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會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全國率先開展了首次高級社會工作師評審工作。上月底,北京首批高級社工師名單揭曉,13名社會工作者位列其中。他們當中,既有來自社會組織的專業社工,也有社區工作者、社會福利機構工作人員等。即日起,爲民哥推出專欄《高級社工師風采》,一起走進TA們的專業故事……

她是常年奮戰一線的醫務社工,8年完成了100多個個案、多次小組及社區活動;她是傳道授業的實習督導,爲社工專業大學生、研究生解惑,爲醫療機構提供培訓和指導;她依託工作平臺,一直致力於推動社工行業標準的建立。

32歲的謝敏麗現任北京水滴匯聚公益基金會社工督導。自大學畢業起,她便一直從事於醫療衛生社會工作,迄今已11年。她擅長爲腦血病患者、身心障礙患者等進行心理評估和臨牀干預治療,在跨學科團隊中扮演好醫務社工的角色。

日前,北京市公佈的首批高級社工師名單,謝敏麗名列其中。

專業助人,8年完成100多個個案

基於學校的實踐合作平臺,2010年,謝敏麗從中華女子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畢業後,成爲北京市豐臺區鐵營醫院一名社會工作者,她也是該院首名全職的專業醫務社工。

“高中時我就對醫療領域很好奇,大學四年隨着對專業的深入瞭解,對這個行業也更加憧憬。”

謝敏麗介紹,社會工作起源於“友善訪問員”對貧困羣體的救助與生活方式的指導,醫務社會工作也是起源於慈善救助,資源鏈接與整合是醫務社工非常重要的角色,挑戰很大。同時,醫務社工專業門檻高,需要基礎醫學知識、心理學、社會學等豐富的知識儲備。

開始幾年,她主要針對中老年患者開展臨牀社會工作服務,負責開拓醫院社會工作服務模式,參與跨學科心身醫學聯合會診等。

2014年,爲了在專業道路上走得更遠,謝敏麗回到校園,在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攻讀MSW(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期間,她還獲得了第四屆林護傑出社會工作學生獎。

兩年後,她又回到了之前任職的醫院,並開始組建醫院社工部,擔任負責人。謝敏麗說,在醫院工作的8年裏,她先後負責了100多個個案、多次小組和社區活動。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醫院神經內科一名85歲高齡患者Q奶奶的經歷。

多病纏身的Q奶奶有一個抱養且患有智力障礙的兒子。因無力再照顧兒子,Q奶奶甚至想與兒子一起結束生命。

3年多里,謝敏麗想方設法讓Q奶奶重拾生活的信心,正確地面對死亡:她帶Q奶奶參加集體互動遊戲;幫助Q奶奶與同齡病友建立知心關係;她爲Q奶奶提供情緒安撫、協調照護資源;她在病房給Q奶奶兒子補辦生日會,爲Q奶奶與兒子提供告別機會。最終,Q奶奶在醫院平靜離世。

“生命末期,Q奶奶已經不記得我是誰,但我一直記得她的生命故事,也讓我不斷思考生命如何延續、人的情感如何延續。”謝敏麗說。

盡己之力,推動社工行業標準建立

謝敏麗介紹,醫務社工所服務的羣體,大多正經歷着疾病、死亡、孤獨、意外、關係衝突等多重苦難。“我們從這些苦難中,發現哪怕一點點能量,植入到服務對象的生命中,也能從中感受生命的意義。”

隨着醫務社工一線經驗的積累,2017年起,謝敏麗開始開展高校督導與實習帶教工作。先後爲北京師範大學16名社工碩士提供實習督導,爲8家醫療機構、高校提供75個小時、230人次的社會工作培訓與指導。

謝敏麗還致力於推動社工行業標準建立,依託工作單位平臺,她編寫了《老年健康社會工作服務手冊》《老年社會工作實務》系列課程之《慢性疾病伴發抑鬱情緒的身心靈小組輔導》、醫務社工初級培訓課程之《醫務社會工作內涵、角色與領域》《醫務個案工作通用流程》等。

2018年入職北京水滴匯聚公益基金會後,謝敏麗帶着6名社工推動4家醫院醫務社工服務的落地實施,並着手編寫《水滴醫務社工督導指引》。目前,她還正參與編寫中國醫務社工行業發展藍皮書(2020)之醫療救助社會服務實踐探索。

“醫務社工是助人,也是助己。”謝敏麗認爲,11年的社會工作服務經驗,讓她也學到了很多:從一些罹患老年病的年輕患者身上,她學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對臨終患者的“話療”,促使她不斷探尋生命的意義;看到病房裏子女對老人的悉心照顧,她會想到自己,總覺得還能對父母做得更好……

“未來,我會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去繼續探索一線城市的社工服務需求、社工服務行業的標準化研究等,力所能及地爲行業發展做出貢獻。”謝敏麗說。

相關文章