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蓝宝石之都”,20年间人口暴涨300倍,随手一挖都是宝石

在一般情况下,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是缓慢的,想在短时间内暴涨并不容易。可在现实生活中,位于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西南部的伊拉卡卡镇,它的人口就在短短20年内暴涨了300倍。也许很多人会感到难以置信,因为马达加斯加并不是富裕的发达国家,也没有高额的社会福利,为什么人们都会成堆地往那里去呢?

这座名为伊拉卡卡的小镇原先并不存在,它只不过是马达加斯加岛7号国道线上的一个小型加油站,加起来人口还不到30人。它之所以能够吸引到大量的外来人,完全是依靠地下大量的宝石,号称世界上最大的蓝宝石矿床。翻查历史过往人们发现,马达加斯加岛在大约258万年前曾经遭遇过一场罕见的大型火山喷发,大量的海底沉淀矿物被滚烫的岩浆液化并流向了地表,最终形成了一片约18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宝石矿床。

没有人知道这里究竟还有多少宝石正在等待人们发掘,因为随手一挖都是宝石。自从伊拉卡卡镇被发现成为宝石大产区后,无数蜂拥而来的淘金客不断刷新着人口记录,在20年内人口暴涨300多倍,如今总数已经超过了6万人。当地最出名的也是唯一合法的大型开采点只有一个,它的主人是一个来自瑞士的大富豪,在获知“地下有宝”的消息后他花了很小的代价就买下了这块土地。在70多个雇佣矿工的人工开采下,宝石矿20年间已经累计获取了超过15亿美元的利润,它也因此被人称为“瑞士银行矿”。

事实上当地的宝石矿并不是最暴利的,因为258万年前的宝石矿床在地质变迁的外力作用下早已散落到了各处。密度大的地方也许挖个一米两米就能找到宝石,密度小的地方可能挖个十几米也找不到,因此当地最为暴利的行业实际上是将土地租售出去的业主。根据当地的土地法,政府和业主共同拥有土地权,因此业主可以直接获得一半的土地,他们会把这些分得的土地再拆分成几份租售出去换取稳赚不赔的收入。

有钱投资的采矿工可以直接花钱租下矿坑自己挖,没钱的就只能跟业主商量,租一小块地挖看看,有宝石出矿就能交得起租,没有的话就只能当作免费的劳力帮业主挖矿。除去这些人以外,人口数量最多的就是低级挖矿工(挖到的宝石都要上缴),他们的工资每天能有2~5美元,这对贫穷的非洲人来说已经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最后一类就是当地的土著,他们有着自己的劳作方式,开餐馆、旅店、便利店等等,闲暇的时候就带上纱网去矿坑附近找那些被丢弃出来“废料”。

据说此前就有一个12岁的小孩,他在废弃的石料中淘到了一颗价值30多万人民币的蓝宝石,这对那些抱着“捡漏”心思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好消息。只要运气好,就有可能一夜暴富。挖矿的生活容易吗?事实上这些矿工的劳作方式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简单,由于矿床是火山沉积岩,越往地下开采就会遇到越多的有毒气体。

每年因为地下井室中毒或者窒息的矿工数量就不在少数,而他们的应对方式却极为简陋,无非就是一人在矿井上用大塑料袋顺着小管道向下挤压新鲜空气。一些经验丰富的老矿工,他们会自己在矿井下再挖一个面积上百平的“地下室”,一来可以增加氧气的获取,而来可以方便把挖出来的砂土运到附近的河里清洗,运气好的人就能在砂土中淘到一些细碎的天然宝石。

伊拉卡卡镇虽然是世界有名的“蓝宝石之都”,巅峰时有超过6万名的矿工和2000家以上的收购商,蓝宝石年产量也占据了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但谁也无法准确预判国际价格的波动和收购商出价的多寡,因此在淘到宝石后他们都会尽早脱手。

现如今伊拉卡卡镇名扬四海,成为了马达加斯加有名的旅游网红打卡地,因为人口的暴涨也衍生出了大量的酒店旅宿、学校医院等社会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伊拉卡卡镇的街道公路两侧有很多宝石商人的店铺,但价格方面的差异很大,不懂得鉴宝的游客最好不要轻易出价,因为外表看起来相同的宝石也存在质地高低。

想了解更多的精彩内容,那就请你动动小手点个关注,用风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社会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