這也成爲繼央企進入環保行業後的又一支環保隊伍。

在沙龍上,多家“環保集團”負責人表示,省級“環保集團”的成立,將彌補此前承接地方一些大的環保項目上環保企業小、散、亂等問題,能夠聚集更多地方資源,在推動地方環境治理上發揮更大作用。

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省級“環保集團”的成立,對跨市統籌、投資公益性回報比較差的項目等,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不過在它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觀察對公平競爭的環境是否會產生影響。

“環保集團”應着眼於提供技術儲備與支持

近年來,在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要求下,地方政府在環境領域的投入明顯加大,表現最明顯的就是環保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增多。

在巨大的市場吸引下,外來資本紛紛入局,一些大的央企加快在生態環境領域的業務佈局,同時民營企業也在不斷求變,或加強與央企合作,或積極引入國資。

與此同時,一支環保新軍正在強勢崛起——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組建了省級國資委直接管理的環保產業集團或環保科技集團。

安徽環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宇豐介紹,成立安徽環境集團,出發點就是看好環保未來的市場潛力,2017年以後,安徽環境集團無論是投資項目還是投資規模,各方面都進入了“快車道”,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

宇豐認爲,地方各級政府應該是推動環保產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主導者,也是重大環保項目購買服務的主體。而在省級環保集團成立之前,承擔這些任務的是一些中小規模的環保企業,其中絕大部分是民營企業。這些中小民營企業雖然數量多,但普遍存在規模比較小、技術水平比較弱、逐利性比較強等問題,和地方政府對環保項目的要求有一定的矛盾。

宇豐表示,成立“環境集團”並不意味着會與現有的環境企業形成直接競爭。他介紹,通過安徽環境集團的平臺,地方政府部門能夠找到急需的環保問題解決方案,同時,更多中小型民營環保企業也有不同的技術特點和不同的技術優勢,通過平臺也能夠找到較好的項目。

遼寧環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戰略投資部部長郭睿認爲,遼寧環保集團是遼寧省環保協會會長單位,在協會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把生態鏈條中各個企業的想法和意見向行政主管部門進行了有效的溝通,有助於加強監管部門和產業鏈條中參與者的聯繫。

在討論中,多家省級“環保集團”普遍認爲,未來環保產業領域能形成較爲良性的競爭規則,並梳理出央企、省屬“環保集團”、民營企業各自的市場領域——央企承擔首次的投入與分配,中小型民企承擔中間的治理,省級“環保集團”作技術創新綜合服務領域的技術儲備與支持。

部分環境處置領域已經出現產能過剩

進入“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承載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大,省級“環保集團”應當在哪些領域重點發力?

內蒙古環保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陳世杰介紹,集團找到了自己的發力點,即在生態修復上要加大力度,重要能源戰略資源建設基地要投身環保發展、綠色生產。

廣西環保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富奇表示,廣西環投提出了“十四五”的重點任務,包括以鄉鎮污水治理爲突破口,大力發展水環境治理;夯實電器、汽車拆解業務,打造循環經濟;致力於環境修復業務,推進環境延續開發等。

郭睿認爲,隨着中國經濟特別是新經濟的發展,對環保市場新的機會,尤其一些細分環保市場的機會進行深度挖掘,這非常關鍵,遼寧環保集團在環保工程治理鏈條上比較看重在土壤修復、大污水治理板塊爭取佔有一席之地,同時在危廢處置方面也會佈局一些重大項目。

薛濤認爲,省級“環保集團”業務的發展一定要把握好主管廳局的優勢資源,比如水利部相關的“環保集團”,在水資源利用和水污染治理上有優勢,另一項“環保集團”可能在工業治理、土壤修復等方面有優勢,而省級“環保集團”的興起,對地方解決一部分公益性投資、跨市的協調等都有推動作用,不過要注意的是在專業性上還需要進一步摸索。

在各路資本紛紛進入環保領域的同時,環保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也開始有所顯現。

郭睿坦言,有一些環境處置領域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狀況,個別領域甚至還出現了產能比較嚴重的過剩,這需要行業協會和相關監管部門給予一定的指導,要對某些項目加以適當的控制,避免企業投入到過剩的產能中。

此前,一些地方在諸如生活污水治理、垃圾焚燒發電等領域曾出現過低價惡性競爭等問題。

宇豐說認爲,當前環保領域企業在相互競爭的過程中,市場秩序還不夠規範,在不良競爭之下,有些行業項目的利潤壓得非常過分,存在着寄希望於後期運營來加以彌補的現象。總的來看,環保產業領域還有待形成更爲良性的競爭規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