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总是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有些人说的“1979年对越作战,我军坦克用背包带捆绑步兵,导致损失惨重?”,还说“当时我军都用背包带把步兵捆绑在坦克上,执行高速穿插任务,结果遭遇越军伏击,士兵解不开背包带,都成了活靶子”。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坦克搭载步兵是找死,然后就此指责解放军装备和战术落后,这个段子很多大V都传过,包括某矮姓大V的脱口秀节目《X说》。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其实是以讹传讹,误导了好些善良纯真的围观群众。首先,使用坦克搭乘步兵,步兵趴坦克作战,是一种非常正常的作战方式。从一百年前坦克诞生的那一天起,坦克就一直在搭载步兵作战。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再到北非中东战场、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以至最近的伊拉克战争和反恐战争。步兵都经常使用坦克搭乘作为高速机动的工具,这没什么好丢人的。

步兵搭乘坦克有很多好处,一是节省了士兵的体力,还解决了摩托化运兵车辆不足的问题。二是步兵与坦克可以同进同退,协同作战,有效地提高了部队的进攻速度。三是还可以让步兵充当坦克的眼睛,起到放哨的作用,弥补坦克视野较差的缺陷,让坦克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在二战以后,苏联军队率先实现了陆军的基本机械化,广泛装备了BTR轮式装甲车和BMP履带式步兵战车,发展出了步兵搭乘步兵战车随同坦克高速进攻作战的新战术,机械化步兵才彻底不用趴坦克了。不过,在实际的战场上,由于苏式步兵内部空间过于狭小,苏联步兵还是比较喜欢搭乘坦克。苏军甚至幽默地将趴坦克作战的步兵称之为“红色坦克骑兵”。

就是大量装备装甲战车的美军步兵,也经常趴坦克。美军对步兵趴坦克还有着严密复杂的正式条令规定。按照美军的作战条令,如果一个步兵排需要伴随坦克快速前进,而手头还有没有机械化战车,那么就可以搭载坦克作战。那么,解放军趴个坦克怎么不行了?

(这是2003年4月,在伊拉克战争的巴格达战役期间,美国M1A1型坦克搭载着步兵进入市区的情景。坦克前侧的步兵排长(或班长)正在同坦克车长交流,而携M203型榴弹发射器和机枪的步兵坐在坦克两侧和后部)

那么,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我军在1979年对越作战中,步兵用背包带捆绑在坦克上,经常有解不开背包带造成重大伤亡损失的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解开这个谜底。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前,我军做出过以坦克部队的快速纵队进行一次穿插东溪作战的决心,意图夺占越南东溪,打通四号公路。此战计划出动三个坦克营和三个步兵营,包括43军坦克团1营和2营,42军坦克团2营,以及步兵376团的1营、2营、3营。

参战坦克团均为纯坦克部队,缺少步兵作战车辆。在1979年的时候,我军还没有步兵战车,63式装甲输送车也极少。南方标准的步兵部队大多数是两条腿机动,连骡马化都没实现。所以这3个步兵营根本无法跟随坦克部队的穿插速度,所以必须使用坦克来搭载步兵。

在战前,我军还组织了坦克营和步兵营的多次合练,进行了坦克直接搭载步兵作战的适应性训练。由于这三个坦克营只有90辆坦克,而参战的三个步兵营大约有1000名官兵,所以每辆坦克需要搭载10名以上步兵,最多的一辆坦克上需要搭载26名士兵。而且坦克上还要携带步兵营和步兵连属的重武器。所以需要提前准备一套坦克搭载步兵的完整稳妥方案。

(搭乘坦克的苏军)

经过多次的训练磨合,我军最后总结一个办法,就是为搭乘坦克的每个步兵发一根带挂钩的保险绳,上了坦克以后,就把保险绳系在腰上,另一端用挂钩挂在坦克两侧的扶手上。同时还制作了一套简易的夹具和捆绑设备,把步兵营的迫击炮、重机枪和82无坐力炮等重武器都捆绑固定在坦克上。

这些临时措施,解决了成建制步兵搭乘坦克的问题。这就是以讹传讹的“把我军士兵捆在坦克上”的“背包带”传说的由来。其实那并不是“背包带”。

在整个战争期间,我军坦克搭载步兵作战,遭遇越军伏击的较大损失只有一次。那次是43军坦克2营搭载着一个步兵营进攻至一个狭窄地段,被越军用树木、石块设置的路障阻断,突然遭遇道路两侧埋伏的越军40火箭筒、轻重机枪的交叉火力射击。

很多步兵来不及下车战斗,而且机枪和轻炮等重武器都捆绑在坦克上,一时无法使用,崎岖地形也导致坦克不能观察周围情况和发扬火力。一开始我军就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况,才导致短时间伤亡80余人。

不过,随后我军步兵就立即下车展开战斗,以一部兵力和火力压制和摧毁敌反坦克火器和埋伏的步兵,同时组织力量立即排障。经过一番激战,消灭敌人火力点8个,打开了坦克的通路,随后继续向前进攻。

东溪穿插作战进行的非常迅速,越南人显然没有料到中国军队会这么快来到他们的村庄,所以当43军的坦克部队驶过东溪街道的时候,村庄里还升起着炊烟,省城高平至东溪的公共汽车也照常运行,还有向他们招手致意的越南村民。东溪穿插战斗的成功,使得我军切断了高平以西的铁路,完成了迂回任务,为前线我军主力围歼越军造成了非常有利的态势。

单以任务执行和完成程度而言,东溪穿插战是整个越战当中难得的精彩战例。这次战役的组织是非常成功的。我军在越军看似没有缝隙的防线上找到了突破口,大胆投入兵力,在战线一侧达成突破,给正面越军的士气相当大的打击。这一战,使越军企图在山区粉碎我军进攻的计划彻底破灭。

在对越作战中,我军坦克部队获得了大量山地丛林作战经验,同时也暴露出步坦协同不利、战场维护脱节、工程车辆配套不足等情况。不过,步兵使用保险绳挂钩搭乘坦克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战术,是我军在缺乏机械化步兵作战车辆条件下的好战术,却被某些人嗤之以鼻。互联网时代,不假思索的固化标签太多了,很多网友要么轻易的质疑或感动,要么一根筋的固执。很容易造成的认知误导,这让很多人喜欢拿特例当普遍真理。

我军由于坦克搭载步兵遭遇伏击而造成的损失,只有上面这一个孤立战例,并不是对越反击战中步坦协同作战的普遍现象。所以,传说中我军步兵用背包带捆在坦克上,遭遇越军时,背包带解不下来造成了重大伤亡,其实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以讹传讹的谣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