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荣的摩天大楼,高162层造价15亿美元,其中244米是靠塔尖来凑

美国芝加哥被誉为“摩天大楼的故乡”,我国上海则是建造摩天大楼最快的城市,但真正能被世人所铭记的摩天大楼,完全都是取决于它的建筑高度。可当我们还在惊叹哈利法塔高耸入云时,细心的人却已经发现,很多打破世界纪录的超高大楼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顶部超高的“塔尖”装饰。

而根据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协会(CTBUH)规定,装饰尖顶属于建筑原设计,只要其高度不超过总高度的50%(高楼)它就能计入总高度,反之则被视为通讯塔(高塔)。

众所周知,哈利法塔总高162层(828米),共用了14.2万平米的玻璃和6.2万吨的强化钢筋,同时它还搭配速度最高为每秒17.4米的电梯,总造价高达15亿美元,被誉为“世界第一高楼”。

经CTBUH认定,哈利法塔的虚荣高度达29.4%,也就其中有244米是靠塔尖来凑。如果要剔除虚荣高度的部分,世界最高大楼的排名还要重新排列,说它是虚荣的摩天大楼相信一点也不为过。

“虚荣高度”的争论之路

引入“虚荣高度”这一概念,源自1998年吉隆坡双子塔(石油双塔)和当时世界第一高的美国芝加哥威利斯大楼(希尔斯大楼)之争。原来吉隆坡双子塔的实际高度要比威利斯大楼矮,可若是要算上塔尖装饰双子塔将有451.9米,比威利斯的442.3要高出一线。

眼看保持多年的世界第一就要被人夺走,威利斯大楼的负责人肯定不服,双方争执不下这才找第三方“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协会(CTBUH)”进行裁决。

最终CTBUH引入虚荣高度概念,判定吉隆坡双子塔高于美国威利斯大楼,从而预示着用“虚荣高度”来争夺排名的情况将愈演愈烈。

虚荣的地平线

在激烈的世界最高大楼角逐中,出现“虚荣高度”这种现象的国家有不少,迪拜就是其中之一。据数据统计,迪拜最高的19座摩天大楼中,平均建筑高度中的1/5均属于虚荣高度。占比最高的迪拜帆船酒店,它的装饰尖顶高达124米,占总高度39%;皇家钟楼酒店的“克雷森特”金属塔冠(顶部由黄金铸成新月状)高155米,占比25%;再加上一个哈利法塔的244米装饰尖顶……

这种情况就像是量身高时,非得把冲天辫的高度也计入身高一样,难怪很多群众和专家会称迪拜为“虚荣的地平线”。

哈利法塔观景指南

抛开实用性不谈,哈利法塔还是有很多值得夸奖的地方,至少它已经成为了闻名世界的地标建筑,而且里面的水电、空调、卫生等等系统也都极为强大,光水管长度就超过了100000米。

游客若是想要参观哈利法塔有两种主流选择,一个是前往124层的普通观景平台(票价约220人民币,晚上18点30分后停止营业),另一个是到125~148层之间的天空观景平台(票价约615元,晚上18点后更贵)。两者虽然皆能感受到迪拜一半沙漠一半海水的神奇魅力,但如果能站在更高的上帝视角,相信你也不忍拒绝。

摩天大楼真的越高越好吗?

越是繁华的国际大都市越是高楼林立,而作为繁荣象征的知名摩天大楼,它既能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又能贡献更高的经济收益。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摩天大楼的建造的费用远高于普通建筑,而且建成后的养护费用更是夸张。玻璃面积高达14.2万平方米的哈利法塔此前靠人工清洁外部就需要36名工人花费3~4个月才能完成。

为了保证大楼的安全性,电路、电梯等检修成本也不可忽视,万一被空置下来那所造成的运营损失更是天价。

如果将来真的有一天需要拆除建筑,越高楼越难拆,更何况它还处于城市最繁华的经济地带……

不知道大家是否赞成摩天大楼搭配“虚荣高度”呢?

想了解更多的精彩内容,那就请你动动小手点个关注,用风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社会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