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马上就要到了,立春之后,就是春节前的准备节日,小年了。随着街道上放烟花的人越来越多,春节也如期将至,我也是满心欢喜,满心期待,盼望着春节的到来。每逢佳节胖三斤,这句话就在我身上深刻地体会到了。

以往过完寒假,我的体型都会发生“亿”丝变化,且不是胖三斤,是三斤的倍数胖下去,但更多是开心。在春节,我们与家人团聚,坐在一张桌子上,吃着热乎的饭菜,喝着饮料,一起庆祝春节。

虽然,外面的温度是冷的,但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暖烘烘的。吃完中午饭,下午大家玩起了宣战,一种扑克游戏,欢乐的声音包围了整间屋子。

年夜饭也早早的准备好,就坐在一起看看春晚,唠唠嗑,悠闲自在。那么让我来介绍一下北方在春节的这一天吃的美食吧。

其一,年糕,它不是韩国的炒年糕,而是我们有独家制作方式的年糕。年糕多为黄色,上面挤满了红豆,口感软糯,特别的筋道,有可能对于吃不惯的人来说是比较粘牙的。

我们过年的那一天早晨,就会用电饭锅蒸一盘年糕,可以放白糖,也可以放蜂蜜;一边吃年糕,一边吃咸菜,吃年糕的寓意就是谐音,吃“年年糕”就会“年年高”象征着天天向上,步步高升的寓意,一年比一年生活过得好,幸福美满。年糕的原材料一般是玉米面,杂粮。

所以,蒸出来的年糕才是金黄色的。年糕的做法很简单,先往玉米面粉的盆里,一边倒温水,一边用手搅拌,一直搅拌到,玉米面里没有明显的干粉,最后的玉米面,能用手抓成一个团。

然后,用锅把红豆蒸熟。年糕可以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片状,很薄。另一种就是类似于馒头的形状,但是比馒头小。第一种的片状年糕,可以等第二种的年糕蒸出来再切割。

第二种就是,需要用手把年糕搓成一个团,上面嵌入红豆,用锅蒸熟即可。第一种就是把准备好的玉米面粉搓成几个团,用擀面杖擀成一个面皮,再加上红豆,放在锅里蒸熟,熟了之后切成片状即可。

年糕是每年春节,都要出现在饭桌上的主食,其实年糕也可以用杂粮面做成,这种既营养又健康的食物,深受北方人民的喜爱;而且吃几片年糕后,下午做事情充满着活力。非常的耐饿,对于一些经常干重体力活的人民来说,年糕就像“士力架”一样,横扫饥饿,做回自己,带给我们无限的干劲与动力。

其二,铜火锅。这个用炭加热的火锅,我非常的喜欢。在外上大学期间,“为锅消得人憔悴”,我对它是魂牵梦绕,做梦都是回家吃到香喷喷的火锅。我们吃锅子,食材放的都很足,并不是涮锅中的鱼丸、鱼豆腐、鱼皮脆等丸子系列。

东北人更喜欢吃酸菜粉条和货真价实的肉,铜火锅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每次吃的时候,都是一股铜火锅散发出来的,特有的芳香。

我的美食排行榜中榜首就是铜火锅,这个火锅只有我奶奶家才有,汤底并不是普通的汤底,汤底是海底捞,涮锅里汤底永远比不上的,它不是用火锅底料用水调出来的,而是用高汤。

春节的火锅,汤底是非常讲究的,每到过年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杀猪,杀鸡,作为年货屯在家里,而猪和鸡就是高汤的来源,收拾好猪肉和鸡肉,奶奶就把它们放在大锅里,放入我奶奶的独门调料,姜,醋,花椒,大料等调料,不一会,香味就飘了出来。

用大勺子捞出来的鸡肉和猪肉一半端上了饭桌,最喜欢吃的还是没带多少肉的大骨头,需要用自己的牙和菜刀,寻找一点点的肉,和骨髓。吃到嘴之后,感觉比吃到都是肉的排骨还要香。肉里浸满了汤汁,一边嘬着骨头里的汤,一边享受,这真是人间美味。

剩下的那些肉和汤要放在火锅里,火锅里比较重要的菜就是冻豆腐和酸菜。这两个东北独有的食材,酸菜就是大白菜腌在缸里,放入盐,水等。让大白菜自然地发酵,拿出来之后是绿色的,且酸味可口。

