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塵埃落定,河南建業官宣改名,中超中性名呈現“兩極分化”

河南建業改名可謂是一波三折,到最後終於定下了"河南嵩山龍門"這個稍微拗口的名字,雖然球迷們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真的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吐槽了一下,還是"建業"比較好聽。

隨着河南建業的官宣改名成功,整個中超16支球隊,也只有北京國安與重慶當代沒有官宣改名了,不出意外的話,北京國安應該是叫做"北京隊",重慶當代則是"重慶兩江競技"。

這樣一來中超中性名就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現象,一種是主打地域風格,另一種則是主打"商業"風格。注意,這裏的"商業"風格是帶引號的,很多中超球隊礙於足協的明文規定,不敢明着帶上商業色彩,於是只好打"擦邊球"。

主打地域風格的球隊有廣州隊(恒大)、廣州城(富力)、大連人、深圳隊(佳兆業)、河北隊(華夏)、江蘇隊(蘇寧)、青島隊(黃海)、武漢隊(卓爾)以及北京隊(國安)。

這9支球隊的中性名非常簡單直接,要麼就是所在省,要麼就是所在市,一點虛頭巴腦的東西都沒有,也被球迷們戲稱爲"全運會"風格。當然了,這種風格是不被足協提倡的,陳戌源主席就委婉的"批評"過,沒有一點特色,代表不了球隊的文化。

主打"商業"風格的球隊有上海海港(上港)、長春亞泰、重慶兩江競技(當代)、河南嵩山龍門(建業)、上海申花、山東泰山(魯能)。

這6支中超球隊或多或少的都帶一點商業色彩,像上海海港、長春亞泰、重慶兩江競技我們就不說了,大家能懂的都懂。而河南嵩山龍門這個拗口的名字,其實也是爲了推廣河南省內兩個有名的旅遊景點,至於上海申花和山東泰山,他們的名字多多少少也帶有演變後的商業元素。

除了上述所說的15支中超球隊之外,還有一支球隊最爲"中性化",它就是天津津門虎(泰達),和廣州隊、廣州城等隊比起來,天津津門虎又帶了一個明顯的文化符號;和上海海港、上海申花等隊比起來,天津津門虎的"津門虎"又彷彿沒有一點點的商業色彩,就是一個純粹的"中性名"。

但現在中超16支球隊,就屬天津津門虎的日子最不好過了,爲什麼會這樣呢?我覺得還是因爲天津津門虎太過於"實在"了,它既沒有緊緊地擁抱"地域"優勢,也沒有得到"金主"的垂憐。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理解我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其實在足協推廣"中性化"的這個過程中,中超的球隊看似十分配合,其實都有自己的小小心思。主打地域風格的球隊,可以讓自己和所在省、市利益牢牢的捆綁在一起;而主打"商業"風格的球隊則更加不用說了,只要企業還在,肯定是少不了他們的投資。

只有像天津津門虎這樣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球隊,才真的信了足協的"鬼話",在中性化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了,他們似乎忘記了天津天海的經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