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自曝童年经历,才发现郑强“现在的孩子累死在起跑线”多残酷

颜宁,中国科研界的学术女神,不仅颜值高,科研能力也是世界顶尖水平,30岁的时候就成为了清华大学的博导,成为清华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如今,她是世界一流高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并入选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看到她现在的成就,俨然就是典型的超级学霸,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她的成长经历,到底什么样子的教育,造就出了这样一位经天纬地的女科学家?前不久,颜宁接受联合国采访的时候,自曝童年经历,出乎所有人意料!

颜宁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她出生在山东章丘,后来因为父亲工作调动,全家才一起到了北京。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由于日常忙于工作,很少有闲暇时间来管教颜宁。所以,这位未来的女科学家小时候从不用上各类启蒙班、培训班、兴趣班。学校里作业很少,每天的回家作业基本都能在学校里完成,回到家里基本都是玩。

那时,她住在父亲单位的宿舍楼,每天傍晚,宿舍楼下的院子里,都有很多小朋友在嬉戏打闹,有丢沙包的,有打扑克的,小女娃颜宁也是其中之一,每天都玩得灰头土脸的回家。

除了和小伙伴玩耍,颜宁的童年时代还有两个爱好,一个是听评书,那时她最喜欢听的就是《哪吒传》,腾云驾雾、翻山倒海的神话故事,让她脑子里充满了各类幻想。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读小说,父亲的房间有很多书,她最中意的就是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每每读完,心中就会产生无限好奇。每天睡觉也不晚,基本在8点钟就已经躺在被窝里。

这就是“学术女神”颜宁的童年经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没有严苛的家庭教育,没有繁重的课业负担,也没有各类五花八门的课外辅导,她的童年就是一个普通家庭都会有的放松状态。

然而,40年后的今天,现在的孩子生活学习的状态却呈现了天翻复地的变化,正如“网红教授”郑强曾经在一次教育论坛上所说:“中国现在的孩子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被累死在起跑线上,潜力都被过早透支。

纵观当今中国社会,多少家庭都存在教育焦虑,为了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就进行胎教,还抱在手上的时候就开始教唐诗,刚会走路的时候就要去上各种启蒙班,要准备上学了还有各种兴趣班、英语班、奥数班等着。

可是,我们同样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我们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本,就已经开始学习美国中学阶段的知识,我们的奥林匹克竞赛屡屡获得世界金奖。然而,等到真正的世界科技大奖时,却很少出现中国人的身影,譬如享誉海内外的诺贝尔奖,几乎都是美国人和日本人

颜宁在接受联合国采访时,也特别说明了,之所以现在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是因为小时候读了很多杂书,激发了想象力和好奇心,是现在取得一切成就的原始基础。

但是,反观现在的孩子,在本该充满好奇和幻想的童年时代,却被数不完的兴趣班、培训班、各类作业“塞”满了。这就是郑强所说的“中国的孩子,潜力被提前透支了!

当孩子本该在尽情玩乐的童年,却被各类学业压力、升学压力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也许他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但是,从小背负着远超他们年龄可以承受的负荷时,也注定他们在这条名为“人生”的赛道上走不远。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孩子到了大学就变成了“废人”,不学习,逃课,打游戏。曾经没有在童年玩乐的时间,要给全部补回来。

教育,不是家长不是老师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让孩子通过外界正确地引导,自主选择。输在起跑线上不可怕,累死在起跑线上才残酷。请多给孩子一些时间,静待花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