冻豆腐最好的原材料就是我们东北的豆腐,因为东北盛产大豆,豆腐的营养价值含量更高,把豆腐煮五分钟,捞出冷冻一天,冻豆腐就做成了。

冻豆腐里面有空气的缝隙,在火锅里夹出饱满高汤的冻豆腐,放在米饭上,就是拌饭的最佳食物,夹出直接放在嘴里,一咬,高汤迸发出来,是熟悉的配方和熟悉的味道。

铜火锅最底层一般是排骨和鸡肉,排骨在铜火锅里,煮的嫩嫩的,鸡肉在火锅里也煮的鸡皮入口即化的那种程度,还会再放上几颗海米,第二层是酸菜和冻豆腐,第三层是粉条。

粉条是快要煮熟的时候才会放,因为粉条熟的时间快。再放粉条之后,还会往粉条上,围一圈五花肉。

铜火锅真的是色,香,味俱全,没有不爱吃铜火锅的人,只有没吃过铜火锅的人。铜火锅里基本有了我们东北才有的特殊食材,这是在别的地区,特别是南方,吃不到的食材。

所以,我才特别珍惜在家的这段时间,在外上大学,吃不到家的美食,特别是铜火锅。那种独有的香味,是我忘不了的味道。

其三,血肠和皮冻,血肠也体现出了我们东北人的豪爽。是在杀猪的时候,新鲜灌得的一种肠,是香肠的一种。香肠里大多数都是肉和淀粉,血肠肯定是肠如其名,里面都是猪血。杀猪之后,把猪的肠子拿出来,清洗干净。

杀猪的时候,会有盆专门在底下接住猪流出来的血,把这盆血里放一点淀粉,蒜,香菜等调料,然后就可以灌了。

我看过爷爷奶奶灌血,因为当时还小,看得瘆得慌,但是后来煮熟了,吃的比谁都香,这是干饭人的灵魂所在。

他们一人一手抓着猪的大肠,上面放一个窄口壶,另一个人拿一个勺子,盛着猪血往里面灌,最后用一个绳子绑住,放在大锅里煮,虽然煮的味道可能有点不太好闻,但是吃起来确实很香的。砸一些蒜,放一些酱油,淋在血肠上,这是东北家庭里最常出现的菜了。

对于把猪的大肠,弄干净非常关键,煮出来之后,猪血变得比较粘稠,都是调料的香味,猪的大肠变得非常有韧劲,考验了牙口。也体现出我们东北人性格泼辣,豪爽的特点。

大多数都是切成片吃,但是刚煮出来的时候,是直接给切成一大段吃,大口吃东西的感觉就是很爽,满嘴都是猪肉的香味还有猪血的调料香,没有一点腥气在里面,有可能这就是调料的力量,而且是我奶奶的独门秘方。

皮冻就是把猪的猪皮切出来,清理干净猪皮上的猪毛,加水加调料,熬成通体透明的那种白,就算成功。然后冷却,东北的温度低,自然地就冻在了一起。用铲子铲出,有刀切成块状,再淋上蒜,又一东北特有的美食完成。

其四,饺子。其实,不在春节,我们每家每户也会吃饺子。但是我认为,春节的饺子是最特别的。春节的饺子我们每一年都吃的是三鲜馅的。在几个饺子里包上硬币,吃到硬币的人,寓意下一年幸福美满,每次考试都满分,这真是最美好的祝愿方式啦!

我很喜欢吃面食,特别是饺子,每次吃饺子,我都会放特别齐全的酱料:醋,酱油,蒜,最重要的就是辣酱,那种特有的鸡肉的辣味,让我吃的饺子越老越多,最后吃完,盛上一碗饺子汤,胃里暖暖的。整个屋子也被饺子烘暖了。

饺子又名“交子”,交子则代表“更岁交子,团圆福禄”。一家人团圆,家庭和睦,健健康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幸福美满。

这就是我们东北人民,在春节吃到的独特美食,现在,我的窗外放起了烟花,年的味道越来越浓,我也越来越期待年的到来。期待着春节联欢晚会,期待着独特的带钱饺子,期待着猪皮冻,猪蹄,还有让我魂牵梦绕的铜火锅。

新的一年,新气象,新心情,新的一年里,希望疫情好转,每个家庭幸福和睦,家人身体健康,过上快乐甜蜜的生活。

我也很想在春节尝到南方的特有食物,希望以后春节的时候快递不会停运,这样在南北春节双方的饭桌上,都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美食,这也促进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促进。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节日,在春节,不仅能吃到美食,还能够跟家人团聚,一起开开心心过大年,更多开心高兴地就是家人的陪伴,让我们一起珍惜,“神州共庆无眠夜,半盏吟诗踢踏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