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周 / 文

每逢过年,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那就是“压岁钱”

这也是中、日、韩等亚洲国家特有的习俗,在欧美国家,大人们多是给孩子送礼物。

而直接给钱的问题是,原本古人为给孩子讨个吉利流传下来的风俗,现在却演变成了成年人之间的人情角力。

有个朋友说,每次给亲戚家孩子压岁钱的时候都犯愁,给多给少不好拿捏。

给多了,自己吃亏,对方也尴尬,要是给少了,尴尬的就是自己。

以至于她每次都不敢先给,总是要等对方给了之后,再包个差不多的还回去。

还有个朋友说,她们老家的规矩是,在互相给对方孩子压岁钱时,后给的就要多给20%。

这也麻烦,先给后给都不合适。要是抢着先给了,感觉就像是想要占便宜,少出多拿似的,可要是总等着别人先给吧,自己就得多出血。

大人们暗暗较着劲,你来我往,水涨船高,小孩们拿到的压岁钱也是一年更比一年多。

有些孩子过个年,就有了好几千的收入,有些孩子甚至能拿到好几万。

我身边的大多数朋友,都不会像上一届父母普遍做的那样,以“代管”为由,直接就把孩子的压岁钱拿走。

但新的问题也来了。

这么大一笔钱,难道真的就什么也不管,让孩子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吗?

孩子无条件拿到这么多钱,完全是“不劳而获”,真的不会扭曲孩子的金钱观吗?

压岁钱该不该给孩子?

虽说孩子收到多少压岁钱,通常也意味着父母给出去多少,有时候甚至给出的更多。

但既然都明确说了,这是给孩子的压岁钱,大人们还是应该信守承诺。这是其一。

其二,学习怎么管理压岁钱,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财商教育,更是帮孩子树立正确金钱观的好机会。

在大多数中国家庭,父母都不擅长跟孩子谈钱,更没有培养孩子财商的意识。

但在如今这个物质诱惑太多、各类金融诈骗又层出不穷的时代,孩子如果对“钱”没有概念,又缺乏正确的金钱观、管理不好自己的欲望,那简直就是灾难。

一名19岁的扬州姑娘,因为太想买新手机,钱不够,于是陷入了“校园贷”的圈套,但因为还不上利息,只能不停地借钱补窟窿,最后,利滚利成了巨额债务,还被借款人拍下了裸照。

安徽某著名高校的一个院系学生会主席,因为网络赌博输掉了130多万元,被迫向多家校园贷借款,结果逼得父母把房子都卖了,也无法还清债务。

正如《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所说:“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会有其他人取代你;如果让骗子、奸商、警察取代你,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有些父母之所以收走孩子的压岁钱,是因为担心孩子没有自制力、乱花钱,心想自己先替他攒着,等孩子长大了,再还给他。

虽是好意,却让孩子失去了认识钱、理解钱的机会。

而且一直对钱避而不谈,即便孩子生理上长大了、成年了,可管理钱的能力,以及有关金钱的价值观,却不会随着年龄而增长和成熟。

孩子有权处置压岁钱吗?

我在知乎上看到有网友吐槽,他用压岁钱买了一台游戏机,结果被他爸砸了,还挨了几巴掌。

还有个中学生说,因为她连续好几年用压岁钱买汉服,大概买了5、6件吧,父母很生气。他们认为,这些钱应该攒着,等重要的时候用。

可她觉得,自己买汉服是因为热爱,而且也不是穿一次就扔,心里很不服。

说到底,这些冲突都是来自两代人之间消费观念的差异。

虽然父母没有直接拿走孩子的压岁钱,但他们也不希望孩子把这些钱,花在他们不认可的地方。

那么,孩子到底有没有权处置自己的压岁钱呢?

既然压岁钱是孩子的,他当然有权决定怎么花,但这个话题应该尽早拿出来跟孩子一起讨论。

钱给了孩子就撒手不管,结果在看到他买了自己无法理解的东西时,又冲他大发脾气,这既没有尊重孩子,也不能让他学会合理花钱,还会激化亲子矛盾。

比起直接干涉孩子的决定,不如平时多和孩子讨论有关钱的话题。

比如,逛超市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和思考,100块钱可以买到哪些东西?如果蔬菜涨价了,和孩子聊聊,有哪些可能导致涨价的原因。

有些家庭在讨论旅行计划或是各项家庭支出时,会选择避开孩子,但其实,这些生活点滴,都是跟孩子谈钱的好时机,孩子会对钱的价值有更深的理解。

跟孩子谈钱,越早越好。

年幼的孩子,父母的引导和影响会更大,等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后,父母再想要去影响他,就更难了。

压岁钱可以怎么花?

孩子小时候怎么管理压岁钱,长大后也会有很大概率用类似的方式去处理金钱问题。

那么,要怎么引导孩子更合理地规划压岁钱呢?

首先,可以和孩子好好聊聊“压岁钱”的由来。在科普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孩子也能更好地理解,压岁钱不是不劳而获,而是来自长辈的爱。

有些孩子拿到压岁钱,可能还会比较谁给得多,谁给得少。

这个时候,父母也需要引导孩子去看到,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无论多少都是珍贵的心意,多给的是情分,而不是理所应当。

这些对待压岁钱的基本态度,也会形成孩子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其次,你可以建议孩子,把压岁钱分作几个部分。一部分用来消费。买自己特别想要的东西,或是分配到一年里的每个月或每周,作为零花钱。

你还可以引导孩子,专门留出一笔全年的“社交预算”,遇到家人和好友生日时,用来购买礼物。

还有一部分作为储蓄。你可以带孩子一起去银行开个户,并借机普及跟银行相关的知识,比如,为什么钱存在银行里会产生利息,等等。

对于上学以后的孩子,还可以再拿出一部分,用来教孩子尝试各种理财方式。

比如,跟孩子一起购买保险、基金定投等。这个部分的知识比较专业,如果父母自己不擅长,可以买专门写给孩子的理财书。

从小学理财,最重要的不仅是教孩子如何“钱生钱”,更是让孩子具备足够的风险意识。

从小培养孩子驾驭金钱的能力,长大后,他才不会成为金钱的奴隶。

马上又要过年啦,说说看,你打算如何引导孩子,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压岁钱呢?

- 作 者 -

简简周

壹父母联合创始人

美国科恩博士亲授游戏力讲师、儿童游戏治疗师

亲子关系顾问、专栏作者

文章版权归壹父母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壹父母助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