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新式銀行異軍突起,超級應用欣欣向榮,金融科技:新模式新業態踏浪而來|科技創新世界潮

全球新式銀行分佈圖。圖片來源: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

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

金融科技可以簡單理解成爲金融+科技,指通過利用各類科技手段創新傳統金融行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提升效率並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美國《福布斯》雙週刊網站在2月7日的報道中,闡述了在全球各地湧現的創新如何促進金融科技不斷進步,併爲下一波創意的異軍突起做準備。

新形式:數字銀行正在崛起

2015年前後,一批新一代數字銀行開始在歐洲市場異軍突起,並逐漸達到有意義的規模和估值,成爲改寫市場競爭格局、推動普惠金融深化發展的排頭兵。其中包括德國數字銀行N26、英國線上金融平臺Revolut和移動銀行Monzo。

N26創立於2013年,致力於爲個人客戶提供全線上的移動銀行服務,包括便捷的手機支付、儲蓄信貸、國際轉賬、旅行保險等,擁有完整的歐洲銀行執照,目前已累計獲得超過7億美元融資,估值高達35億美元。Revolut創立於2015年,提供傳統的銀行服務和加密貨幣交易,它允許人們購買、出售和存儲比特幣等數字加密貨幣,也已獲得歐洲銀行牌照。Monzo創立於2015年,主要提供手機銀行賬戶和財務管理等多種金融服務,在英國已擁有超過400萬名客戶,公司估值超過20億英鎊,被英國消費者評選爲最佳銀行。

據悉,這些新式銀行都採取一種生態系統方法:首先借助銀行賬戶獲得客戶,然後爲這些客戶提供一系列產品和服務。

無獨有偶,藉助其他地區數字銀行業崛起的東風,美國移動銀行服務提供商柴姆公司和其他企業開始大規模擴張,不過,它們採取一種不同的基於借記交換的模式。

上述發展趨勢繼而吸引了大量擁躉,隨後湧現出各種商業模式。巴西數字銀行Neon混合了借記交換和信貸主導模式;墨西哥數字銀行Klar(信貸主導)、Albo和Cuenca(賬戶主導)等一系列企業也正在崛起。

新業態:先買後付方興未艾

與此同時,新一代“先買後付”模式也形成一股浪潮並在全球擴張。

最近以200多億美元市值上市的阿弗姆(Affirm)公司,2013年創辦於美國,是一家主打“預支付”的金融服務公司,其目標是徹底改變銀行業,讓消費者享受輕鬆自在的金融服務。

阿弗姆提供“先買後付”小額消費貸款服務,其用戶可以使用該公司的APP爲線上購物付款。這筆貸款可以按月分期償還,後續收取的利息因消費者的信用額度而有所區別,但低於傳統信用卡附帶的高利率,也不會產生複利。該公司在IPO文件中說,其用戶已超過620萬,目前與包括沃爾瑪在內的約6500家零售商達成合作。

其他企業也不甘落後,開始擴大規模,例如金融科技企業FinAccel(2015年創辦於新加坡)、支付企業Afterpay(2017年創辦於澳大利亞)、網貸初創企業Zest Money(2015年創辦於印度)、金融科技企業Addi(2018年創辦於哥倫比亞)和最近的外匯交易商Alma(2018年創辦於法國)。這些公司的蓬勃發展和競爭態勢也助長了“先買後付”模式的聲勢。

此外,包括東南亞打車租車服務供應商Grab等在內的非金融類數字科技企業也在考慮提供“先買後付”服務,這是“先買後付”在新興初創企業中全面發展的徵兆。未來,世界各地提供“先買後付”服務的企業數量預計將激增,而且,各種商業模式將在不同的生態系統中擴張並取得成功。

當然,這種新業態也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關注。據悉,在政府審查之後,英國金融服務監管機構將奉命監管由Klarna和AfterPay等公司興起的“先買後付”行業。目前正對該行業進行進一步的諮詢,然後在議會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將通過新的法律來監管“先買後付”。

新趨勢:超級應用風靡全球

除上述創新浪潮外,超級應用軟件也構成了一波橫掃世界的活躍的金融科技浪潮!

超級應用軟件發軔於中國,通過一體化支付和身份服務拓展其核心服務並直接提供一系列產品和服務。騰訊開發的微信就是一個例子。微信最初是一個社交網絡,但現在已經躍升爲擁有一系列應用功能的軟件:用戶可以在這個應用軟件上使用各種方便生活的新功能。

這一舉措正席捲全球!世界各地有許多創業公司都在尋求將它們的商業模式向超級應用軟件方向發展。當然,最開始的核心產品不全是聊天。比如,在東南亞,類似共享出行服務商Go-Jek和grab這樣的公司正在從拼車模式向分層金融服務發展,並將業務延伸到送餐、按摩、看病等一系列其他服務項目。此外,在Go-Jek的影響下,優步正在進軍金融服務和送餐服務領域。

以上三個方面只是衆多例子中的一小部分,最好的創意將繼續在世界各地湧現,並向其他地方蔓延。正如美國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曾經調侃的那樣:“未來已經到來,只是分佈還不均勻。”對創業者、投資者和生態系統建設者來說,儘早發現這些趨勢爲他們提供了窗口和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