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面,最后是师徒四人一马取得真经,成就正果而结束。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一个是他们是秉承佛祖和天庭的旨意行事,因此得到了天上仙佛的大力护持。

另一个也是师徒几人一路西行的过程中精诚团结,齐心协力所致。但是在在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团队也是经历了诸多摩擦,磨合了许久才形成了一个团结的集体。

其中最大的两次分歧是在“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以及“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在第十四回中,有六个山贼拦路抢劫,当时吓得“那三藏魂飞魄散,跌下马来,不能言语”。幸亏有悟空勇武,几棒下去,一个个尽皆打死,救了唐僧一命。

但是唐僧反而埋怨道:“你十分撞祸!他虽是剪径的强徒,就是拿到官司,也不该死罪。你纵有手段,只可退他去便了,怎么就都打死?这却是无故伤人的性命,如何做得和尚?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顿打死?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早还是山野中无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时冲撞了你,你也行凶,执着棍子,乱打伤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脱身?”

悟空道:“师父,我若不打死他,他却要打死你哩。”三藏道:“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却杀了他六人,如何理说?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过去。”

这是什么?这是唐僧虽然是佛祖二弟子转世,但是在红尘俗世里久了,忘记了本源,没有开悟,执着于世间之伪善之理。

不知除恶即是行善,“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才是佛家之正法。

而从他说了“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这一句,也可以看出唐僧在此刻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第一使命:取经。

而要想取得真经,你首先得保住有用之身。但是这一刻,他被后天的执着给蒙蔽了,忘记了佛祖。

师徒二人在这一回发生了很大的分歧,于是悟空飞身而去。幸亏得东海龙王相劝,以及观音菩萨引导,两人才重新回到取经正途上来。

到了第二十七回。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后,则是师徒二人两次分手。这一回的起因,也是因为唐僧不识好坏,错把妖魔当好人,而把自己的徒弟当恶人。

这次是唐僧主动把悟空给逐出了师门,直到唐僧遭难,八戒远赴花果山请回美猴王,才重新师徒合好,从此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

打杀六贼和三打白骨精的修真内涵,已经有颇多著作敘说,这里就不再重复。这里仅就“侣”之一字来阐述一二,我对这两段故事的理解。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之说,是君子之风。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呢,有一点不好的地方。就是把这种风格放大了,变成了“严于律自己的人,宽以待对手之人”。

很多人可能还以为这是好事,却不知实际上最大的错误正是此法。

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正人君子到后来都势微,而邪恶小人却日渐增多?就是因为这种错误的做法。

你对自己人极为严苛,对敌人(或者说不是自己人却极为宽待),这不是把向往正道的人给赶走吗?

我们看很多正派的小说,故事,很多清官就是这样。自己的亲友再有本事,只要有一点不足,就不提拔,不举荐,非常严格,怕别人说自己徇私。

可是贪官污吏不同,他们只要有好处,就不拘一格降人才(对于他们来说,能帮自己的人就是人才)。

于是呢,就导致了正义的力量越来越小,不正之风越来越盛。这种现象其实就是因为这种“严于律自己的人,宽以待对手之人”的风格造成的。

真正的贤者应该是“举贤不避亲仇”,但是这其中的仇,应该是指正道之人,只是私人之仇,非正道之仇。而“举贤不避亲”却应该大力提倡,因为自己的亲友有没有本事,道德是否良好,自己更清楚,举荐了他们,更加可靠。

《修真秘籍-论师徒》语云:师徒如父子。徒之贤者侠肝义胆,正大光明,尊师爱友……。

修真一途,法侣财地。法已经尽在丹经武学之中,只需精诚学习即可。侣之一途亦有众多真元一脉的同道学子,这却需要我们真正的精诚团结起来,而不是“严于律自己的人,宽以待对手之人”。

有的同道对待外人,非常地宽待。而对待自己同道,则是非常严苛,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毛主席说,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这一点,悟空做到了。也是需要我们这样学习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