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时,总觉得林黛玉祖先的列侯低于贾宝玉的太爷爷贾源的国公。因为爵位的排名是公侯伯子男嘛,所以列侯理所当然比公爵低。事实并非如此。从历史上看,林黛玉家祖先的地位并不比公爵低。

昨天我们分析了侯的历史,侯最初是诸侯王,列侯是除了王以外最高的爵位。林家的祖先是列侯,封邑在苏州。

商朝就有侯爵出现,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直到魏晋时期才出现。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有这样的记载:“关于西周的爵位……许多记载都是出于后人的想象,所谓‘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级并非事实,无论商、周都没有严格的五等爵制度。

公爵最早出现东汉末期。

秦、汉朝的二十等爵制内无公爵。汉末封曹操为魏公。曹操是第一位国公,但是此时的魏公不是爵位。

五等爵更晚一些,在魏晋时期出现。

魏晋置五等爵,即公侯伯子男。有郡公、县公,隋唐宋有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等。明朝有国公爵位,例如: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等。《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太爷爷贾源是荣国公,贾珍的太爷爷是宁国公。

列侯早于公爵。

诸侯最早出现在商朝,列侯最早出现在东周时期的秦国。而公爵出现在东汉末年。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出现更晚一些,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因此列侯的历史比公爵悠久。

许多古人的理想是“白璧黄金万户侯”,而不是“公爵”,这说明万户侯是人们最早追求的理想。

列侯比公爵有钱有势

列侯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列侯有封邑,封邑可以称国,可以享受封地的税收。列侯可以享受赋税,也有自己大片的土地、山林。列侯的财产更多、势力更大。

刘邦平定天下后,论功行赏,分封诸侯,因萧何功绩卓著,被封为酂侯,封地为酂侯国。其子孙后代共袭爵14代。

正因为列侯的势力和财产庞大,影响了统治者的利益,所以后来的统治者刻意压低列侯的爵位。魏晋时期,公侯伯子男为第一品、第二品,县侯为三品,乡侯为四品,亭侯为五品。

南北朝时期,南齐取消了列侯中的县侯,仅余下四品的乡侯和五品的亭侯。陈朝时列侯为八品。隋朝沿制,列侯八品。唐朝没有列侯,但“列侯”一词仍被用于泛指封侯者。

国公,只有工资,不享受封邑。皇帝可能会赏赐国公一些土地,让他们耕种。

国公是一种荣誉待遇,是虚职。国公的官职才是实权职位。例如:徐达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

《红楼梦》中宁国公的儿子贾代化袭爵一等将军,他的官职是京营节度使。这个官职才是实权。荣国公贾代善的儿子贾赦,他袭爵一等将军,这是虚职。没有正经官职,无所事事,所以他一天到晚和小老婆喝酒。

林家是列侯为什么住在苏州,不住在京城?

汉朝时,列侯自置家丞、庶子、门大夫、洗马、行人等家臣。列侯如果不任职或娶公主,就需要去封国居住,称为“就国”或“归故国”。

贾宝玉的四世祖是开国功臣,林黛玉的六世祖是列侯。显然林家属于“先古圣王后裔”。林家在前朝是列侯,当朝开国皇帝登基以后,继续保留林家的列侯爵位和食邑。林家虽然有爵位,有俸禄有食邑,但是没有在新朝廷担任官职。所以林家一家到封地——苏州去“就国”。

林黛玉的先祖的列侯和贾宝玉的太爷爷荣国公,谁的地位高?

红楼梦是一部架空朝代的书,因此里面的爵位和官职都是按照历史上的爵位和官职虚拟的。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列侯比国公有权有势。

1.林家地位比贾家高。

侯,最初就是王,诸侯王是也,也可以称之为国君、大王。后来,列侯是仅次于王的爵位。

列侯与侯爵不同。侯爵低于公爵。侯爵没有封邑,只有工资。列侯有封邑。国公同样也没有封邑。所以林黛玉先祖的列侯地位很高,比荣国公还要高。

林黛玉家的封邑在苏州,所以苏州城属于林家的。林如海没有袭爵资格了,苏州才不属于林家。

古代人实行高门嫁女,低门娶妇原则。贾敏是荣国公贾代善和贾母的掌上明珠,他们不会把女儿嫁给一个低于自己家庭的人家,这样会很没面子。古人把面子看得比命都重要。

如果列侯的地位比公爵低好几等,林如海和贾敏的婚事绝对不是门当户对。贾敏绝不会嫁给比自己家还低的人家。贾敏嫁给林如海的时候,苏州城还是林家的封邑。

《红楼梦》里,国公和列侯属于两个系列的爵位。都是仅次于王的爵位。从历史悠久程度来看,林家比贾家历史悠久;从封邑来看,林家高于贾家。

2.林家比贾家收入高。

林家除了有自己的土地、山林外,还能享有苏州的赋税。林家的收入分为三部分,第一,赋税;第二,田租;第三,俸禄。

贾家的收入只有两条:第一,田租;第二,俸禄。

两相比较,林家的收入比贾家高。

总结:

林家的列侯历史悠久,是王以外的爵位。公爵是后来出现的爵位,是仅次于王的爵位。公爵是荣誉称号,有俸禄,不像列侯一样有食邑,有俸禄。列侯实惠,名利双收。公爵是虚名,有官职的公爵才有权有势。

林黛玉祖先绝不比贾宝玉的祖先地位低。林家的收入比贾家的收入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