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名字带有“龙”字的民族,人数不到万人,女子出嫁前要先纹面

国内冷门的特色旅游景点不少,几乎个个都宛如世外桃源般美丽,但要说到能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我觉得还是被誉为“西南最后秘境”的独龙江更为神秘。

独龙江发源于西藏察隅,在云南境内由北向南蜿蜒150多公里,江面平均宽度约40米,也是云南的六大水系之一。大家可别小看这短短的40米距离,当地独龙寨的人还用“隔岸谈话听得见,见面握手走三天”来形容。

事实上你要是真的体验过,就会发现这一点也没有夸张,甚至有些偏远的地方走上十天也不见得能够把手言欢。原因自然是因为江水湍急,再加上水下密布暗礁,渡船也是办不到的。

每年11月独龙河谷就仿佛和外界断了联系,十几米厚的积雪一夫当关,把一切都拦在了雪山外,只有等到来年冰消雪融,河谷里才会逐渐热闹起来。这倒也不是说当地人就真的与世隔绝,只是他们用来连接河谷两岸的方式有点特殊,许多到访的游客都曾见过“会飞”的独龙族人。

他们的“飞行”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吊桥也有溜索,而且还不分白天和黑夜。虽然这样的方式很危险,但生存的压力迫使独龙族人练就了绝技,因此沿独龙江旅游,看当地人“飞身”过江也是种莫大的满足。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洛”,是跟我们国内唯一带有“龙”字的民族,也是云南省人口最少(2010年约7000人)的民族。

他们虽然有属于自己的独龙语,但却没有属于本族的文字,在半个多世纪前他们还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原始生活。

1999年,全程96.2公里的独龙江公路正式通车,结束了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民族历史。但由于受到地质环境影响,公路时常遭遇滑坡、泥石流、大雪封山等灾害侵袭,道路也在不断修整改进,真正能通车的时间并不算多。

直到2014年,独龙江隧道贯通,独龙族人才告别长达半年的封山历史,迎来了全年通车的新时代。

独龙江流域的海拔落差接近4000米(最高4936米),水质极佳降水丰富,蜿蜒盘绕犹如一条蓝绿色的巨龙。

位于流域中心的乡政府驻地,也是独龙江国家公园的旅游集散地,近几年来这里建成了很多现代化新建筑,宾馆酒店、特色饭店一应俱全,最重要的是在这能看到即将消失的“纹面女”。

独龙族原有原始群婚的习俗(现已废除),女子有纹面的传统,至于个中缘由众说不一。有的人说女子纹面是为了变得更美;也有说纹面是为了完成部落图腾,有消灾辟邪的功效;还有人说是为了避免抢夺女子……

独龙族的纹面图案大多都像是一只飞舞的蝴蝶,因此人们更加倾向于认为纹面是为了死后能羽化成蝶,像蝴蝶一样自在美丽,往生的蝴蝶梦也成为了现世的精神支柱。

据当地一位年近耄耋的老人所回忆,纹面是女子出嫁要做的第一件事,过程既繁琐又痛苦。原来所谓的纹面并不是我所想的纹身,而是有点类似古代对犯人施行的“黥面”,更简单点说就是毁容。

纹面师首先会用锅底灰在女子脸上画出图案,然后再用带刺的荆棘条依图案慢慢刺破脸庞,最后用一种深色的草汁混合锅烟反复揉搓刺纹,使其完全渗入皮下形成印记。大概一周左右,脸上红肿消退,伤口结痂后就留下了一幅青蓝色的图案。

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纹面”的习俗被禁止了,往后新婚纹面的女子也逐渐减少,如今能见到的纹面女已经非常少了。不过据当地人介绍,未来要是开发独龙江旅游度假的话,还是会选择以“贴画”的形式来重现纹面女风采。

去独龙江旅游观光,除了想要一睹溜索过江和纹面女以外,也可以纵情山水间,到一个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来一场徒步行。常规的徒步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由独龙江穿越迪政当、木当、木奎,最后直达西藏察瓦龙的扎恩村。

还有一条是从迪政当转猴子山、理鱼嵴、曾姆腊卡山垭口、克劳伦河道,最后抵达西藏察隅的日东村。

当然,除此以外还有不少走法,只是当地的路况不是很好,想要徒步最好请一个向导开路。独龙江有很多风景绝美的地方,不过有些贴着崖壁比较危险,拍照的时候不要靠前。

藏于深闺的独龙江你爱了吗?

想了解更多的精彩内容,那就请你动动小手点个关注,用风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社会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