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俗语是先祖们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总结,概括而成。经过口口相传,流传至今,它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在农村,但凡是上点年纪的人,即使大字不识一个,也都能讲出很多揭示生活哲理的俗语,比如这句“宁扶竹竿,不扶井绳。”

竹竿和井绳都是农村里常见的两样东西,竹竿又直又硬的,而井绳是软趴趴的。竹竿倒下了,只要随手一扶,它就能立起站直了。而井绳则不行。老百姓们正是用这两样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类比生活中人与人相处的一种现象,以此来警示教育后人。

“竹竿”和“井绳”的深意

竹竿就好比那些目前虽穷,或者暂时遇到困难,但有骨气,有上进心,有自强意识,想要努力改变糟糕局面的人。

这些人,自身已经足够努力,很多时候只是缺少一个机会或者一个契机,只需外人帮扶一把,他们就能借力走出困境。对于旁人的帮扶,他们也会感恩于心。

井绳也同样类比那些生活或工作都不如意的人,但这些人之所以会有目前的这种状态,完全是因为自己好吃懒做,也完全没有要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状的想法。

别人若想帮他,就好比是个无底洞,永远都填不满。在农村里还盛行一句话就是“扶不起的井绳,糊不上墙的烂泥。”就是对这类人又一形象的解释。

就好比人家给你几斤谷子,原本是想让你留种播种的,但你却把它给煮了吃了,回过头来还怪人家给的太少,不够你吃几顿。又比如人家给了你几只鸡,本想让你养着,生蛋、孵小鸡,你却把它卖了或吃了,然后又埋怨卖不了几个钱,或吃得不够痛快,顶多塞个牙缝。

农村俗语“救急不救穷”,说的也正是“竹竿”和“井绳”这两类人。

亲朋好友偶有急困,你去帮一帮,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待他日他们脱困,定会对你铭记于心,感恩你的雪中送碳之举。

而那些本有自立能力,却一直贫困的人,你最好要少帮。帮过几次,若他们不思进取,你就该停手了。因为你一直帮他,他就会对你产生依赖。若哪天,你对他失望了,不帮他了,他反倒会回过头来怨恨你,正所谓是“斗米恩升米仇”。

常听农村老人说起的“宁可给好汉牵马坠镫,不给孬种当活祖宗”,也是这个意思。你帮那些有骨气有志向的人,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恩惠,他们也会对你再三感谢。而那些一心想要依赖别人的人,你倾尽所有,他们也只会嫌你给的不够。到最后,没把他扶起来,还把自己给拖跨了。

可见,这些农村俗语处处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很多时候,我们真的该多听听老人给我们说的这些老古话,这样,生活就有如指路明灯了。

点右上角“关注”,看陌上花每日给您带来各种农村趣闻杂谈和农事资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