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铁丝架形似江南水泥厂难民营的窗棱;以最平凡且象征一线希望的稻草、象征和平的橄榄枝编织成数根长绳,从条条框框向外蔓延;110朵淡雅的辛德贝格黄玫瑰点缀于长绳上,寓意着对辛德贝格诞辰110周年的纪念……

为了表达对辛德贝格先生的缅怀和敬意,由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主办,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承办的《辛德贝格与南京——过去·现在·未来》融媒体展今日在纪念馆开幕。据了解,此次展览将持续到3月底。

南京大屠杀期间,辛德贝格和卡尔·京特一起,把江南水泥厂周边辟为难民营,护南京市民。在南京的3个多月,辛德贝格见证和记录下日军暴行;几经挫折仍坚持为炸伤的孩子求得治疗;即便离开中国后,依然心系难民,向世界讲述南京大屠杀真相。

交汇点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次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师生以南京大屠杀史实为背景,以法国南锡国立高等艺术和设计学院离岸学院院长保罗·德沃图(Paul Devautour)与得译工作室作家夏意兰共同撰写的故事剧本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

保罗笔下的虚构人物“红衣小女孩”贯穿整个系列画作,是辛德贝格在战火纷飞中渴望留住的一抹鲜亮色彩。现场展出了55幅画作,以孩子看待世界的视角展开故事,以独具创新的水彩画和融媒体叙事手法相结合的形式,生动叙述了辛德贝格在南京106天的义举故事。

“在收集、阅读史料和以史实为基础进行系列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作为生活在南京二十多年的我,对于‘南京大屠杀’‘国际友人救助’‘人道主义精神’这些熟悉的字眼有了更真切的认识。”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学生张逸参与了此次创作。

据了解,“辛德贝格与南京”主题系列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最新文化建设成果,该院党委书记王仁雷在开幕式上表示,通过融媒体展的形式,纪念丹麦人辛德贝格先生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和人道主义精神,具有尤为特殊的意义。

纪念馆是存放历史的空间,这样记忆就不会丢失;记忆馆是重复记忆的地方,重复能够使人铭记。“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师生结合专业进行艺术创作,对辛德贝格在南京的106天进行刻画,用鲜明温暖的色彩去表达人性的光辉。今后,纪念馆将加强与院校合作,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特点的历史视觉产品,共同为世界记忆、家国情怀贡献力量。”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

展览现场布置的黄色玫瑰色调温暖,让人静谧沉思。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黄玫瑰,是一种生长在丹麦奥胡斯市的玫瑰。为了纪念当地人辛德贝格先生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对中国难民的救助,当地政府在2004年以南京及辛德贝格之名命名了该种玫瑰。“吾辈不忘历史,更要一同努力,让和平的光芒闪烁,让希望蔓延。”纪念馆“花语”仪式化教育活动花展设计师郑翕文说。

交汇点记者 黄欢 陆威 万程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