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历史书上,有一个人仰天长笑的照片令人记忆深刻。这张照片中乔冠华先生的大笑,还登上了《纽约时报》的头条,因为他的笑极具感染力,但是更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71年11月15日,这一次乔冠华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这届联合国大会是中国在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恢复了我国合法的代表席位后,第一次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

这次大会开得太不容易,可以说,大家并不是很了解我们当时的处境,在1971年我们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候,联合国的形势异常紧张,因为那个时候联合国在一定程度上是被美苏两大国操控的,其他国家都没有什么发言权。

当有人问,这样的联合国开会我们还去吗的时候?乔冠华曾说过一句话:“去,为什么不去?而且现在立刻马上组团就去。毕竟也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参加的话,那不是脱离群众了吗?”

连续写了几个通宵的发言稿,乔冠华写出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后的第一篇发言稿。正如乔冠华所想的那样,他不仅代表中国,更是代表着几亿的中国人民。他要做到自信,展现出中国人应该有的风貌。正是秉持不卑不亢的态度,乔冠华也是赢得了在场很多人的喝彩,展示了中国人的风貌。

这些做法使得乔冠华在联合国大会上成为风云人物,在面对一个记者提问的时候,记者这样问道:“乔团长,您此刻的心情如何呢?”这时,乔冠华仰天长笑,致使大家都不知道原因,当众人疑惑的时候,乔冠华的笑声戛然而止,他转头告诉记者,他已经对于记者的问题作出了回应。

是的就是这样的自信,就是这样的有底气,但是不得不说乔冠华的底气和自信不是来自于他的“不知天多高,地多厚”,而是来源于他多年的积累。

在乔冠华36岁的时候,乔冠华才正式开启了他的外交生涯。准确说乔冠华的外交生涯是周恩来总理一手培养起来的,乔冠华是周总理在外交方面的“嫡传弟子”。在长达三十几年的时间里,乔冠华和周恩来总理一起共事,一起处理外交事务。两人共同见证了新中国外交的成长。

1913年出生的乔冠华从小就是个天才,十六岁在我们还在上高中的年纪,乔冠华就已经独身一人来到清华大学读书。

在我们刚上大学的年纪,乔冠华已经完成在清华的学业。20岁的乔冠华已经开始在日本的东京帝国大学留学了,而后他又来到德国进行留学。仅仅用一年的时间乔冠华就从德国图宾根大学顺利毕业,并且还拿到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的毕业证。

这么多年的积累,和超强的学习能力,为以后乔冠华在外交界叱咤风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乔冠华到底有多强,到底有多优秀,我们的评论可能是微不足道,但是,毛泽东主席却这样评价过他:

“他(乔冠华)的文章很好,分析得有气魄,一篇文章有如千军万马,我看他的一篇文章,足足能够顶得上两个坦克师呢!”

早在1940年法国和德国打得火热的时候,乔冠华就在香港的一家咖啡馆里面对记者精准预测:“三天后,巴黎将不战而降!”这不是他口出狂言,而是自己经过分析才做出来的预测。结果,真的像这个黄皮肤的中国小伙子预测的那样在三天后,法国就投降了。可见乔冠华真的是有一定能力的。

乔冠华老先生,真的是可以用一代外交英才和楷模来形容。作为中国外交的奠基人之一,乔老爷子是当之无愧的国之功臣。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乔冠华老先生的外交特点就是风度翩翩,但是言语之间还透露幽默俏皮,这就是乔冠华老先生的一贯作风。严谨但又不失幽默。

1983年9月22日,新时代的外交家乔冠华去世,享年七十岁的他创造了无数精彩的外交时刻,他为新中国外交付出的一切都值得我们铭记,这个老爷子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了壮丽的外交史。

难以忘记,究竟有多少次外交场合中面临着危险,是他一句话就点醒了众人。乔老爷子犹如外交界的一盏明灯,为后来人指明了道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