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筹办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各项服务保障有序推进,冬奥氛围持续升温。

制冰保障

可以想象一下,当2022年冬奥会到来,你乘坐专线交通来到延庆赛区,身处氛围热烈的比赛现场,看着运动员激情的表现,这一切都离不开冬奥会场馆各方面保障设施建设。

赵更凡是一名冬奥冰球训练馆的制冰师,场馆的冰质对运动员的训练质量有重要影响。保障冬奥场馆建设,是赵更凡和他的团队的首要任务。

这座场馆的建设是北京冬奥场馆建设的一个缩影。2020年末,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所有竞赛场馆都已经完工。今年,后续的非竞赛场馆,以及场馆的一些临时设施也都要完工交付。

医疗保障

不同于夏季奥运会,冬奥会运动员受伤概率更高,医疗保障工作难点更多,要求标准也更高。

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医疗救援,医疗保障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急救经验,还需要有过硬的滑雪技术。此次为了做好冬奥会医疗保障工作,延庆区医院冬奥医疗保障组组长张利辉在前期多次进行了各类冬奥医疗相关培训。

近日位于这所医院的“延庆冬奥医疗保障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为运动员、教练及冬奥建设者等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气象保障

由于冬奥会包含了众多户外项目,天气的好坏直接对赛事能否顺利进行、运动员的发挥等起到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冬奥会气象服务团队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预报。

新建设的赛场地处山区,气象观测资料不足,加上山地复杂的地形条件,都成为冬奥气象服务团队面临的挑战。为了保障冬奥的气象服务,张曼和她的团队不知爬了多少次海坨山,实现了气象站从无到有的建设。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气象服务已基本形成“三维”“秒级”“多要素”的监测网络和“分钟级”“百米级”的预报服务系统。

那么冬奥倒计时,冬奥会筹办工作进度如何?筹办过程如何体现“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制冰、医疗、气象等冬奥相关保障工作还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教授,王庆伟,媒体评论员石述思和主持人海峰,一起聊一聊冬奥的服务保障。

更多详细内容,请扫码下载北京时间APP搜索《数说北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