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看水看世界,今天我们来到景德镇,景德镇是闻名于世界的瓷都,从古代起就开始捏土做瓷,可以说景德镇已经繁华了1000多年,古人曾用“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来形容景德镇,那时的景德镇已经是窑成市,河岸边有着数不清的小巷,这已经形成了景德镇的特殊文化。

景德镇小巷是还有不少瓷窑身影,他们在小巷随意穿梭,形成贯通的格局,于是小巷额居民就是以窑名作为小巷名。在景德镇的两天除了瓷器让我记住,还有三闾庙让我难忘。

三闾庙古街,位于景德镇市区西北人民公园对岸,昌江与西河交汇处,昌江河两岸的山嘴上,提起三闾庙对当地人来说是个深刻的记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混黑社会的人混迹于此,人们提起它想到的总是剽悍,但其实除了这点,这点还是个别具风味的“老城厢”,至今都保留着不多见的古屋、古庙、古街。

曾几何时,景德镇城区的人买年货,得渡船来到仅一河之隔的三闾庙。三闾庙的说法有两种,当地人更为信第一种,三闾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每年端午前后庙都会举行划龙舟等活动,以此来纪念屈原。

明清时期尤为繁荣,借助景德镇和浮梁的瓷茶业发展需要,商贸也日益发达,形成了综合性的商业集市。在那时街道还是分明街和清街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明街已湮没在岁月和后建房屋中,清街也只留下于村庄与码头接连的百余米青石板路面,这便是三闾庙的前世今生。

三闾庙后面就是古街,古街的入口处,有一座拱形栅门,栅门上有一块石匾,上面刻着“三闾古栅”字样,踏入“三闾古栅”才算踏入清街,这街上至今保存着清代砖木结构建筑,走在街上可以看到屋内的居民或是淘米,或是在逗弄小孩,其乐融融。

紧挨栅门的左侧有一座“忠洁侯庙”,就是上面所说的“屈原庙”,庙门之外就是昌江古码头,因屈原被称为江神、水神、水仙尊王,千百年前,来到景德镇贸易的商贾只要离船上岸或登船,都要到庙内进香,献上祭祀供品还愿,或祈求神灵保佑,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

仔细观察码头的石砖块和和古栅门头下的青石板,你会发现有两处突起的石块,中间留有凹槽,顺着凹槽连着的青石板上面还留着深浅不一的凹陷轨迹,据当地人说,这是当年码头卸货用的老式独轮车留下的,石板经长年累月的碾压就形成看这种轨迹,这是历史的痕迹。

当地人说,这么些年,三闾庙的变化很大,树起了很多楼房,原本宽敞的路面也被挤压得很窄,但三闾庙依旧是寄托着当地人最美好的情感,这里养育着太多代人,留下了太多回忆。

一趟走下来,和我去的别地的没啥差别,不是说不值得去,如果你要去了解更深层次的文化或是当地的人文故事,你还是可以去看的,如果只为了看建筑或是古街,也是可以,就看你带着怎样的心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